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

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徠宋育仁(1857-1931),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被譽為四川歷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重慶維新運動倡導者。字芸子,晚年號道復,四川富順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檢討。

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著意考察西方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積極策劃維新大計,提倡民主共和。回國后,參加維新組織“強學會”,主講“中國自強之學”。甲午戰爭失利后,宋育仁計劃從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卻因慈禧太后阻攔而失敗。由於壯志難酬,他逐漸退出政治舞台。

民國二十年(1931)底,宋育仁因積勞成疾,病逝成都,終年74歲,弟子私謚“文康”。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宋育仁早喪父母,隨伯父讀書廣漢,18歲中秀才。光緒二年(1876),由張之洞創建的尊經書院在全省選拔優
宋育仁圖片
宋育仁圖片
生,成績優異的宋育仁成為首批一百多名入選者之一。時任書院山長王闓運主張“通經致用”,宋育仁深受影響,寫出《周禮十種》,后成為康有為新學偽經考》與《孔子改制考》的思想根基,他的才華受到光緒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及工部尚書潘祖蔭等人的賞識。由於尊經書院以重振蜀學為宗旨,造就了一批“蜀秀”英才,終成蜀中模範書院。其中,富順宋育仁、綿竹楊銳、井研廖平、名山吳之英同稱“尊經四傑”。四傑之中宋育仁、楊銳二人尤為突出,被山長王闓運喻為“宋玉、楊雄”。
光緒十二年(1886),在尊經書院期間中了舉人的宋育仁入京會試,順利通過會試和殿試,成為光緒十二年丙戌科的三甲第46名進士,因為在朝考中表現出色,被選入翰林院作庶吉士。光緒十三年(1887),三十而立的宋育仁寫成領風氣之先的《時務論》初稿,闡述變革主張,倡言向西方學習,提出“君民共治”,引得朝野耳目為之一新,因此被人們稱為“新學巨子”。維新思想名家陳幟評價他“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
光緒十五年(1889)春,宋育仁通過了三年一度的庶吉士畢業考試,正式留任翰林院檢討一職。同年,朝廷舉行光緒帝親政、加冠、婚慶三大禮,激發了維新派的政治想象與熱情。宋育仁獻洋洋二萬餘言的《三大禮賦》,光緒頗為賞識並命翁同龢引見,一時文名大顯。光緒十七年(1891),出任廣西學政,深感革新須重實際,遂撰《時務論外編》,專論外交,又撰《守御論》,提出大治軍旅以重邊防。

出使歐洲

189徠4年,宋育仁隨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在歐期間,宋育仁銳意考察和研究外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情況,接納社會名流,還經常出入英國議院、學校、工商各界,寫成《採風錄》4卷,介紹西方的政教、風俗,進一步闡釋和豐富了他的維新變法思想。

直攻日本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宋育仁正在倫敦,任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因公使龔照瑗回國述職,宋育仁暫時代其職務。
宋育仁上書清廷,指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在獲悉清軍平壤潰敗,黃海海戰失利后,宋育仁情急之下產生了一個大膽設想,希望能出奇兵反敗為勝。當下,他立即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密謀,購買英國賣與阿根廷、智利兩國的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亞水兵兩千人,組成水師一旅,託名澳大利亞商團,以保護商隊為名,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此打算看似異想天開,可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可行性。因為“澳大利亞為英國的屬地,西例商會本有自募水師保護商旅之權,中倭戰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頗為震動,商會發議,舉辦屬地水師一旅,以資保護,(英國候補議紳)庵潔華特暗聯議院同黨主行其議,而以此謀所購一旅駕名(假名)於澳洲商會所為,仍掛英旗出口,則局外無嫌,而蹤跡不露”(引自《借籌記》)。
謀既定之時,宋育仁等一面報請朝廷批准,一面又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張之洞等人聯繫,以取得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同時,宋育仁與美國退役海軍少將夾甫士、英國康敵克特銀行經理格林密爾等商定:由中國與康敵克特銀行立約借款二百萬英鎊、另戰款一百萬英鎊,以支付兵船購買費用。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其所購艦隻,備齊了槍彈武器,各級戰鬥人員,也已經募集妥善,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軍,準備交由前北洋水師提督琅威里率領。
這事眼看就要成功了,當時已是“炮械畢集”,整裝待發了。因時間緊,清廷還未通過正式渠道獲得他在歐洲的活動,而此時,公使龔照瑗已經返職。龔照瑗查知此事,遂以妄為生事電告清廷。因為清廷已打定和日本媾和的主意,李鴻章堅決反對宋育仁等人的做法,而慈禧也認為宋育仁“妄生事端”,立即下旨將購船募兵等事,一概作廢,同時電召宋育仁速速回國。

