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德國同名報紙
《日報》(德語原名:die tageszeitung,縮寫:taz)是德國一家全國性報紙,報社位於柏林。
《日報》於1978年在當時的西柏林作為一個左派的、合作制的報紙計劃創刊,一年以後開始每天出版,直到現在。
《日報》在德國是一份獨樹一幟的報紙。不同於一般的德國報紙,《日報》的發行人是由大學生、社會知名人士和新聞記者組成的taz出版合作社,合作制的發行方式使報紙得以保持高度的獨立性。獨立性的另一個重要保障是《日報》讀者長期訂戶的比例很高,這使得報紙不必過分依賴廣告收入就可以維持財政平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報社的收入非常有限,《日報》的工資標準遠低於其他德國大報,並且數度陷入財政危機。
《日報》憑藉自己另類的辦報方式、激進的立場,獲得相當數量讀者的青睞,經過20幾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一份能夠影響德國輿論的舉足輕重的大報。
《日報》在全國發行,發行量約60,000份左右,其中近50,000份是通過訂閱方式發行的。從1995年起報紙就把當日全部內容登在網際網路上,是第一家發行網路版的德國報紙。讀者可以在網上查找《日報》過刊的文章,檢索半年內的文章免費,超過半年則要收費。
▲地方版
自1980年11月4日起,《日報》開闢了一個報道柏林新聞的板塊,這後來成為了在東部新聯邦州發行的《日報》的固定版面。此外《日報》在北德聯邦州不來梅、下薩克森、漢堡、石-荷發行北部地方版(taz Nord)。在北威州發行的地方版(taz nrw)由於經濟原因在2007年7月4日發行了最後一期。
▲《Per攁洀戀攀》
《Per攁洀戀攀》是《日報》於2000年開始發行的一份德語、土耳其語雙語周報,每周四發行。Per攁洀戀攀就是土耳其語星期四的意思。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后,這份報紙也停止了發行。
受68學運思潮影響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反對傳統生活方式,追求個性解放,要求社會公平,因而被保守的德國社會認為是頹廢的一代,這些具有左派色彩的思想訴求往往受到輿論的詬病。這一情況在1977年“德意志之秋”之後更是發展到極致,當時西德社會視左派力量為恐怖組織“紅軍派”的支持者,左派被妖魔化、罪惡化,聲音無法出現在大眾媒體中。《日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左派力量對社會的不公平對待的回應,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首期《日報》於1978年9月27日發行,最初只是個合作制、不定期發行的報紙,1979年4月17日開始正式採取現在的模式定期發行。報紙的市場定位不同於當時普遍流行的小市民取向,而是針對大學生、環保主義者、左派自由主義者、左派社民黨員等群體,並積極參與了80年代大學生強佔空房運動。《日報》鮮明的左派立場一直保持至今。
《日報》一貫堅持左派的、批判性的政治立場。在報社的編輯章程中規定報紙須捍衛人權,替政治上的弱勢發聲,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新聞報道追求真實性,編輯上拒絕外力的影響和介入,給予國內外新聞同等的關注。
在內政上《日報》經常批評基民盟和社民黨的政策,外交上對美國總統布希持批判態度,政治立場與綠黨比較接近,但是也經常對其加以批評。
《日報》語言風趣幽默,文風犀利大膽,常常具有諷刺挖苦的意味。它的新聞標題往往非常獨特,吸引讀者的目光,例如:
“Bushs historische Rede”(《布希的歷史性講話》,在一片空白的頭版右下角配一幅布希演講的漫畫,而他的講話框里也是空白)
“Es ist ein Mädchen”(《是個小姑娘》,安格拉·默克爾當選德國總理),2005年
“Castro nicht mehr Fidel”(《卡斯特羅不再是菲德爾》,菲德爾·卡斯特羅重病),2006年
這種帶有諷刺意味的風格不僅體現在文章標題上,報紙內頁也有體現。比如報紙的體育版面標題為“鍛煉身體”(leibesübungen),電視節目預告標題為“畫面閃爍和沙沙作響”(flimmern und rauschen),報紙最後一頁本來是諷刺漫畫專欄,標題卻叫做“真相”(die wahrheit)。
《日報》報社和編輯部共有約250名僱員,僱員的工資收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而且全部員工的工資標準都相同,只是負責人有幾百歐元的“責任津貼”。員工們也都沒有節假日補貼。為了顯示和報社的團結,員工們甚至原意削減部分收入。儘管收入不高,報社多年來仍然為新聞界培養了許多人才,德國幾乎所有的全國性報紙雜誌都能見到《日報》前員工的身影。
《日報》自創刊起便屢屢面臨財政危機,數次瀕臨破產。報紙通常的應對之策就是發起救援運動,吸引讀者注意以增加訂閱量。比如編輯部會向讀者施壓,如果報紙的訂閱量不在某周以前達到一定數量,報紙就會發行一天不配圖片不配評論的版本。有趣的是這種“威脅”總能奏效,以至於《法蘭克福彙報》發行人Frank Schirrmacher在給《日報》寫的一篇文章中稱,《日報》的讀者都有受虐狂傾向,因為僱員會自願地定期接受訂報脅迫。
2003年上半年報紙實現了歷史上首次盈利。自2005年4月30日起《日報》啟用了新的頭版版面,以期提高報紙在報攤的銷量。新版面更專註某個明確的主題,而且配有大幅照片。
《日報》合作制的經營模式就註定了它從一開始便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無法避免意見分歧。圍繞是否停止北部地方版,解僱員工,與能源公司合作等多個議題都引發內部激烈爭吵,合作社管理層多次干預討論,此舉被反對者批評為自我審查。為此有員工專門製作了一個獨立的合作社Maillist,以保證討論不受管理層干預。
《日報》大膽敢言的作風也經常為報紙引來糾紛。
“土豆”糾紛
2006年6月26日的《日報》“真相”版刊登了題為Polens neue Kartoffel. Schurken, die die Welt beherrschen wollen. Heute: Lech “Katsche”Kaczynski(波蘭的新土豆。想統治世界的流氓。今天:萊赫·“Katsche”·卡欽斯基),諷刺波蘭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和雙胞胎兄弟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在政治上缺乏經驗和天真幼稚。此事立即引起兩國的外交糾紛,直接後果就是波蘭總統取消了原定於不久之後舉行的德、法、波三國政治會談。波蘭方面還要求德國政府對這篇文章進行譴責,但被德方以新聞自由的名義拒絕。
與《圖片報》的關係
《日報》與《圖片報》的關係十分特殊。2002年5月8日的《日報》在末頁的“真相”欄目中聲稱,《圖片報》主編凱·迪克曼(Kai Diekmann)做了陰莖增大手術。其實這是在諷刺《圖片報》胡編亂造和挖人隱私的辦報風格,但是迪克曼卻以傷害人格為由起訴《日報》,並求償3萬歐元。柏林高等法院二審裁定,認為他利用別人對他的人格傷害尋求經濟利益,因而他實際受到的傷害並不嚴重,而且他必須承認他對別人使用的標準對他同樣適用,法院認定《日報》對他的人格傷害並未嚴重到需要罰款。同時法院裁定《日報》不得再次刊登這條消息。
在2002年《圖片報》創刊50周年紀念日,《日報》又以“50 Jahre Bild – Jetzt reichts!”(50年《圖片報》——夠了!)為題,抗議《圖片報》的八卦新聞模式。2003年《日報》創刊25周年紀念日當天,報紙邀請《圖片報》編輯到報社主持工作一天。當天出版的《日報》主編正是迪克曼,而報紙頭條則是“Feindliche Übernahme”(惡意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