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河南省澠池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仰韶大杏因澠池縣為仰韶文化發祥地而命名。澠池縣屬秦嶺余脈,為豫西丘陵山區,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其果形似雞蛋,俗稱雞蛋杏,果實成熟后,核肉分離,搖晃有響聲,又稱“響鈴杏”。因其個大、色澤鮮艷、皮薄肉厚、無筋、酸甜可口、營養價值高。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仰韶大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圖3 仰韶大杏外觀特點
圖3 仰韶大杏外觀特點
仰韶大杏(仰韶黃杏),果實為橢圓形,果皮與果肉橙黃色,陽面有紅暈,果形大,平均單果重70克,最大單果重110克。果肉厚1.3~1.8厘米,肉、核重量比值為1:0.44~0.48,肉質細韌,纖維少,酸甜適口,芳香濃郁,汁液豐富,製成的糖水杏、杏漿等均屬上品。制罐頭易操作,去皮性能良好,利用率高,成品質量好。鮮果和加工製品。

產地環境


圖4 仰韶黃杏(仰韶大杏)植株
圖4 仰韶黃杏(仰韶大杏)植株
仰韶大杏主要分佈在澠池縣境內的果園、天池、英豪、仰韶、段村5個鄉鎮,主產區在果園鄉。澠池縣屬秦嶺余脈,為豫西丘陵山區,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杏樹壽命長,華北、西北各地常見百年以上大樹,產量仍很高。經濟壽命亦很長,在40~50年間。杏對土壤、地勢的適應能力強,多種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在800~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長,在壤土、粘土、微酸性土、鹼性土上甚至在岩縫中都能生長。特殊的生物氣候條件和其他因素決定了該地的土壤養分含量高。

歷史溯源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因產於仰韶文化發祥地河南省澠池縣而得名,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分佈在澠池縣境內的果園、天池、英豪、仰韶、段村5個鄉鎮,澠池縣屬秦嶺余脈,為豫西丘陵山區,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特殊的生物氣候條件和其他因素決定了該地的土壤養分含量高,造就了仰韶大杏獨特的品質。

生產情況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截止到2010年,仰韶大杏種植面積1600多公頃,年產量750萬公斤,年產值達7500多萬元,1500多農戶走上了富裕路。

產品榮譽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
1985年和1986年河南省大杏鑒評中獲得金獎。
1990年又獲得國際食品博覽會銀獎。
2011年9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仰韶大杏”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仰韶大杏產地範圍為河南省澠池縣果園鄉、城關鎮、張村鎮英豪鎮洪陽鎮、天池鎮、仰韶鄉、陳村鄉仁村鄉、坡頭鄉、段村鄉、南村鄉12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仰韶大杏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澠池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仰韶大杏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圖2 澠池縣仰韶大杏採摘現場
圖2 澠池縣仰韶大杏採摘現場
一、品種。
雞徠蛋杏。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紅壤土和黃黏土,土層厚度≥50cm,有機質含量≥0.8%,土壤pH值6.05至7.00。
三、栽培管理。
⒈育苗:以山杏為砧木進行嫁接育苗。
⒉定植:在春季3至5月間進行栽植,栽植密度≤720株/公頃。
⒊肥水管理:以施用有機肥為主,每年施有機肥7.5噸/公頃至18噸/公頃。在採收前一個月內禁止灌水。
⒋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5月下旬至6月中旬果皮底色變為橙黃色,陽面著紅暈后開始採收。
五、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果實個大,底色為橙黃色,陽面有紅暈。肉質細膩,酸甜爽口,香味濃郁,汁多纖維少。
⒉理化指標:
項目要求
可溶性固形物/(%)≥11.5
單果重/(g)≥70
可食率/(%)≥90
可滴定酸/(%)1.15-1.75
⒊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