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大雷山的結果 展開

大雷山

浙江玉環市大雷山

大雷山位於清港鎮北部,大雷山又名大雷頭山,位於清港鎮東部,佔地面積6.67平方公里,是玉環溫嶺的分水嶺。現大雷山按照AAAA國家級旅遊景區標準規劃,建設融生態、健身、養生、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精品森林公園。大雷山系雁盪山脈支脈,周圍15公里,主峰中尖海拔443米,系玉環最高峰。大雷山山體魁偉,山勢峭拔峻絕,積石千通,水穴萬變,山頂常帶雲霧,港北諸山胚胎於此,舊有葛元丹室、清虛宮、月照堂、龍湫瀑、雷峰積翠、十八曲、曲嶺松風等勝跡。元朝進士陳高有詩云:“入山驚道險,上嶺覺天低。日礙危峰過,雲依翠壁棲。幽花如血染,怪鳥學兒啼。避世須來此,桃源路已迷。”也有詩云:“流水岩頭淌清泉,竹夾坑嶴避暑炎。豬姆棟嶺爬天梯,長崗山頂嘗野味。身到雷山雲海近,足立中尖胸懷遠。更喜風門無夏日,一潭碧水映藍天。”

發展歷史


風光
風光
風光
風光
風光
風光
大雷山風光
大雷山風光
風光
風光
風光
風光
大雷山風光
大雷山風光
風光
風光
景區規劃總面積6.67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面積5.62平方公里。已完成竹夾坑 游步道建設、山門牌坊選址和方案設計及三 座涼亭建設等工作。取名 大雷山,即道教道場 之一。三國時期,被 道教界尊稱為四大天師之一的葛元;南朝年間,人稱“山中宰相”的道學家陶弘景,都曾涉足大雷山(詳見《歷史古迹·古建築·寺廟》)。清光緒《玉環廳志·輿地 志》記載:“《浙江通志》:經紀綿褫,與寧海大雷無別,此間自擅名勝,無俟借奇於三十六峰。”

主要景點


清虛宮詳見《歷史古迹·古建築·寺廟》
龍潭吐霧 大雷山上有龍湫,常帶雲霧,歲旱農民赴禱,化蟾示見,歷應不爽。
雷峰積翠 清陳夢選有詩云:“似靄如嵐映黛螺,大雷峰頂郁嵯峨。經年長帶蒼然色,不獨清秋雨後多。”
十八曲 大雷山上有十八曲。清陳夢選有詩云:“連年跋涉厭閑關,今復行來十八灣。借問雷峰何處是,旁人遙指白雲間。”
曲嶺松風 大雷山上有風門,風嘯林吼,蔚為壯觀。清陳夢選有詩云:“曲徑山深路欲迷,嶺頭高樹插雲齊。龍麟歲老天風度,十里濤聲亂鳥啼。”
竹夾坑 大雷山南麓,有竹夾坑嶴,山坑兩坡風竹青翠、挺然而秀。現設游步道,可登臨大雷山景區。
豬姆棟 系豬姆崬之誤,崬是山脊,是遍長豬姆草(即子母草)的山脊。子母草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全草,是一種用以歸經的中草藥,7月開紫花,花朵美麗,通常3朵開在一起。豬姆崬是大雷山麓的一處山脊,每年7月豬姆草花盛開季節,萬綠之中,紫花點點簇簇,近觀遠看,無不賞心悅目。
黃龍開口 是個天然石洞,古代稱為潮音洞。相傳,洞內水源直通南海,站在洞里,凝神靜聽,似乎又聞海潮之聲隱隱傳來。宋末抗金英雄曾在此洞避難,洞內神泉護其躲過追兵。此後,百姓有災難都要到此洞內求觀音施神水救苦救難,非常靈驗。此洞已被山上泥石流所埋。不遠處有一山隈,涓涓流水時隱時現,疑是神泉不絕。有人預言:“待到黃龍口開日,海隅雷山齊名山。”預言帶給人更多期待。
狗屎堆 水庫名,位於大雷山西南坡山腰、長崗山肩頭東側。古時,祖居大雷山西南山麓的玉環柏台人與祖居大雷山東北山麓的溫嶺寨門人為爭山水鬧得不可開交。后柏台人巧施“竹管搗屎”一計,贏得用水權,故將這座水庫稱為“狗屎堆”。有詩云:“東水說人傑,西木話連理。晾亭泊松濤,遊人嬉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