商品

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商品是為了出售而生產的勞動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恩格斯對此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商品“首先是私人產品。但是,只有這些私人產品不是為自己消費,而是為他人的消費,即為社會的消費而生產時,它們才成為商品;它們通過交換進入社會的消費”。

會計學中商品的定義是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在人教版必修一政治書中的定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簡介


定義
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的定義:
1、商品,指為了出售而得到貨幣,有一定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
2、商品是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3、商品是經過交換且非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
狹義的商品僅指符合定義的有形產品;
廣義的商品除了可以是有形的產品外,還可以是無形的服務。比如“保險產品”、“金融產品”等。
商標法事務中,適用於狹義的商品的有關的規定,也同樣適用於服務。

基本屬性


1.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
2.商品兩大屬性的關係是對立性和統一性。
價值
1.商品的價值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共同屬性。商品的價值是商品的特有的。
使用價值
2.商品的交換價值
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商品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物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不同的使用價值是由物品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的;同一種商品具有多種自然屬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維持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因此,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
商品
商品
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係或比例,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兩種不同的使用價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換,表明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在質上應是相同的,從而在量上才可以進行比較。這種同質的共同東西,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中的這種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就是商品的價值。因此,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價值反映了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社會生產關係。
一般使用價值越高的商品,價值也越高。
價值不能決定使用價值

其他屬性


商品
商品
商品的其他屬性
商品的其他屬性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屬性

(1)這主要是指一種商品的相對不變的屬性,如商品編碼、商品名稱、生產廠家、商品條碼、商品類別等。一般情況下,這些屬性不發生變化。特殊情況下有一些變化,如商品類別,同一種商品在小類劃分的時候,對於不同的商場,可能有不同的歸屬。商品編碼,一般也不會變化,但在商場的經營部門發生變化的時候,可能發生變化,這主要取決於商場現有計算機系統的商品編碼規則。
零售企業的業態對商品的固定屬性也有一定影響,這也取決於計算機系統的編碼規則和系統設計時的設計思想。比如,對於百貨業態,為防止混亂,通常都禁止重複經營,所以一種商品只隸屬於一個部門。於是,商品所屬部門就可以作為這個商品的固定屬性之一。對於連鎖店,這一規則就不成立,一種商品在連鎖店中往往同時屬於多家銷售門店,甚至配送中心。這時,商品所屬部門就成了一個變化量和不確定量,因為事先無法確定究竟連鎖公司將有幾家門店可以銷售這種商品,連鎖公司最終會發展多少家門店。這種情況,商品的部門隸屬屬性就成了變化屬性。當然,對於百貨店,這種屬性也同樣可以放在變化屬性中進行處理,但明顯感覺不合理。這時候就要考慮到系統運行性能,考慮放在哪種屬性內,系統的處理更有效,編程更簡潔。
(2)固定屬性還可以進一步分成經營屬性和管理屬性。經營屬性主要是指在日常商品流轉過程中涉及的種種屬性,商品編碼、名稱、生產廠家、條碼等,都屬於這一屬性。它們是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商品的管理屬性是指為滿足在經營過程中的進一步要求而設置的屬性,如商品保質期、保修期、某些商品的最高最低庫存、商品的各種損耗率等。這些屬性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條件,比如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應比較成熟、基礎數據全面和穩定、經營管理人員對計算機系統要比較熟悉等。粗略看,一些屬性屬於日常經營必需,但實際上,在外部條件沒有具備之前,計算機系統很難對它們進行管理。所以,儘管是日常經營必需,在系統運行早期,許多屬性還是通過手工管理實現。

