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箐鎮

水箐鎮

水箐鎮,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地處七星關區西北部。

1949年,屬四區八寨坪何官屯鄉;1994年,水箐鄉改水箐鎮。截至2020年6月,水箐鎮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水箐社區青龍組。截至2020年11月1日,水箐鎮常住人口為21442人。

2011年,水箐鎮財政總收入109.34萬元,比上年增長11.1%。農民人均純收入3621元,比上年增長15%。2018年,水箐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9個。

建置沿革


1949年,屬四區八寨坪何官屯鄉。
1950年,屬五區何官屯。
1952年,屬五區何官屯17村之一。
1954年,何官屯區的草菖莆田更名水箐鄉。
1959年,水箐管理區屬官屯公社。
1962年,水箐公社屬何官屯區15公社之一。
1965年,何官屯由14公社改建7公社,水箐公社仍屬何官屯區。
1982年,水箐公社改水箐鄉。
1984年,水箐鄉屬何官區。
1994年,水箐鄉改水箐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水箐鎮轄12個行政村:水箐、東風、大灣、中營、流水、黃連、燎原、星火、馬鞍、新地、梨樹、乾溝,下設10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水箐鎮轄3個社區、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水箐社區青龍組。
水箐鎮區劃詳情
水箐社區星火村新地村黃連村
東風社區馬鞍村燎原村乾溝村
大灣社區梨樹村流水村中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箐鎮地處七星關區西北部,東與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漁洞鎮毗鄰,南與野角鄉接壤,西與青場鎮接壤,北與雲南省黑樹鎮毗鄰,行政區域面積99.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水箐鎮境內地形全部被高山、溝壑分割,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830米。

氣候

水箐鎮年平均氣溫10.5℃,生長期年平均234.9天,無霜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降水量920毫米。

水文

水箐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最大的河流為大幹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東風村、流水村流入青場鎮鮑家河,流長約5千米。

自然災害

水箐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和雪凝。最嚴重的一次雪凝災害發生在2008年1月18日,境內12個村、109個組受雪凝災害影響,受災面積達78.3平方千米。旱災發生在2009年9月28日,境內12個村、109個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受災。受災人數達18000餘人、造成13170餘人,5000多頭大牲畜飲水困難。農作物受災面積約31500畝,成災面積達18000畝,絕收面積4500畝,烤煙受災面積達450畝。

自然資源

水箐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炭、鐵、鋅等,其中煤炭儲量2.0億噸,地質儲量1.8億噸。境內現有野生動物12種,有野生植物452種。耕地面積3.5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4.6萬畝,林地面積3.6萬畝。
2011年9月為止,水箐鎮屬石灰岩高中山丘陵窪地,境內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805.7米,北面最低海拔1587.5米,地勢高而平緩,多為丘陵窪地,是有名的高山冷涼地區,土壤以地帶性的鐵鋁質黃壤黃棕壤和灰色土為主,海拔1600米以下低洼處有馬錫泥土及岩泥土分佈。

人口


2011年末,水箐鎮總人口20078人。另有流動人口3421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7687人,佔88.1%;有苗、彝、回等6個少數民族,共2391人,佔11.9%。2011年,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15.4人。
截至2018年末,水箐鎮戶籍人口為32767人。
2021年6月25日,畢節市七星關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水箐鎮常住人口為21442人。

經濟


水箐鎮農業
2011年,水箐鎮完成農業總產值0.05億元。
水箐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7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08萬隻;牛飼養量1.1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家禽飼養量3.5萬羽,上市家禽1.2萬羽。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6萬畝,主要品種有核桃、板栗、梨子等。
水箐鎮工業
2011年,水箐鎮有採石場4個,打砂廠2家,磚廠2家;從業人員78人;營業收入430萬元。
水箐鎮金融業
2011年末,水箐鎮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28億元。

氣候條件

水箐鎮
水箐鎮
2011年9月為止,水箐鎮氣候溫涼濕潤,陰雨雲霧多,日照少,年均溫11至13.8℃,無霜期211天至252天,年降雨量990至1010毫米,山大坡陡,常現陰雨雲霧,雨量較充沛,暴雨較多,地表徑流量大,對農業生產影響極大。

作物說明

2011年9月為止,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馬鈴薯、大豆、蕎子。經濟作物有烤煙、天麻、核桃、茶葉等。境內有豐富的煤礦資源,但還沒有形成規模開採。

