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根

沈保根

沈保根院士:磁性材料專家。1952年9月生,浙江省平湖市人。1976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現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中心副主任、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項目副首席專家,並任中國電子學會應用磁學分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磁學分會秘書長;《物理學報》等6本雜誌的編委。

簡介


長期從事磁性物理學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開展了非晶態合金的磁性和輸運性質研究,解釋了金屬-金屬基非晶態合金中磁性和電性的反常現象;研究了稀土-鐵基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合成出多種新型納米晶稀土永磁材料,揭示了它們的矯頑力機理;研究了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晶體結構、相變、磁性和磁熱效應,發現了多種新型大磁熱效應材料,闡明了一級相變體系中磁熱效應的物理機制。
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6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獲第三屆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和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物理獎等多項獎勵,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主要貢獻


長期從事磁性物理學和磁性材料的研究工作。開展了非晶態合金的磁性和輸運性質研究,解釋了金屬-金屬基非晶態合金中磁性和電性的反常現象;研究了稀土-鐵基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合成出多種新型納米晶稀土永磁材料,揭示了它們的矯頑力機理;研究了稀土-過渡族化合物的晶體結構、相變、磁性和磁熱效應,發現了多種新型大磁熱效應材料,闡明了一級相變體系中磁熱效應的物理機制。培養博士研究生12名、碩士研究生2名和博士后3名。

個人榮譽


1995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996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獲第三屆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和中國物理學會葉企孫物理獎等多項獎勵,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