變化屬性

指在經營過程中會發生變化的屬性,如商品價格、商品數量、進貨人員、供貨單位等。同樣,對於變化屬性,也有經營和管理性質之分。
(1)商品變化屬性中的經營屬性有:進貨價格、銷售價格、商品批次、進貨數量、所屬庫房、經銷代銷性質、進貨價格含稅與否等等。
(2)商品變化屬性中的管理屬性有:商品保本保利期、商品庫存位置、商品陳列位置、商品建議進貨量、商品供貨周期、商品進貨費用、商品建議零售價格、競爭對手商品售價等。
3. 正確處理和理解商品的其他屬性
商品的經營屬性是基礎屬性,管理屬性是高級屬性。管理屬性依賴基礎屬性的正確性和系統性。商品固定屬性是更加基礎的屬性,它又是商品變化屬性的基礎。可以說,商品的固定屬性是最基礎的部分。
另一方面,商品的各種屬性在某些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比如商品的隸屬關係。商品的最高最低庫存也有類似性質。銷售波動小、不太受季節影響的商品,它的最高最低庫存就可以放在固定屬性內。
將商品屬性進行分類,主要目的是根據這些屬性的作用進行合理使用。
商品
商品
對於開發商,可以根據商品屬性對應用程序的設計、用戶界面進行合理組織。根據不同的商品屬性將應用軟體功能分層劃分,以達到主次分明、界面功能簡潔清晰的目的。同時,還可以降低用戶的使用難度和培訓用戶的難度。由於不同的商品屬性對應了不同的管理層次和管理難度,用戶只有理解了商品的各個屬性后,才能夠從基礎工作一步步穩定地往前走,正確掌握應用系統的使用方法,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比如,在系統投入運行初期,企業應當把注意力放在經營屬性上,這樣可以有效地把原有的手工經營過程用計算機系統管理起來。當基礎數據和經營數據都達到完整、可靠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加入管理屬性,進一步提高整個應用系統的運行效率,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這樣,就可以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步步提高整個企業的管理水平。
4.在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1) 固定屬性
固定屬性是應用系統最底層的基礎,所有的應用功能都要通過固定屬性才能發揮作用。這部分屬性涉及的範圍比較廣,關聯事物多,數據量也很大。
a.經營屬性
經營屬性不能有任何錯誤。無論是系統設計錯誤還是數據準備錯誤,都必然會給應用系統帶來很多後患。比如,一個商品編碼錯誤,就會造成從合同、進貨、銷售、結算等相關過程的全部錯誤。其中許多錯誤是無法消除的。又如,商品變化屬性中的供貨單位,如果被放在固定屬性中,就無法同時從兩家供貨商進貨。由此造成或者商品斷檔、或者無法結算(商品檔案中只能有一個供貨廠商)。如果商品的固定屬性被當成變化屬性,則會造成大量其他麻煩和錯誤。如商品名稱沒有在商品檔案中定義,則在系統使用過程中,用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錄入相應的漢字,造成使用的極大不便。這類錯誤甚至可能造成整個系統的錯誤。因此,數據準備過程中,一個商品對應的名稱、編碼、條碼、生產廠家、商品所屬類別等,要嚴格認真地進行核對,防止出錯。從大量實踐反饋的情況看,許多錯誤都是在數據準備過程中產生的,這主要是對基礎數據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的。
b.管理屬性
管理屬性又可以視為高級屬性。這是因為這些屬性要發揮作用,應用系統的數據必須完整而準確。否則,枉花許多人力物力卻沒有實際效果。比如庫存上下限的屬性,如果實際庫存數量不清楚,這種屬性指定即使再合理也不會有任何用處。又如商品的保本保利期,如果實際銷售數量有錯誤,商品的保本保利期就是錯誤的。
商品
商品
