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草

琅琊草

琅琊草,俗稱黃草,學名can子,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木。主要產地在山東郯城縣,因該縣在秦漢時期與琅琊郡(今臨沂)接壤,故名“琅琊草”。

形態特徵


琅琊草系穀類作物,籽可食。葉及葉鞘韌而柔軟,色黃有光澤,是編製工藝品的好材料。

分佈範圍


郯城縣西南各鄉是琅琊草的集中產區,生產條件優越。但是,長期以來對琅琊草缺乏研究。畝產量徘徊在400斤左右,葉長只有70厘米。為了提高琅琊草的產草量和增加葉片長度,1981~1983年郯城縣農業技術人員對琅琊草的生一長發育特性和高廠裁牆議術進行了初步研究。現畝產成品草穩定在750~·800斤,個別地塊達900斤,葉片長度達95~105厘米,拉力提高26。9%。

主要價值


琅琊草工藝品
琅琊草工藝品
手工編織琅琊草工藝品在郯城縣已有百年歷史,1964年郯城縣成立了草編合作社,深入農村總結編織工藝,吸收外地技藝,創造了特殊的編織方法,建起琅琊草編織基地,技術隊伍達數萬人。編織方法有平紋花、人字花、桃紋花、椒眼花、雞爪花、亂搭柴、窗花等。編織品種有草帽、沙發坐墊、提包、拖鞋、餐桌墊、花盒、茶杯套10個大類52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做工精細、造型美觀,圖案新穎,品種繁多,質地柔韌、色澤鮮艷,並有穿截取戴輕便、涼爽、美觀瀝汗等特點。其“海洋牌”琅琊草帽1981年被山東省二輕廳評為優質產品。

產業


郯城縣琅琊草種植和加工戶6000多個,從業人員達一萬餘人。這些企業加大工藝產品的開發力度,形成了茶杯套、草鞋、草帽、草筐等10大系列50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暢銷美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