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白鈴的結果 展開

大白鈴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植物

大白鈴果實大,形狀不整齊,近球形,大果略扁,呈饅頭形。而未充分發育者呈橢圓形。平均果重24.5~25.6克,最大果重49克。果肩斜圓,略聳起,有多條淺溝延伸至胴部。

形態特徵


鈴大白玲棗,又名鴨蛋棗,梨棗,是棗家族的新成員。梗窪小,中深。環窪深,小或中大。果頂寬廣、平圓,頂窪大、深。果柄粗,頂部膨大。果皮棕紅色,富光澤,極美觀。果面不平,有明顯的凹凸起伏。果肉綠白色,質地鬆脆,略粗,汁液中等,味甜。可溶性固形物白熟期25%左右,全紅果30%。可食率96.4%,鮮食品質上等。果核短梭形,一般不具種子。
大白玲棗具有早產、豐產的特性,在正常的管理條件下,栽培第二年的棗樹就可以開花結果;第三、四年就可以株產鮮果2—4公斤。它還具有穩產性,進入盛果期后,可年年豐產。
大白玲棗適應性廣,對土壤、氣候等都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由於它抗風性強,所以採收前一般沒有落果的現象。
大白玲棗一般9月上旬成熟,收穫期為90天左右;果實無裂果現象,為中熟鮮果品種;市場售價高,經濟效益好。

生長環境


大白玲棗適應性廣,對土壤、氣候等都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生長環境多變。

分佈範圍


自1981年開發培育,已推廣到全國十幾個省、市。

主要價值


果大、早產、豐產、質優。1983年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在山東省夏津縣選出的優良鮮食品種。具有良好的經濟價值和食用價值。

栽培技術


大白鈴
大白鈴
樹體較大,乾性強,樹冠圓錐形或自然圓頭形。層性明顯,枝葉中密。發枝力強。40~50年生樹,樹高7.5米,冠徑6.0米。結果早,豐產穩產。春季用大砧嫁接,當年就有產量。幼樹定植后,當年就可結果。第三年株產3~5千克。盛果期樹平均株產60千克左右。當年生枝結果能力極強,結果枝平均果數1個左右。產量高而穩定。成熟期遇雨有輕微裂果。風土適應性廣,在砂壤質到黏壤質土上都能生長結果良好。整形修剪特點:樹形以小冠疏層形為主。幼樹早定干,早整形,避免主幹長勢強,干徑粗壯,難以開張角度。修剪以夏剪為主,多用棗頭摘心、疏枝等方法控制營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