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學校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專科院校,是河南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學校成立於2001年,由周口廣播電視大學、周口農業學校、沈丘師範學校、周口藝術學校組建而來;2005年7月西華師範併入學校;2015年周口衛生學校併入學校。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中州、開元、文昌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655畝,總建築面積28.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5.1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171萬元,圖書館藏書124萬冊;設11個二級教學院(部)和1所附屬醫院,開設有52個全日制高職專業和38個中職專業;教職工822人,全日制在校生11073人。

歷史沿革


2001年4月,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由周口農業學校(1976年建校)、沈丘師範學校(1956年建校)、周口廣播電視大學(1982年建校)、周口藝術學校(1980年建校)四所學校合併而成,設立南、北、西三個校區。
2005年,接收整合西華師範學校。
2006年,開元校區建成使用。
2014年5月,周口衛生學校整體划轉併入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成為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文昌校區。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河南省周口市。學校佔地面積1655畝,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館藏圖書124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171萬元,教學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雅,開設有57個全日制高職專業及方向,涵蓋理、工、經、文、管、藝、農、醫8大學科門類,擁有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適應高職人才培養需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723人,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外聘知名專家學者94人,省市級拔尖人才30人,專任教師486人;技師14人;副高以上職稱125人,雙師素質教師16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6人;有研究生學歷和碩士以上學位的150人。截至2013年共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62項,主編(參編)教材87部,發表論文916篇。學院現設8個系,35個全日制高職專業,在校生12000餘人。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普通專科教育、成人專科教育、遠程教育、技術培訓為一體的優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現有財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農牧工程學院、人文外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體育藝術學院、醫學院、中專部、基礎部等11個全日制教學單位,另有電大部、成人教育部等兩個成人教育教學單位,開設有園藝技術、園林工程技術、畜牧獸醫、食品加工、寵物養護與訓導、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物業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建築設計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旅遊管理、漢語、文秘、應用英語、商務英語、音樂表演、裝潢藝術設計21個高職高專專業,還開設有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幼師、旅遊酒店管理、電子電器、戲曲、舞蹈等普通中專專業。高職高專專業面向河南、河北、江西、山東、黑龍江等五省招生,普通中專專業面向河南招生,並且面向企業和地方開展了中短期實用技術培訓。2013年以來大、中專等各類註冊學生13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專科10000人,中專3000人)。學校榮獲省綜治委授予的“省治安模範單位”、周口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2021年2月2日,2021年高校增設國家控制的高職(專科)專業審批結果公布,同意周口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小學教育、語文教育、音樂教育(五年修業年限)、音樂教育(二年修業年限)專業。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醫學院醫學影像技術、康復醫療技術、藥學