基礎設施建設


城鄉建設用地

2009年城鄉建設用地面積217.66公頃,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減少31.61公頃。減少原因是現狀零星居民點的歸併,調整到畢節市中心城區和中心村。2020年城鄉建設用地規模186.05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88%。

交通水利

2011年9月為止,遵循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保障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所需要的建設用地供給;重點保證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其他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296.90公頃內,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為217.85公頃,其中:城鎮工礦用地規模16.15公頃,水利交通用地78.09公頃。

工礦用地

2011年9月為止,獨立工礦用地區:是指獨立於城鎮村建設用地區之外,為工礦建設需要劃定的土地用途區。可划入工礦用地區的土地包括:獨立於城鎮、村鎮建設用地區以外、規劃期間不改變用途的採礦地及其它獨立建設用地,其中已划入其它土地用途區的除外;獨立於城鎮、村鎮建設用地區以外,規劃期間已列入規劃的採礦業發展用地;不宜在居民點內配置的其它建設用地。該用地區土地面積1.0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01%。該區土地直接為採礦和獨立建設生產服務。主要分佈在東風村、中營村、星火村、新地村。

社會事業


在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截止到2007年7月底,水箐鎮現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完小8所,另有在建完小兩所,全鎮有教師94人,另有代課教師(包括民辦教師)46人。全鎮現有衛生院一所,村級衛生室6個;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快,廣播人口覆蓋率86.2%,電視人口覆蓋率91%。在扶貧工作方面,2007年共有2057人得到農村“低保”救濟。
全鎮12個村已有11個村基本通了公路、照明電,但全鎮尚有9個村12500人、3000餘頭大牲畜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困難。尤其是乾溝村、馬鞍村、黃連村,群眾的生活用水往往要到幾里甚至十幾里的地方去取,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水箐鎮有小學10所,在校生3054人,專任教師1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1325人,專任教師6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6%,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5%。

科學技術

2011年末,水箐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人,管理類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22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水箐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農家書屋12個,藏書65234冊。2011年末,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安裝有線電視光纜2.5千米,有線電視用戶138戶。
2011年末,水箐鎮有體育場地11處,全民健身工程1處,體育健身器材21件,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羽毛球、拔河、象棋、乒乓球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水箐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室10個;病床40張。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8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5萬人,參合率54.8%。

社會保障

2011年,水箐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戶,人數5人,支出10200萬元,比上年增長0.3%,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0.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51人次,支出8.2萬元,比上年增長4.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62戶,人數3396人,支出253.5萬元,比上年增長0.6%,月人均62.2元,比上年增長0.4%;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4人,支出2.3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1人,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醫療救助152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24人次,共支出12.52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臨時救濟325人次,支出9.5萬元,比上年增長2.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25人,緊急轉移安置7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00畝,倒塌房屋2間,直接經濟損失21萬元,救災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0.3%。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5234元,捐贈物資折款12451元,接收捐贈衣被130件,使50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人,全年共幫助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水箐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3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82.5%;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0.5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4.5萬筆,征訂報紙1.5萬份、期刊0.8萬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用戶普及率75.3%;行動電話用戶1.8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89.5%。

民俗文化


非物質文化產業
水箐鎮加大力度保護非物質文化產業,傳承優良傳統,大力發展民族文化:如原生態苗族舞蹈、苗族歌曲、彝族舞蹈等。
苗族同胞原生態舞蹈
水箐鎮苗族同胞原生態舞蹈《四世同堂》備受歡迎,曾多次在地區、市比賽中獲得佳績。
苗族採花節
每年的端午節是水箐苗族同胞最期待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也是他們盛大的“採花節”。每到這一天,苗族同胞們就聚集在選定的山頭,通過唱苗族歌曲、跳舞、吹蘆笙、對山歌等形式歡度採花節。未婚的少男少女們在這個節日里以歌傳情、以舞示愛,找到自己心怡的伴侶。

旅遊資源


十畝杜鵑
水箐鎮
水箐鎮
水箐鎮十畝杜鵑位於水箐鎮西部的燎原村境內,每逢開花季節,近十畝杜鵑花成片開放,呈現一片祥和景象。該地氣候溫暖濕潤,屬低緯度的高原性中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區,日照充足,適應杜鵑花的生長開花。
兩岔河漂流
水箐鎮兩岔河漂流,風光秀麗、景色怡人。
新馬泰旅遊山
水箐鎮“新馬泰”旅遊山,因貫穿水箐鎮新地村、馬鞍村、星火村(泰山坡)而得名。“新馬泰”旅遊山平均海拔1850米,全長近10千米。

交通


水箐鎮境內有579鄉道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