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臨

哭臨

哭臨,讀音是kū lín,是一個漢語辭彙,解釋為帝后死喪,集眾定時舉哀叫哭臨。

注音


kū lín ㄎㄨ ㄌㄧㄣˊ
哭臨

解釋


(1).帝后死喪,集眾定時舉哀叫哭臨。《史記·孝文本紀》:“毋發民男女哭臨宮殿。宮殿中當臨者,皆以旦夕各十五舉聲;禮畢罷,非旦夕臨時,禁毋得擅哭。”《後漢書·禮儀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喪事……百官哭臨殿下。”《宋史·禮志二六》:“真宗 章獻明肅皇后 劉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於 寶慈殿,遷坐於 皇儀殿。三十日,宣遺誥,羣臣哭臨,見帝於殿之東廂奉慰。”《痛史》第六回:“一眾百官禮成之後,便請哭臨。哭臨過了,方才出來頒發哀詔。”
(2).泛稱人死後集眾舉哀或至靈前弔祭。《三國志·魏志·孫禮傳》:“禮 為死事者設祀哭臨,哀號發心。”清 趙翼 《哭汪文端師》詩:“至尊親哭臨,諸老各悲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