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洋村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碶街道鳳洋村

鳳洋村位於新區中心片區北部,距北侖中心區1.2公里。東臨向家村,南依恆山西路,西靠松花江路,北至明州路,規劃區總用地面積15.87公頃。新村在冊戶數為800戶,村總人口2323人,其中黨員60名。自1999年大規模拆遷開始,該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逐漸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傳統村落向農村新社區轉變,傳統農民向專業農民和現代化市民轉變。在村支部的領導下,村級經濟逐年發展,村民生活也越來越富裕,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了,生活環境則在村領導的帶領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逐步的改善。並先後獲得“區級五好行政村黨組織”、“市級文明村”、“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

村莊概況


1999年以前,村主要道路都以機耕路為主,綠化面積倒是挺大,但都以村民賴以生存的糧食和蔬菜為主,少有幾戶家裡栽種幾枝像樣的花木。沒有污水處理系統,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是自主處理,生活垃圾隨處堆放,露天敞開式糞坑沒有任何遮蓋,夏天一到,糞坑周圍臭味,蚊蠅成群,因此村民生活中少不了滅“四害”。這些村領導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眼看村民生活日漸紅火,生活環境也是時候改善了。
改善生活環境需要動用大量資金,創建之初,部分村幹部和群眾存有認識不到位,畏難情緒嚴重的現象。為此,村兩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街道創建文明生態村的政策精神,主動組織人員到外地先進村參觀學習,使廣大群眾認識到環境衛生與村民自身的切身利害關係:不僅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有利於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促進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一件蔭及子孫的大好事。村兩委會班子結合本村實際,對如何整治村環境衛生進行商討,達成共識,逐年實施。
改善村民居住環境衛生的建議得到村民的支持后,村以拆遷征地為契機,按規劃進行大規模的村落重建,先後分成幾個安置小區,基本上完成了全村移民。利用三產用房和工業廠房發展村級經濟,使整治工作在經濟上得到保障,首次投入700餘萬元進行整治工作。實現道路硬化,村內主道和安置小區內道路全部澆築水泥,使村道路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現該村道路硬化面積達40000平方左右,硬化率達100%,公路在四級以上。小區內安裝路燈260餘盞,村內設立公廁二座,並按規定設置了消防栓。全村自來水、電力、固定電話、燃氣、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村設置公共垃圾箱幾十個,專門聘請保潔隊伍定期清除垃圾。同時將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排放系統,村工業廠房則在大港工業區內遠離居民區,並將污水全部接入岩東污水廠市政管網。至此,村的生活環境已向“三化”標準邁進。
2005年,村兩委會投資35萬對原來的村學前班教室進行裝潢,改建成綜合性村辦公樓,對河道進行剝岸砌石,小區實行綠化改造,建小區小花園和綠化帶。路邊以挺撥的樟樹為主,園內以常綠權木為輔,加之岸邊倒垂楊柳,四季花卉爭艷,小區一片生機盎然。現該村的綠化面積達到30000多平方,並常年落實一人對小區綠化進行管理、修剪和補種,使用河水澆灌綠化地做到資源合理利用。不僅如此,該村還再次投資對河道沿岸進行護欄安裝,公園增設體育健身器材和小石凳。
2006年村居民幾次反映居住在垃圾屋四周居民夏天感到奇臭難耐,要求村能採取相應措施,村支部高度重視,經兩委會研究討論發現確實存在污染隱患,最終制訂了實施方案:“垃圾袋裝化”居民把生活垃圾用袋包裝后擺放在自家門口,由保潔公司每天二次處理這些垃圾並清掃路面,同時封掉小區內所有垃圾箱,解決了垃圾箱周圍居民的問題,減少了二次污染。
經過幾年的精心整治,現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成了生態村的打造,村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生態村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只有健全相應的制度保障體系就能保證其長期性和規範性。為此兩委會班子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從健全和完善制度入手,明確了文明生態村凈化、美化、硬化、亮化、綠化的管理及維護措施,不僅落實專人管理,而且發動村居民自主維護。在全村上下共同的努力下,2006年該村榮獲“市級園林式村莊” 、“市級生態村” 、“省級文明村”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