顯然,商品的管理屬性對企業效益提高具有很大作用,這些屬性對企業十分重要。從比較簡單的角度看,商品和其他實體的經營屬性的使用為系統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數據平台,它們為企業的有效經營和管理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它們自身對企業效益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比如,銷售額本身可以有許多意義,對銷售額的分析則依賴更深入的數據提供;進貨合同的統計數據中有合同數量、合同金額、合同明細等,如果不對供貨廠商的供貨周期、供貨信譽、供貨商品的質量等級進行管理,合同的執行情況就很難有效控制,通過對合同的管理提高進貨質量的目標就很難達到。如果合同數量、合同明細本身不正確,其他數據就沒有意義。固定屬性中管理屬性對系統影響很大,因為它對整個系統具有長期影響,相關的變化屬性幾乎每一次使用時都受它的影響。所以它是全局性的屬性,在使用中要十分認真地對待。一些固定屬性跟變化屬性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如商品保質天數,是一個絕對值,它要跟商品進入保質的起點日期關聯起來對具體商品才有意義。這類屬性的劃分要尤其注意。如果將保質天數放在變化屬性里,操作起來非常麻煩,也容易發生數據錯誤(不填或隨便填寫數據)。
(2)變化屬性
變化屬性是商品流轉過程中的內容反映,比如商品進貨價格。每次進貨的價格都可能跟上次不一樣。這些屬性的數值是變化的。它反映了商品在流通過程的不同階段的變化情況。掌握了這些變化,就可以掌握經營規律,及時調整商品經營策略,提高經營效益。
a.經營屬性
包含進貨價格、進貨數量、進貨部門、採購員、進貨日期、保質起始日期、進貨費用、供貨單位、進貨批次、結算日期、結算方式、經代銷、零售單價、庫存數量、盤點數量、盈虧數量等項。
這些屬性是在商品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始經營數據。它們的特點是在商品的經營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因為是隨著商品流動過程發生的,所以有時也稱這些屬性為流動屬性。這些屬性決定了商品的經營過程,是整個信息系統中最核的屬性。如果這部分屬性所對應的數據在經營過程中沒有錯誤,整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和用戶的使用就是基本成功的,因為系統已經可以獨立支持完整的經營過程了。對於國內大多數零售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標誌點。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系統的成功。
b.管理屬性
與固定屬性中的管理屬性一樣,它也是一種高級屬性,它是在流動屬性中對更高的管理要求提出的。同樣,它要在正常的經營數據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這類屬性有:保本保利期(在進貨費用、商品損耗等基礎上生成)、商品保質期、最高商品庫存、最低商品庫存、商品存放地點、參考加價率(用於商品的參考定價)、商品ABC劃分標準、商品供貨周期、商品陳列位置等。某些這類屬性需要與固定屬性中的管理屬性結合,比如商品保質期,需要固定屬性中的保質天數和流動屬性中的起始日期來確定。從這些屬性的大致內容我們可以看出,變化屬性中的管理屬性對企業中的經營十分有用。從上面的簡單討論我們也基本了解了這些屬性的使用需要比較嚴格的管理基礎。
從各種屬性的管理嚴格程度角度看,經營屬性的嚴格程度大於管理屬性。經營屬性的值不能有錯誤,因為在固定屬性中反映的是客觀事實,不能有錯。變化屬性中的經營屬性絕大多數都是經營數據,是財務原始數據,也不能有一絲一毫差錯。這也是為什麼管理屬性要在經營屬性的基礎上發揮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日常的經營連財務賬都對不上,供貨單位和商品名稱都不對,怎麼可能談到管理。
相反,管理屬性的嚴格性比經營屬性的要求松得多。因為管理屬性所反映出來的主要是定性和基本定量的數據,不具有財務賬務的性質。許多情況下,這些數據對於業務人員,是一個參考指導性的數據。當然這些數據比手工管理狀態下的結果要準確、客觀得多,甚至不是同一個概念。因為手工管理能夠處理的數據量太小,運算和處理太簡單,所以許多結果是不正確甚至是錯誤的。
因此,管理數據可以在數據量不十分充分和稍有誤差的情況下發揮正常作用。多數情況下,即使基礎數據不太完整和準確(但要基本完整和準確),它仍然能夠給經營者提供準確的方向,以做出正確的經營調整決策。比如商品保本保利期,即使從演演算法角度,也可以有各種不同結果,但是大致結果相近,當然可以為經營管理人員提供有相當價值的參考。