壯志難酬

1895年3月,清廷與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以海外募集水師奇襲日本的計劃胎死腹中。宋育仁因“潛師謀廢”,敗局已定,只能“撫贗私泣,望洋而嘆”,著實傷心了很久。在回國途中,他寫成了《借籌記》,詳詳細細地記了這事的經過,以表壯志未酬之情。
戰後清廷本打算對宋育仁作進一步的處理,但這一驚人壯舉,牽連、涉及的人物確實太多,有朝廷重臣,還涉及到外國人士。知曉此事的人們對他的遭遇更是深表同情,所以,朝廷處理這事也有所顧慮,沒再深究,只是收繳了他出使時所賞賜的二品頂戴,仍降回四品原職,回翰林院供職。

主持商務

1896年,到重慶主持四川商務礦務。設立商務局,興辦洋燭、煤油、煤礦、玻璃、白蠟、捲煙、藥材等公司,為四川紳商領袖。

不再參政

戊戌變法失敗、辛亥革命成功及後來的國是所歸,對主張維新變法、君主立憲的宋育仁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歷史演變。血與火,不是他嚮往的未來。血灑京城的“戊戌六君子”中,四川人楊銳、劉光第是他的同道和好友,後者還是他的富順同鄉。他的悲痛難與人道。他逐漸退出政治舞台,成為成都頗有名望的“五老七賢”之一。
1914年,宋育仁赴京任國史館纂修並主持館務;
1917年,任四川國學學校校長;
1920年,任四川國學會會長;
1921年,任四川通志局總纂。

晚年歲月

宋育仁晚年照片(自貢市地方志辦公室供圖)
宋育仁晚年隱居成都東郊獅子山“東山草堂”內一心修志著書,不問世事,編撰完成了《四川通志》初稿與《富順縣誌》。
宋育仁逝世於1931年12月5日,葬於“東山草堂”對面竹林之中。此前他自印《借籌記》若干,臨終時囑託將此書贈予前來弔唁之人。

主要成就


1897年,宋育仁創辦了重慶歷史上第一家愛國雜誌《渝報》,也是中國資產階級最早創辦的白話報紙之一,樹起了維新宣傳的旗幟,興起了四川、重慶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宋育仁著有《時務論》、《採風記》等著作。其墓在成都市錦江區幸福梅林,有其故居東山草堂。

個人作品


作者作品名稱
宋育仁《時務論》
宋育仁《採風記》

後世紀念


2006年三聖鄉政府在今“幸福梅林”一帶擇地重修“東山草堂”,並立宋育仁石刻像,為這個著名休閑之處增添了歷史文化氛圍。
2008年9月“東山草堂”毀於雷擊引起的大火,所幸墓亭無恙。

人物評價


劉菊素、黃宗凱:此事已過去一百多年,關於甲午戰爭的史書於此事又大都沒有記載,所以差不多已被遺忘。在宋育仁先生誕辰150年即將到來之際,希望有更多的人知曉其借籌之事,並使其得到告慰。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2018年,由自貢市文化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的電影《赤血倫敦1894》正式拍攝。這部影片講述了“四川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宋育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