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廈門大學主管的科研機構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XMU)是廈門大學主管的科研機構,為教育部和福建省共建單位,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國家高端智庫培育單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前身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成立於1980年7月9日。2004年2月19日,經廈門大學批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改製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設6個研究所,6個跨學科研究機構,有國家級“2011計劃”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有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祖國大陸對台方針政策出現重大轉變,中央有關部門開始考慮籌設專門從事台灣研究的學術機構。經過了解,廈門大學已有十幾位教授已經或正在從事台灣研究,因此決定在廈門大學設立台灣研究所。
1980年7月9日,經過中央對台領導小組組長鄧穎超、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項南、教育部長蔣南翔等領導的批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
1981年,台灣研究所開始招收台灣歷史、台灣經濟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1983年,創辦《台灣研究集刊》,是中國大陸第一份專門研究台灣的學術刊物。
1985年,由台灣研究所所牽頭成立了“廈門台灣學會”,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專門研究台灣的民間學術機構。
新辦公大樓建設
1997年,台灣研究所的台灣研究項目被列為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建設學科。
兩岸協創中心成立
2004年2月19日,經廈門大學批准,台灣研究所改製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同年11月,研究院入選國家“985”工程二期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2014年,由廈門大學牽頭且以台灣研究院為核心力量成立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級“2011計劃”。
2017年9月,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培育單位,並成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庫聯盟單位。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有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有福建省哲學社科學術諮詢專家2人,福建省第六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1人。
福建省哲學社科學術諮詢專家:劉國深、李非
福建省第六屆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唐永紅
國家級“2011計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別研究培育基地: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
研究所:政治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歷史研究所、文學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所
跨學科研究機構:民進黨研究中心、兩岸青年研究中心、大數據與民調研究中心、涉台外交研究中心(籌)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文獻信息中心入藏的圖書以台版為主,有館藏台版圖書近5萬冊,其中外文圖書6千餘冊;200多種過刊裝訂本1.6萬冊、20多種往年報紙裝訂本0.9萬冊。每年訂購台灣地區出版的圖書近千冊,期刊120多種,報紙5種。有聯合百科系列資料庫4種、漢珍數位台灣研究系列14種、台港澳資源檢索系統(期刊1700多種,全文近50萬篇,學位論文近10萬篇,每年更新)、台灣研究基礎資料庫(台灣統計數據、選舉數據)、《台灣研究集刊》檢索光碟等電子資源20餘種。
《台灣研究集刊》
2018年,研究院唐樺副教授申報的項目《常住大陸台胞群體的社會融入問題與對策研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立項,張寶蓉教授申報的項目《兩岸青年交流中的群際接觸與融合發展問題研究》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立項,陳超助理教授申報的項目《台灣青年在大陸社會融入狀況研究》獲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青年基金項目立項。
相關出版專著 | ||
---|---|---|
著作 | 出版社 | 出版年 |
台灣歷史故事(反侵略篇)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0.11 |
台灣經濟問題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1.6 |
先王實錄校注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1.12 |
台灣地方史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2.8 |
鄭成功收復台灣史料選編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2.3 |
台灣鄭成功研究論文集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2.6 |
台灣懷鄉思親詩詞選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2 |
康熙統一台灣檔案史料選輯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3.3 |
台灣外紀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3.8 |
台灣中篇小說選(第一、二集)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4.8 |
台灣作家創作談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85.5 |
台灣省經濟關係研究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5.10 |
鄭成功檔案史料選輯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5.6 |
台灣特產風味指南 | 福建科技出版社 | 1985.7 |
蔣毓英台灣府志校注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85.11 |
清代台灣史研究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86.4 |
台灣當代大學生散文選 | 中國青年出版社 | 1986.6 |
台灣新文學概觀(上下冊) | 鷺江出版社 | 上冊1986.7下冊1991.7 |
近代台灣地方對外貿易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6.8 |
台灣電影劇本選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1986 |
台灣中篇小說選(第三集)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87.3 |
台灣中學生作文編評(高中版)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1987.6 |
台灣中學生作文編評(初中版)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1987.6 |
鄭成功滿文檔案史料選譯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7.9 |
台灣當代小說藝術採光 | 鷺江出版社 | 1987.11 |
台灣大學生詩選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88.3 |
台灣大學生小說選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88.4 |
今日台灣100問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8.5 |
紅塵劫——台灣中篇小說選之四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88.8 |
隔海說文——台灣當代散文十家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88.12 |
台灣電影史話 | 中國電影出版社 | 1988.12 |
戰後台灣經濟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989.8 |
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9.8 |
海峽兩岸用語差異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9.11 |
台灣長篇小說創作論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90.6 |