護理學院護理、助產
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JAVA工程師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移動UI設計方向)、計算機網路技術(Web前端開發工程師方向)、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軟體技術
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應用電子技術(省級特色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省級示範性建設專業,省級高水平專業)、無人機應用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電梯工程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省級特色專業、省級骨幹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電子技術、汽車營銷與服務(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設計、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建築室內設計、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工程造價
經濟與管理學院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網路營銷和電商直播、物流管理
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音樂表演、視覺傳播設計、戲曲表演、學前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早期教育
文化教育學院語文教育、英語教育、文秘(智能化辦公方向)、旅遊管理、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智慧酒店方向)、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空中乘務
農牧工程學院畜牧獸醫、寵物養護與馴導、寵物臨床診療技術、園林工程技術、園藝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
體育學院體育教育、體育保健與康復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五年制大專部學前教育、計算機應用、汽車檢測與維修、機電一體化、建築工程技術、建築裝飾工程技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畜牧獸醫、高速鐵路客運乘務
繼續教育學院———————
機構設置
黨政部門
● 黨政辦公室
● 組織統戰部
● 宣傳部
● 紀委
● 工會
● 團委
行政部門
● 人事處
● 教務處
● 學生處
● 招生就業處
● 後勤管理處
● 規劃基建處
● 財務處
● 科研外事處
● 保衛處
教學機構
● 醫學院
● 護理學院
● 信息工程學院
● 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
● 建築工程學院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
● 文化教育學院
● 農牧工程學院
● 體育學院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
● 五年制大專部
● 繼續教育學院
教輔機構
● 圖書館
● 信息化管理中心
● 附屬醫院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人員精幹、素質優良、專業配套、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560人,其中專任教師353人,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125人,中級職稱186人,博士9人,已讀和在讀研究生80人,省市級科技撥尖人才18人。校長張衛憲教授,先後留學英國阿伯丁大學、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獲動物營養博士學位(PHD),致力於秸稈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及養牛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是近年來在國際動物營養學領域最為活躍和有著傑出貢獻的青年專家之一,被譽為“牛博士”和“中國的秸稈養牛大王”。2004年,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是全省11人中唯一在地市工作的知名專家。此外,學校還聘請了近百名名譽教授、兼職教授、專家、指導顧問等。
