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王王審知陵園
閩王王審知陵園
閩王王審知陵園(王審知墓)位於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斗頂村斗頂山。王審知於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卒,初葬於福州城北鳳池山;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遷葬今址;明宣德四年(1429年),墓遭屯軍盜掘。現存外觀布局分為墓道、墓庭、墓墳三部分。墓后坡頂豎“唐閩忠懿王墓”碑1座,系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其裔孫王亮所重立。1961年,王審知墓被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閩王王審知陵園,在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福州市晉安區新店鎮斗頂村蓮花峰的斗頂山上,是福建現存最古老的陵園。
閩王王審知於唐同光3年(926年)病逝,初葬“閩縣靈岫(山)鄉懷賢里風池山”。長興3年(932年),其子王延鈞稱帝,迷信風水之說,移葬蓮花峰下(位於今福州北郊新店鄉斗頂村),面對五虎,閩江橫亘,旗鼓對列,氣勢宏偉。墓坐北朝南,外圍用條石圍成長方形狀。原有殿堂、碑亭、牌坊,並建蓮花、永興二寺,招八名僧人守冢,頒田15頃為香燈。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裔孫王亮任福建都運司副使,重修“王陵”,並在墓穴頂后側豎碑曰:“唐閩忠懿王墓。萬曆三十年歲次壬寅季春吉日,福建都運司副使前兵科結事中裔孫亮重立”。陵墓坐北向南,是一座3層石台, 面寬27米,縱深約31米,四周條石砌造,台與台之間鋪設5級石階。台正面有兩座並排的石墩,正面呈長方形,後端逐漸縮為半圓形。原為青磚砌成。明宣德四年(1429年),墓被30名屯軍盜掘。盜走王審知像及玉帶、玻璃碗等珍貴文物,后被有司營治。
閩王王審知陵園
1981年重修時改為條石和青磚混砌。“墩”下為石構墓室,兩石墩間隔2.03米。墓室建在各自寶頂下方,石構,券頂,進深7.26米,寬2.52米,高2.96米,用方整條石疊砌封門。東為王審知,西為其妻任內明墓室。兩墓室前均有斜坡墓道,長8.8米,寬2.52米,坡度5度。沿兩墓道兩側與墓室之間各有一條寬、深約0.2米的石砌排水溝,自北而南通向墓坪邊沿。立有墓誌,均為翁承贊所撰。明林謹夫說:墓室大如屋,前後兩進。前室供閩王繪像,桌上排列五供,爐、瓶、燭台都是用金玉製成的。后室是閩王和夫人的兩具紅棺。棺木懸空弔掛兩墩前的平台用青磚鋪成。墓前正中有一墓道,寬2米,兩旁侍立4尊文武石像,武士高1.65米,身披甲胄,按劍護衛,文臣高2米,頂冠著履,長袍廣袖,執笏凝神,整體起伏跳動,衣袖用陰紋線刻,鬍髭與衣袖均有動感,重神采之刻畫,為五代閩國石雕上品。還有石獅、石羊、石虎各一對。石獅,高0.70米、寬0.38米;石羊俯蹲,高0.48米、寬0.45米;石虎俯伏,高0.35米、長1.37米、寬0.58米。排列有序,形成莊嚴的一支儀仗隊,永遠守衛著閩王陵。整個陵墓結構獨特,別具一格。省、市考古工作者聯合對其墓室進行科學清理,出土有侈口白瓷碗、青瓷唾壺、青瓷蓮瓣杯、白瓷匣缽(缺蓋)、玻璃碎片,以及發掘出閩王王審知墓誌和夫人任內明墓誌。墓誌置於封門與棺位之間。今存於閩王祠。已開放墓室,遊人可以入參觀,但所列諸物已經沒有。
2002年以來,閩王王審知陵園由王審知後裔和社會愛心團體與個人捐資,對閩王王審知陵園按歷史原貌進行修復。現有閩王王審知“宣陵”的石牌坊由台北市財團法人王氏太原堂敬獻,“唐忠懿王陵”的石牌坊由台灣桃園王姓宗親會北區分會王金榮夫婦捐建。
今日登陵憑弔,遠望五虎山如案橫列,閩江水似帶飄逸,旗、鼓相向,高蓋前陳,氣勢十分,令人胸懷開闊,感慨萬千。站在王審知墓前極目遠望,福州城盡收眼底。今已成為那裡的名勝古迹之一。
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詳卿,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省)人。唐末,從其兄王潮隨王緒起兵。唐光啟元年(885年)入閩。唐光化元年(898年),任福州威武軍節度使。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封琅琊王。五代梁開平四年(910年),受封為閩王。據記載,王審知"為人儉約,好禮下士"。王審知治閩實行保境安民政策,整肅吏治,輕徭薄賦,省刑惜費,鼓勵墾荒,興修水利,建城池,辦學校,招納中原名士,積極經營海外貿易,為當時閩國的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民安居起了積極作用,被八閩人民尊崇為八閩人祖、開閩王。
位於今福州慶城寺的閩王祠,原來是王審知的故宅地,是後晉所修。從宋代到清代,歷朝郡守都加以供奉和修繕。廟內藏有王德政碑一通,是福建百姓請旨所立的。於兢撰文,王倜書。碑之銜名長達七十四字。碑文記述了王審知的家世及其治閩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對外貿易的情況,是研究五代十國歷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