《台灣通史》辨誤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90.4 |
台灣研究十年 | 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7 | |
海峽兩岸首次台灣史學術交流論文集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0.7 |
戰後台灣四十年 | 光明日報出版社 | 1990.7 |
台灣百部小說大展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90.7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辭典·台灣省 | 商務印書館 | 1990.5 |
戰後台灣經濟分析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0.5 |
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0.10 |
大陸與台灣的歷史淵源 | 文匯出版社 | 1991.3 |
台灣政治機構概覽 | 武漢出版社 | 1991.9 |
台灣文學史(上下卷)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上卷1991.5下卷1993.1 |
台灣幽默散文選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1991 |
戰後台灣金融 | 鷺江出版社 | 1992.2 |
李萬居評傳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2.8 |
戰後台灣經濟發展史 | 鷺江出版社 | 1992.10 |
台灣女作家愛情散文選 | 百花文藝出版社 | 1992.10 |
戰後台灣財政 | 鷺江出版社 | 1992.11 |
戰後台灣企業集團 | 鷺江出版社 | 1992.12 |
台胞探親旅遊用語手冊 | 四川辭書出版社 | 1992.7 |
戰後台灣交通經濟 | 鷺江出版社 | 1993.10 |
海峽兩岸經貿關係 | 對外貿易教育出版社 | 1993.12 |
台灣民間信仰 | 鷺江出版社 | 1993.12 |
台灣電視發展史 | 海風出版社 | 1994.7 |
台灣當代散文綜論 | 海峽文藝出版社 | 1994.10 |
台灣經濟現代化模式 | 鷺江出版社 | 1995.3 |
中國自然資源叢書·台灣卷 |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1995.6 |
台灣歷史綱要 | 九洲圖書出版社 | 1996.4 |
台灣女性散文選 | 廣東花城出版社 | 1996.4 |
媽祖與中國的民間信仰 | 日本東京平河出版社 | 1996.8 |
戰後台灣農業 | 鷺江出版社 | 1996.8 |
彼岸的繆斯——台灣詩歌論 |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 1996.12 |
台港幽默散文精品鑒賞 | 河南文藝出版社 | 1996.12 |
台灣農業發展概論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7.9 |
閩台文化交融史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1997.11 |
台灣兩才女——李昂、施叔青小說精粹 | 廣東花城出版社 | 1997.11 |
台灣兩才女——施叔青、李昂散文精粹 | 廣東花城出版社 | 1997.11 |
簡明台灣史 | 九洲圖書出版社 | 1998.1 |
台港澳文學作品精選(小說卷) | 廣東高教出版社 | 1998.10 |
台港澳文學作品精選(詩歌散文卷) | 廣東高教出版社 | 1998.10 |
《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 | 九洲圖書出版社 | 1999.3 |
台灣歷史與兩岸關係 | 台海出版社 | 1999.6 |
祖國的寶島台灣(中學讀本) | 鷺江出版社 | 1999.6 |
近二十年台灣文學流脈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1999.8 |
陸島網路——台灣海港的興起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1999.12 |
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 | 台海出版社 | 2000.3 |
台灣研究論文集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0.6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問題研究 | 九州出版社 | 2000.7 |
鄭成功歷史研究 | 九州出版社 | 2000.8 |
台灣海疆史研究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1.3 |
台灣社會經濟史研究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1.3 |
戰後美台經濟關係概論 | 九州出版社 | 2001.6 |
震懾“台獨” | 華文出版社 | 2001.9 |
當代台灣政治分析 | 九州出版社 | 2002.6 |
21世紀初期海峽兩岸經濟關係走向與對策 | 九州出版社 | 2002.10 |
火中龍吟:余光中評傳 | 花城出版社 | 2002.5 |
台灣新聞事業史 | 中國時政經濟出版社 | 2002.9 |
台灣志略 | 九州出版社 | 2003.3 |
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2003.7 |
加入WTO與兩岸經貿發展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3.8 |
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 | 九州出版社 | 2003.8 |
觀察台灣 | 華藝出版社 | 2003.9 |
經濟全球化、WTO與中國特殊經濟區再發展 | 廈門大學出版社 | 2003.9 |
資料來源: |
《台灣研究集刊》主要發表關於台灣問題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灣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學、宗教、社會、教育以及兩岸關係等方面的論文、書刊評介、學術綜述等,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網、萬方資料庫等全文資料庫。
在影響因子方面,《台灣研究集刊》排在港澳台問題類刊物的第一位。從2010年第1期起,《台灣研究集刊》正式從季刊改為雙月刊。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有二級學科博士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峰學科1個。
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峰學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二級學科博士點:區域經濟學、經濟法學、台灣研究、政治學理論、國際關係、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史
二級學科碩士點: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國際關係、區域經濟學、專門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現當代文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台灣研究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共招收博碩士研究生約600人,其中台灣學生50多人。截至2017年6月,畢業博士研究生53名,碩士研究生216名。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院官網信息顯示,研究院共有120多人次赴美、日、歐等國家或地區進行講學、短期研究和參加研討會,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里蘭大學、首爾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柏林洪堡大學、東京大學,以及布魯金斯學會、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蘭德公司、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史汀生中心、美國進步中心、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院、韓國統一研究院等國際知名高校和智庫建立起學術交流關係,在台北、台中、高雄、金門設立四個駐點研究室。
• 院徽
院徽
院徽主體是由大寫英文字母“TW”構成的“翻開的書本”,契合本院從事台灣研究、教書育人的內涵。
書頁圖案為大陸和台灣的輪廓,意為“兩岸一家”,中間的圓點即為本院所在地廈門。
“GIfTS”為研究院英文名稱的縮寫;外圈為研究院院名的中英文表述。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曾坤瑜 |
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 李鵬 |
黨委副書記 | 陳文 |
副院長 | 彭莉 |
副院長兼黨委委員 | 張羽、張文生 |
黨委委員兼工會主席 | 葉宏明 |
黨委委員 | 王華 |
任期 | 職務及姓名 |
1980年7月 — 1984年12月 1984年12月 — 1987年3月 1987年3月 — 1996年4月 1996年4月 — 2001年11月 2001年12月 — 2004年3月 2004年3月 - 2012年11月 2012年11月-2017年11月 | 所長:陳碧笙、袁鎮岳,黨支部書記:朱天順 所長:朱天順、陳在正,黨支部書記:蘇淑瓊 韓清海 所長:陳孔立,黨支部書記:韓清海 所長:范希周,黨支部書記:何天華 所長:劉國深,黨支部書記:何天華 院長:劉國深,黨總支書記:游澤民 院長:劉國深,黨委書記:曾坤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