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理髮師的結果 展開
理髮師
漢語詞語
理髮師是指經歷過拜師學藝,跟隨師傅刻苦學習技術被師傅認可后,出師。自立門戶的人,理髮師的職業道德一般都很高,對與髮型技術的熟練度,對髮型的熱情度,對髮型技術鑽研度都是很高,自髮型技術在30年代從歐美傳入中國,從那時起人們就將這個職業稱為“理髮師”。
理髮師這個稱呼富有這級強烈的中國文化氣息,但因為過去理髮師被認為是低下的工作,從而使“理髮師”這個稱呼也被人認為的很低下,所以當代很少有從事這個職業人自稱“理髮師”,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江蘇一代髮型世家出身的85后,依然以“理髮師”自稱,這將給“理髮師”一個全新的定義。
【詞目】理髮師
【注音】lǐ fà shī
英文
1. a barber
a hairdresser; a hair-stylist
(1)以剪髮、飾發、剃髮、修剪鬍鬚、為他人美容以及有關服務項目(如整治臉部或頭頂或以前從事牙醫和外科術)為職業的人。
(2)以為他人理髮和美容為職業的人。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多留長發或盤之。
《詩經》中寫到“予發曲局,薄言歸沫”。當時的理髮主要是沐發和梳理修飾頭髮。
直到到後來的《左傳》中:“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這說明古時貴族有專人為其梳理頭髮,當時把理髮師叫做櫛工。甚至連當時的一種刑罰——髡刑也需要專門的“櫛工”來執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
南北朝時代,南朝梁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里說明:“櫛,理髮器也。”
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私家理髮業也有很大發展,歷史這樣記載到“政和初,成都有鑷工,出行塵間,妻獨居,一髯髻道人來求摘鬚毛,先與錢二百”。據說秦檜曾經召喚鑷工為他櫛發,以五千當二錢嘗給“鑷工”。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意思就是隨時待命而被召喚而已。當時的理髮匠不但有店鋪,而且也有了行會,這些都在《淨髮須知》以及永樂大典中有記載。
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元明兩朝人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代,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男子一律剃頭留辮,理髮業空前發展,到處都有從事此業的“鋪子”和“挑子”。
辛亥革命后,廢除長辮蓄短髮或剃光頭,一霎時理髮業猛增,並開始使用新式理髮工具。
愛美是人的天性,人們都力求美好的風度和儀錶,且頭為一身之首,自然最受關注重視,故此該行業越來越發展,有增無減,只興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