辯證關係


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人們總是把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稱作商品的二因素,把它們看作一個整體。任何社會經濟形態中的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一方面,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缺少任何一個因素都不成為商品。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基礎,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矛盾的。使用價值作為商品的自然屬性,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價值作為商品的社會屬性,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係。使用價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屬性,是永恆的範疇;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屬性,是商品經濟的範疇。商品生產者生產一種商品,是為了取得商品的價值;商品消費者購買一種商品,則是為了取得該商品的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只有先證明自己具有社會使用價值,才能實現其價值;而為了實現價值,又必須先具有使用價值。可見,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勞動產品,如果只是用來滿足商品生產者自己的需要,或只是無償地交付給別人使用,都不能成為商品;只有通過商品交換把商品賣出去,才能使商品生產者實現商品的價值,使消費者得到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決。
特性
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

特徵


1、作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產品。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勞動產品就不能成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氣、陽光等,雖然是人類生活所必需,但這些都不是勞動產品,所以它們不能叫做商品。
2、作為商品,還必須要用於交換。商品總是與交換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用來交換,即使是勞動產品,也不能叫商品。比如說在古代,傳統的男耕女織式的家庭生產,種出來的糧食和織出來的布,儘管都是勞動產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員自己使用,並不是用來與他人交換的,因而也不是商品。
3、對他人或社會有用。沒有用就不會發生交換,有用才能發生交換。
以上關於商品特徵的描述,尚有爭議。

價值


商品是可以用來與別人交換的財產,換句話說,商品是具有所有權並可以用來和別人交換的財富。因此,和所有財產一樣商品也具有兩種價值屬性,即商品本身相對於人的需求的財富價值以及相對於人們獲得它而付出代價的財產價值。顯然,商品的財產價值並不是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價值,而是它的所有權的價值,一旦所有權消失,那麼商品的財產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商品的財富價值,是相對於人的需求的滿足價值。一事物的滿足價值的大小,取決於人們對它的 需求度⑦大小,需求度越大,它的滿足價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度越大,則該商品的財富價值就越大,反之則財富價值就越小。需要說明的是,商品的財富價值大小和財富的多少並不是一個概念,財富多少是反映了商品的單位數量的多少,而財富價值是指商品相對於人的需求所具有的滿足價值。當然,單位商品的財富價值越大、數量越多,那麼總的財富價值也就會越大。
商品的財產價值是指獲得該商品所有權必需付出的總的代價,它包括了物質上的損失和精神上、體力上等耗費。例如,你自己手工製作一個皮包其財產價值應該等於你購買皮革和縫線用去的費用以及加工製作時的勞累、耗費的時間等的所付價值的總和,這就是你自己對製作這個皮包的所付價值大小的判斷。又比如,你走了2里路買了1條香煙,那麼這條香煙的財產價值就等於買煙付出的錢和走路耗費的體力時間之總和的所付價值。但是如果同樣有一個人也走了與你相同的路程和時間,卻買了10條煙,那麼他在每1條煙上所付價值相對於你來說就要小些,因為雖然他在每條煙上付出的錢是一樣,但所耗費的體力和時間就相對要小些。所以他每條煙的財產價值就比你的那條煙的財產價值要小。
因此,我們注意到,由於每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的不同以及每個人獲得相同商品的所付價值的不同,所以每個人對其財產價值的判斷也會產生不同。那麼,對於一個相同的商品它的財產價值該如何確定呢?顯然,它不是以那個人的所付價值大小來決定,而應該以社會所付價值的大小來決定,即以社會大多數人獲得該商品時的平均所付價值來確定其財產價值的大小。因此,商品的財產價值應等於所在地現時獲得該商品的社會所付價值。
商品是可以用來進行交換的財產。例如,一個人用20斤蘋果與另一個人換了2件上衣;一個人用自己在上海的一套住房與另一個人交換到一套在北京的住房等等。人們往往把商品的這種交換看成是商品本身在交換中發生了易手或交換,實際上我們卻發現了一個與我們以往所理解的完全不同的奇妙的現象:也就是說,在商品的交換中,商品本身並不一定發生易手或交換,而實際上是對商品的所有權發生了易手或交換,即商品交換的雙方對各自商品的所有權進行了交換。
商品和所有權原本是兩個可以分離的東西,但人們往往將兩者視為一體,因此當商品在進行交換時人們很難看清楚是商品本身的交換還是商品的所有權進行交換。我們要指出的是:商品交換的本質是一種權利的交換,即商品所有權的交換。所以說,商品交換的本質並非是商品的實體發生了交換,而是商品的所有權發生了交換。商品實體的交換隻是表面現象,而本質是商品的所有權發生了交換。

