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加島
邦加島
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島嶼。是印尼邦加-勿里洞省二島之一,位於蘇門答臘以東,隔邦加海峽,北臨南中國海,西隔加斯帕海峽至勿里洞島,南臨爪哇海。邦加島的首府和最大市鎮在邦加檳港,第二大都市是雙溪利亞特。面積1.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6萬(據2010年人口調查數據)。為殘丘低地,有幾座300-600米高的山頭,海邊多沼澤。氣候濕熱,年雨量3,000毫米。有錫、鐵、銅、鉛等礦,錫砂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煉錫廠設在西北岸的文島港。產旱稻、橡膠、胡椒、椰子、西谷、安息香、木材等。沿海重要港口有行政中心檳港和東南亞著名的胡椒市場文島。
邦加島(印尼語:Bangka)
亦作Banka或Banca,印度尼西亞語作Pulau Bangka。
印度尼西亞南蘇門答臘省島嶼,和蘇門答臘島東海岸隔著邦加海峽,海峽最狹處僅寬14公里(9哩)。島的東岸隔加斯帕(Gaspar)海峽與勿里洞(Billiton)島相望。邦加島面積11,330平方公里(4,375平方哩)。土壤比較乾燥、多石,大部分覆蓋著熱帶植物。由於採礦和耕作,原始林幾乎消失殆盡。沿海地帶多沼澤,難得停泊的錨地。內地多山,最高達到705公尺(2,313呎)。島上多數河川的下游段受潮汐灌注,可向內地通航將近32公里(20哩)。氣候炎熱,年平均降雨量將近3,000公釐(118吋)。
地質上邦加島和馬來半島相似,由花崗岩及板岩構成,一般多有砂岩、磚紅壤和沖積層覆蓋,花崗岩露頭形成短小零散的丘陵。邦加是世界上主要產錫中心之一,錫礦蘊藏在許多河流沖積礦床里及花崗岩小丘山坡上的沖積層中,華裔礦工簽訂合同在政府督導下進行開採。以外還有鉛、銅、鎢、金、鐵和錳礦。
邦加島
1812年蘇門答臘島巨港(Palembang)蘇丹把邦加島割讓給英國人,1814年英國人用邦加島向荷蘭人換取印度的科欽(Cochin)。1942年日本侵佔邦加,1946年3月荷蘭恢復佔領。1949年邦加成為獨立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人口399,855(1980)。
自從1710年以來,邦加島嶼一向是 世界上首要的錫產地,錫工業由印尼政府壟斷。邦加島也出產胡椒。
邦加島居民以印尼人和漢族客家人為主。居民中一半在煉錫場工作,其餘一半在胡椒農場工作。
南蘇門答臘與邦加島是明朝前期和中前期直轄地。面積為10.4萬平方公里
1812年巨港蘇丹將邦加島割讓英國
1814年英國將邦加島與荷蘭換取柯枝
1942年-1945年被日本侵佔
1949年成為獨立印度尼西亞的一部分。邦加島與忽里洞原為南蘇門答臘的一部分。
2000年成為新的邦加忽里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