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文廟

岳池文廟

岳池文廟,又名聖廟,位於廣安市岳池縣城中南街,舊址在沿南近西門路,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1374年(明洪武七年)重修,明末毀於戰火。清時曾經過多次重修,1787年(清乾隆52年)移於現址。岳池文廟是廣安市境唯一文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簡介


岳池文廟
岳池文廟
岳池文廟由官府出資修建。后經過多次維修擴建,形成大成殿及東、西兩廡與名宦鄉賢兩祠。清乾隆52年移建於岳池縣城中南街現址。於1835年(道光十五年),完成文廟修建及善後事宜。民國時期,岳池文廟曾作為縣立女子師範學校校舍。建國初,為中共南充地委辦公地址,現恢復為縣城著名觀光勝地。其建築坐東向西,是由前殿、正殿和左右廂房組成的四合院建築。佔地面積1382.21平方米,建築面積875.29平方米,為廣安市境唯一文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修葺歷史


岳池文廟
岳池文廟
根據《岳池縣誌》記載,岳池文廟舊址在沿南近西門路,北宗太平興國年間(976年~983年),由官府出資
修建。1374年(明洪武七年)重修;1511年(正德五年)遷東;明末毀於戰火。
1611年(清順治十八年)治同前無異。1668年(康熙七年),岳池廣安,時僅存大成殿。1721年(康熙六十年)復置岳池縣,1726年(雍正三年)知縣孫漢威先後奉命重修,1730年(雍正八年)知縣楊樹烈,1736年(乾隆元年)知縣呂憲曾,訓導楊榆新,1751年(乾隆十六年)知縣謝傳正,1753年(乾隆十八年)知縣黃克顯等多次進行維修擴建,形成大成殿及東、西兩廡與名宦鄉賢兩祠,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知縣李薦高、訓導高大章將文廟移遷南門內半邊街,即今治。後任知縣余福謙,見文廟歷四十餘年風雨而殘蝕,於1833年(道光十三年)偕儒學周士與邑眾紳商定,將殿宮牆一律興修,以肅觀瞻而崇祀典。於是,捐奉以倡於先,邑人樂輸以應於後,並擇閱歷深而通達人情世故者,監督管理修繕事宜。1834年(道光十四年)二月,舉工修葺,適余福謙奉命署理敘永廳事,由原劍州候補知州張嗣居六月任岳邑知縣,亦隨事而經理至歲未工竣。計耗資二千九百餘,復以余資九百餘置雨台山坎下田若干為善後計。1835年(道光十五年),余福謙旋任岳池知縣,完成寺廟修建及善後事宜。民國時期,岳池文廟曾作為縣立女子師範學校(后更名女子中學)校舍。

建築結構


2.1正殿

岳池文廟圖片
岳池文廟圖片
正殿:面闊5間16.3米,進深5間14.2米,高11.6米。用28柱,正間中心四柱柱徑達60厘米,余者柱徑為40——30厘米間不等。重檐歇山式屋頂,簡瓦屋面,疊梁屋架。須彌座台基,高0.8米,垂帶式踏道5級。前階寬1.2米,左右階寬101米,階沿原置望樁石欄,已毀。

2.2前殿

前殿:面闊7間29.5米,進深4間5米,高7米,用27柱。單檐,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穿逗梁架,前後施卷棚天花板。素麵台基,如意式踏道3級,階寬80厘米。

2.3左右廂房

左右廂房:面闊6間28.3厘米,進深2間5.3米,高6米。單檐,懸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穿逗梁架用18柱。階寬1.1米,素麵台基高2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