區分


一般認為,商品的範圍是兩個不同的勞動產品集合的差集。這兩個集合一是經過交換的勞動產品的集合,它包含從第一次交換實現開始到勞動產品毀滅止,中間所有的勞動產品,二是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它包含從最後一次交換實現開始,到勞動產品毀滅止,中間所有的勞動產品。這意味著:①商品是勞動產品從產生到滅亡全過程中的一段過程的稱謂。當這段過程完成後該勞動產品就不稱商品了。②商品過程有的經歷的時間長,有的經歷的時間短。如果有的勞動產品生產出來使用者即刻買到手裡,那麼它的商品過程僅是一瞬間。③未經過交換的勞動產品和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產品均排除在商品之外。④如果使用者經交換所屬的產品,使用一段時間后又售出,那麼該產品就經歷了二次商品過程。
物流中的商品
商品和物流學中的"物"的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發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質實體,也就是商品中凡具有可運動要素及物質實體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則不屬於此,因此物流學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實體僅是物流中的"物"的一部分。

區分原則


商品形形色色,多種多樣,對其進行區分有以下四條基本原則:

物質原則

具體地區分一種商品,首先要從商品的物質性上考慮。商品是物質,是客觀存在,不同商品的物質內容及存在形式都會不同。商品的物質內容與存在形式,稱為商品的物質特徵。物質特徵不同的商品是不同種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物質原則。
商品的外形、裝潢及商標等是商品的存在形式,而質量、性能、工藝及用途等是商品的物質內容。按照物質原則區分,同一數量的同種商品必須同質。如果嚴格細分,商品的物質特徵就有無限多種,尤其是手工產品如此。實際中人們並不嚴格細分,而是定出幾條標準,然後依據這些標準把商品分為有限多種。例如,人們根據麵粉的精細程度,把麵粉區分為標準粉和精粉兩種。彩色電視機與黑白電視機雖然都能收看電視節目,但因由於性能上的差異而成為不同的電視機。礦泉水與自來水雖主要都是HO2, 但因所含的其他礦物質的不同而成為不同的商品。大筒裝的可口可樂與一拉罐裝的可口可樂是不同的商品。把商品從物質特徵上加以區分,這在商業競爭中是非常重要的,廠家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竭力標榜和宣傳自己產品的物質特徵,如優越的性能、精細的工藝、美的享受、舒適的感覺、不同的商標等等,廣告宣傳就是如此。

時間原則

商品還要從它的存在時間上加以區分,商品存在的時間,稱為商品的時間特徵。時間的變化,會帶來生產與消費環境的變化,因而在不同時間內存在的商品是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時間原則。例如,大白菜與過去大白菜是不同的大白菜,大白菜的生產風調雨順,生產費用較少,而則遭受了自然災害。又如,今天陰天下雨雨傘銷售量較大,而昨日晴空萬里雨傘售不出,因此今天的雨傘不同於昨日的雨傘。對於食品之類的商品,就更重視時間性了。
商品
商品

區域原則

商品所處的地理區域,稱為商品的區域特徵。商品也要從區域特徵上加以區分,區域特徵相同的商品可以直接進行交換,區域特徵不同的商品則不能直接交換,因而要視為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區域原則。
在交通往來不發達的地區之間,商品的直接交換不能實現,把商品從一個地區運往另一個地區,需要付出一定代價。因此,不同地區的商品應該區別對待。隨著交通運輸與通訊的迅速發展,商品的交換與流通渠道越來越暢通,地區差別對商品交換的阻礙越來越少,商品的區域特徵越來越趨於一致。

隨機原則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經濟行為往往與某些不確定或隨機的因素有關,例如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隨機的,交通事故對運輸的影響是隨機的,天氣情況對雨傘銷售的影響也是隨機的。我們把影響商品的隨機因素,稱為商品的隨機特徵。商品還要從隨機特徵上加以區分,不同隨機事件發生情況下的商品,應該區別為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隨機原則。
按照上述四條原則細分商品,商品種類就有無限多種。但實際中,人們通常總是把商品的物質特徵劃分為有限種,時間劃分為有限個時期,如以月、季、年等為計時單位,考察一定時期如5年、10年或25年內的經濟運行情況,商品所處的區域被劃分為有限塊。對於影響經濟活動的隨機因素,也只考慮有限多種,而且每種隨機因素的可能取值被認為是有限多個。作了這樣的簡化以後,所考慮的商品就只有有限多種了。