學校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走教學—科研—生產(技術服務)相結合的辦學道路,積極鼓勵支持教師申報科研項目、撰寫論文論著等,學術氣氛濃厚,截至2013年獲國家、省、市級科研成果36項,出版、主編、參編教材60餘種,發表論文400多篇。
醫學院
張秋霞(本科/副教授)廉春雨(本科/副教授)尚傑(本科/講師)劉燕(研究生/副教授)
王向華(本科/講師)趙新(研究生/講師)聶雪麗(研究生/講師)趙楠(本科/講師)
於夏(研究生/講師)尹學才(研究生/講師)王慧傑(研究生/講師)曹​聰聰(本科/講師)
劉斌(研究生/講師)雷光(本科/講師)趙燕(本科/講師)唐寧宇(本科/講師)
徐進(本科/講師)曹天​晴(本科/講師)雷有傑(本科/教授)
護理學院
支紅霞許敏張潔陸玉瑩劉亞
任冬魏娜魏娜娜劉樹淼許凌峰
殷航宇王芳徐永麗王曉燕聶雪麗
趙新呂月桂張建剛武新雅於愛霞
信息工程學院
李思廣(教授)劉蘊(教授)李強(副教授)楚書來(副教授)陳鵬(副教授)張鵬偉(副教授)
李凌薇(副教授)黃宇達(副教授)王超傑(副教授)李向前(副教授)曹桂梅(講師)陳婷婷(講師)
侯艷芳(講師)胡春艷(講師)李學威(講師)劉美蓮(講師)劉芳芳(講師)劉若華(講師)
劉鵬飛(講師)王菁(講師)王換換(講師)王建玲(講師)王貝(講師)王方展(講師)
王曉菲(講師)何翠婷(講師)於文新(講師)張霞(講師)張瑞(講師)張瑩瑩(講師)
周耀華(講師)陳雷(講師)仝偉偉(講師)王文立(講師)蘇鳴(講師)張坤(講師)
宋明瑞(講師)張礦偉(講師)
汽車與機電工程學院
嚴勝利(研究生/副教授)崔東風(本科/副教授)齊俊平(碩士/副教授)劉勝傑(研究生/副教授)李永輝(研究生/副教授)
谷立新(研究生/副教授)董學義(本科/副教授)袁文鳳(研究生/副教授)張昭晗(研究生/副教授)趙富廷(本科/副教授)
趙尚麗(研究生/副教授)田偉華(研究生/講師)金慧玲(研究生/講師)王曉梅(研究生/講師)張月霞(研究生/講師)
徐勇光(研究生/講師)丁蘭花(研究生/講師)何鳳英(本科/講師)吳文舉(本科/講師)程秀平(本科/講師)
張海輝(本科/講師)王亮(研究生/講師)張月平(研究生/講師)杜二強(本科/講師)許秋華(本科/講師)
唐晨旭(本科/講師)勞勝領(本科/講師)董會錦(本科/講師)張肖傑(研究生/講師)袁永(本科/講師)
建築工程學院
范偉傑薛洪王偉黃猛葉占春
寧麗平李易昕鄭華於曉偉婁源峰
呂金凱張玉紅黃明輝王海龍張文文
劉軍馬威王國雲劉雪峰肖新義
李涵王敏強谷春杜彥平王金英
趙宇
經濟與管理學院
王俊敏楊文貞齊斐吳競飛楊璐璐
劉瀟穆靜楊娟劉兵張萌
劉炎李欣周軍偉劉素麗欒月鳳
侯穎邵瑞花鄺瑞王娜麗葉子
王金鳳李彩霞鄧素傑許艷萍丁春傑
張文靜李永麗張允張勇李一川
劉鴻袁向華王玉霞
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
王愛東(黨總支書記/講師)穆向陽(院長/副教授)高岐奎(副院長/副教授)王春生(副院長/副教授)崔曉喜(綜合辦主任/講師)
崔彤彤(學管辦主任/講師)楊晨(教學辦主任/講師)石岩(學前教研室主任/講師)董瑞(美術設計教研室主任/講師)王國儉(音樂教研室主任/講師)
李香(教授)劉秋紅(教授)王瑜(副教授)劉建新(副教授)李志文(副教授)
李榮(副教授)周琦(講師)趙保軍(講師)薛華南(講師)惠秀玲(講師)
王莉菲(講師)陳旭(講師)巴雲中(講師)王晶(講師)莫書翔(講師)
王麗娜(講師)彭瑩(講師)朱石麟(講師)王旭(講師)張冰冰(講師)
李帥(講師)耿直(講師)王莉(講師)王明濤(講師)武春寒(講師)
文化教育學院
唐文傑(黨總支書記/講師)王隼(院長/副教授)袁玉紅(副院長/副教授)白髮國(副院長/講師)楊蕊(綜合辦主任/講師)
李炯(教學辦主任/講師)普俊(學管辦主任/講師)張秋生(講師)趙瑞虹(講師)馬淼(講師)
夏軍臣(講師)張永華(教授)張素華(副教授)孟祥翎(副教授)李士奇(副教授)
任東升(副教授)范艷紅(副教授)王紅霞(副教授)王應軍(副教授)李耿(高級講師)
杜戈洋(高級講師)張春霞(講師)蔡澤東(講師)張倩(講師)史麗娜(講師)
農牧工程學院
劉士欣李森許永安李藝李民
李嘉宋東亮曹廣芝米青山曹德玉
王尚堃趙慶楓李勇
體育學院
王朝霞(教授)郭建松(副教授)張梅(副教授)馬亞非(副教授)常清臣(副教授)
高學民(副教授)牛海明(副教授)賈素華(副教授)陳峰(副教授)李海磊(講師)
楊文姬(講師)張向楠(講師)袁鵬科(講師)孫艷忠(講師)張金鋒(講師)
五年制大專部
韓月峰李可凡王尚堃史傑石君輝
魏霞王軍亞朱平均張樹弘盧亞麗
董雲威劉全成王立偉何君梅黃蘇芳
高志明任玉娣唐瑞雲許寶雲吳鈺瓊
李倩倩郭南陸雨涵