陳列方法


商品
商品
商品陳列指以商品為主體,運用一定藝術方法和技巧,藉助一定的道具,將商品按銷售者的經營思想及要求,有規律地擺設、展示、以方便顧客購買,提高銷售效率的重要的宣傳手段,是銷售產業廣告的主要形式。
合理地陳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銷售、方便購買、節約空間、美化購物環境等各種重要作用。據統計,店面如能正確運用商品的配置和陳列技術,銷售額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

類型

1. 陳列類型
(1) 縱向陳列和水平陳列
縱向陳列是指同類商品從上到下地陳列在一組貨架內,顧客一次性就能輕而易舉地看清所有的商品。水平陳列是把同類商品按水平方向陳列,顧客要看清全部商品,需要往返好幾次。所以,應盡量採用縱向陳列。
(2) 廉價陳列和高檔陳列
花車陳列屬於廉價陳列,它給顧客一種全家的感覺,能夠刺激顧客的購買慾望。專櫃需要給顧客高檔的感覺,可以用豪華的貨架和燈光處理的方法製造高檔的感覺。
(3)樣品陳列
商場專櫃中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單獨展示,比如服裝,模特衣架要向顧客展示的新款式,以立體的方式展現出來。
(4)活動式陳列
對於一些商品,可以採用活動式的陳列,比如服裝,營業員選取其中一款,作為制服身上,這也是一種銷售技巧,營業員本身就在生動形象地直接給商品作著一種引人注目的最佳效果的展示。

技巧

2. 陳列技巧
(1) 左右結合,吸引顧客,是商品擺放的一個技巧。
一般說,顧客進入商場后,眼睛會不由自主地首先射向左側,然後轉向右側。這是因為人們看東西是從左側向右側的,即印象性地看左邊的東西,安定性地看右邊的東西。在國外已有許多商場注意到人類工程學的這個特點。利用這個購物習慣,將引人注目的物品擺放在商場左側,迫使顧客停留,以此吸引顧客的目光,充分發揮商場左側方位的作用,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促使商品銷售成功。
(2) 相對固定、定期變動,也是商品擺放的訣竅。
從顧客的角度講,大多喜歡商品擺放相對固定。這樣,當其再次光顧商場時,可減少尋找商品的時間,提高顧客購物效率。商場針對這個心理特點,不妨將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顧客選購。但長此以往,又易於失去顧客對其他物品的注意,且產生一種陳舊呆板的感覺。因而也可在商品擺放一段時間后,調整貨架上的貨物,使顧客在重新尋找所需物品時,受到其他物品的吸引,同時對商場的變化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這種變化如果過於頻繁,會導致顧客的反感,認為商場缺乏科學化的安排,混亂不堪,整日搬家,繼而產生煩躁不安的心理。所以,商品的固定與變動應是相對的、適應的。一般一年變動一次為宜。
(3) 售貨交款之間拉開距離,對商場經營者來講,同樣不失為一種商品擺放的藝術。
許多商場櫃檯售貨,採取在收款台統一交款的方法。這是便於財務管理的一個措施,同時含有更重要的意義。有時人們進入商場總比原來預計要買的物品多,這就是由於商品刻意擺放對顧客心理影響的緣故。商場可設計多種長長的購物通道,避免從捷徑通往收款處和出口。當顧客走走看看或尋找收款處時,便可能看到其他一些引起購買慾的物品,所以商場的各收款台位置可有意識地設在離商品稍遠的地方,促使顧客交款的同時,再被其他商品吸引,產生購買慾。
商品
具有二因素是因為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既是具體勞動又是抽象勞動
具體勞動是在一定的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千差萬別的具體勞動創造出千差萬別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是指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生產性支出。它是商品價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的關係:對立統一。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的,而勞動量是用勞動時間來衡量的。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商品和商品經濟的含義
商品: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商品經濟: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和,構成商品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