學科體系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學校現有財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農牧工程學院、人文外語學院、信息工程學、體育藝術學院、醫學院、中專部、基礎部等11個全日制教學單位,另有電大部、成人教育部等兩個成人教育教學單位,開設有園藝技術、園林工程技術、畜牧獸醫、食品加工、寵物養護與訓導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物業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建築設計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旅遊管理、漢語、文秘、應用英語、商務英語、音樂表演、裝潢藝術設計21個高職高專專業,還開設有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幼師、旅遊酒店管理、電子電器、戲曲、舞蹈等普通中專專業。高職高專專業面向河南、河北、江西、山東、黑龍江等五省招生,普通中專專業面向河南招生,並且面向企業和地方開展了中短期實用技術培訓。2013年以來大、中專等各類註冊學生130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000餘人(專科10000人,中專3000人)。學校榮獲省綜治委授予的“省治安模範單位”、周口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市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電大部
前身是2001年4月合併到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的周口廣播電視大學,周口廣播電視大學創建於1982年,2001年4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將周口廣播電視大學併入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合併后的周口廣播電視大學對內為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電大部,對外保留“周口廣播電視大學”名稱,由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兼任周口廣播電視大學校長,繼續開展全市電大系統所有業務。周口廣播電視大學下屬川匯區、沈丘縣、鄲城縣、鹿邑縣、太康縣、商水縣、交通技校、水校等八個分校和西華、扶溝二個教學點。
體育藝術學院
於2001年開始招生。經過建設和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成為學院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省內音樂、舞蹈、藝術設計領域取得較高聲譽。現擁有琴房、舞蹈教室、綜合演出廳、多媒體教室、藝術設計中心、微機室、藝術展覽中心等實訓場所,是學院進行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基地。現有音樂表演,裝潢藝術設計和學前教育三個專業。
農牧工程學院
始建於1976年,是學校辦學特色突出的系部之一。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3人,講師18人,碩士15人,市級以上專業技術拔尖人才5人。獲省、市科技獎勵31項,其中教師編寫教材、專著10部,發表論文166篇。
現有園藝技術、畜牧獸醫、園林工程技術、食品加工技術、寵物養護與訓導五個專業。農牧工程學院一貫堅持“知名專家打造強勢學科,面向市場突出辦學特色,全力服務畜牧經濟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依法辦學,育人為本,面向市場,突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主動適應市場經濟對複合型高素質技術人才的需求,以培養生產、服務、經營、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基礎紮實、專業技術過硬、社會適應能力強並具有創新意識的一專多能的高、中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確立“相信人人有才,教育人人成才”的培養導向,實行根據畜牧業發展和市場需要培養人,根據專業特點開設課程、強化實踐訓練、選定市場為真正的考場等全新的辦學模式。在重視職業取向的同時,注重學生個性全面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切實達到了“來有所學,學有所成,成有所用”的目的。
財經學院
是周口地區具有較大影響的教學、科研單位,長期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確定辦學目標,加大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力度,堅持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鮮明的辦學特色、過硬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較高的畢業生就業率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培養的各類畢業生活躍在工、農、學、商各個行業。
具有一支團結、實幹、創新、高效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0餘人,大部分屬“雙師型”教師,既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又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經驗。
主要分四個專業:財務管理、會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
全面實施雙證培養模式,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畢業生100%取得會計證,部分學生獲得助理會計師證、高級營銷員、註冊電子商務工程師證
信息工程學院
是學校重點二級學院,現開辦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維護、建築設計技術、道路橋樑工程技術等專業。本系擁有一支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現有專兼職教師4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3人,高級職稱教師5人,中級職稱教師15人,“雙師”型教師19人。下設計算機應用教研室、數學力學教研室、建築設計教研室。擁有計算機實驗室7個,微機235台,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2個,工程測量實訓室1個,工程製圖實訓室1個,多媒體教室6個。
信息科學系
信息工程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突出技能為目標”的教學指導思想,以社會需求為準繩制訂教學計劃,按照市場規律辦學的原則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調整教學方法,使學生畢業后所學有所用,與市場需求接軌。本系各專業畢業生職業道德好、知識比較全面、動手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人文外語學院
是我校重要二級學院之一,自建系以來,在校黨委領導下,堅持“圍繞市場,服務社會”的辦學方向,以培養具有紮實英語基礎知識、能從事中學英語教學和科研的中學教師為宗旨,以安置畢業生就業為動力,艱苦創業,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實用合格的英語人才、就業率達90%以上,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人文外語學院是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重點系部之一,它集中了全市範圍內人文教育最優秀的人力資源。辦學經驗豐富,實訓實習設備齊全。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及副高級職稱者26人,講師18人,同時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兼職教師和實訓實習指導隊伍。建院以來,本系教師主編或參與編寫教材及專著26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50餘篇,主持或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或項目研究62項。已建立校外實習實訓及就業基地16個,較好地滿足了本系學生實習實訓和就業需要。
中專部
是學院的一個重要教學部門,位居北校區。現開辦有五年一貫制大專類、升學類、師範教育類、戲曲表演類、計算機類、機械電子工程類、服裝類、短期培訓等專業。依託高校優勢資源,享受大學人文環境,本著“今天的教育要為學生明天的職業生涯負責”的教育思想,落實“理論夠用,實踐為重”的方針,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實行學生專業技能達標考核制度,要求各專業學生各項技能合格,才能走出校門。學生管理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愛護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注重學生品德修養的訓練和提高,要求學生品德達到優良才能領取畢業證。
機電工程學院
是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的需要而成立的系部。現有專業教師46名,其中博士學位教師1名;碩士研究生學位1名;高級職稱教師8名;講師11名;市級優秀教師3名,外聘高級工程師2名;周口市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
機電工程學院是學校的工科院系,本院在教學上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實踐教學上,有自己的實驗室、實訓室和實習基地,保證學生在校期間能學到紮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在就業上本系有自己的就業網路,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安排到內地或外地大型企業,為每個畢業生提供一次就業機會,保證學生的就業率95%以上,同時本系建立了就業跟蹤服務體系,就業滿意率達到了90%以上。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基礎教育部成立於2001年,下設政治教研室、體育教研室、心理學教育學教研室,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就業生涯規劃與指導、形勢與政策、大學體育、教育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家政服務等課程。

人才培養

擁有國家級實訓基地2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工種38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專業示範點1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示範性實訓基地2個。

辦學思想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為龍頭,以開放建設為重點,以科學管理為基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循“高職教育、市場經濟、地域工作”規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走質量強院,特色興校之路。把以高職高專教育為主體,中專教育和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為兩翼,主體帶動兩翼,兩翼促進主體的“一體兩翼”作為學校辦學模式,秉“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的教育理念,把“上檔次、上水平、創特色、建名校”作為學院發展目標,努力實現學院的跨越式發展,建設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化特色高職院校。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嚴格管理,做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培養政治思想素質高、實踐能力強、基礎紮實、特長突出、適應廣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加強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為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學校每年兩次評定發放綜合獎學金和單項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設立了勤工助學崗位、助學貸款和困難補助,保證不讓一個在校生因貧困而輟學。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問題,廣泛收集就業信息,多渠道、多途徑、寬覆蓋地建立了畢業生就業網路,與省內外多家高科技企業建立了固定而良好的人才供求關係,為畢業生就業安置提供了可靠保證。同時,應屆畢業生中有35%可參加“專升本”考試,學院負責組織複習和培訓,“專升本”入學率達75%以上。
學院夜景
學院夜景
學新世紀、新征程,肩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專業人才重任的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將高舉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旗,以先進的辦學理念,科學的管理機制,務實的教學實踐,搶抓機遇,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潛力,努力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科學研究


學術成就

2019年度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結項中,獲得一等獎4項,二等獎3項。
2020年度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獲得立項12項。
2021年在周口市科普講解大賽上獲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學術資源

固定資產總值5.1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171萬元,圖書館藏書124萬冊;設11個二級教學院(部)和1所附屬醫院。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劉士欣
校長、黨委副書記李清臣
黨委副書記趙振然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庶泉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唐永賓
副校長李明臣、李秀萍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校徽

精神文化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校訓
礪德礪能、志存高遠
教育理念
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
教風
科學與人文並重,嚴謹與寬容並存。
學風
求真知、存良知,有技能、負責任。
校風
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獲得榮譽


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普通專科教育、成人專科教育、遠程教育、技術培訓為一體的高等職業院校。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輻射全國,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服務,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先後榮獲“河南省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園林單位”、“河南省衛生單位”等稱號;在“河南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等次,被省教育廳批准為“河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河南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學校”、“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示範學校”、“河南省首批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河南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河南省首批護理專業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輻射全國,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服務,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國家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首批護理專業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河南省高校維穩安保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園林模範單位”、“河南省衛生單位”等榮譽稱號;在“河南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次,被批准為“河南省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品牌示範學校”“河南省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河南省首批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示範性實習實訓基地”;被國家教育協會、中國高校聯合會評為“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學校”,被河南報業集團評為“最具公信力十大教育品牌”、“影響中原2010年度十大教育品牌”。2018年學院躋身中國專科(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600強,在全國1386所高職院校排名中位居第232位,學校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
2020年1月,周口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化管理中心被河南省教育廳授予“2019年度全省教育系統網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