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泉

張宜泉

張宜泉(1720—1770),清內務府漢軍旗。著有《春柳堂詩稿》,現存最早者為光緒年間刊本,由其嫡孫張介卿付梓,對於曹學研究價值極大。其“先世曾累受國恩”,后家族敗落。張宜泉遭際坎坷,他十三歲即喪父,有“緬想孤兒曰,悲含舞勺時”之句,后又喪母。他寫有《分居嘆》,言“嫂兄悕棄弟”,“亡家剩一身”,為兄嫂不容。他自己則是“縱飲原多故,拈毫只苦呤”。他在詩稿自序中感嘆:“家門不幸,書劍飄零,三十年來,百無一就。”他慨嘆“亡家剩一身”,“吐氣在何年”?終身不得志,晚年靠教私塾維持生計。

人物關係


生平


張宜泉的家世亦尚待考定,而他本人的遭際則頗坎坷。他十三歲即喪父,有“緬想孤兒日,悲含舞勺時”(註:引詩均見《春柳堂詩稿》。)之句,后又喪母,長兄比他大十五歲。從《春柳堂詩稿》中看,他似是曾落弟,后以授館課童謀生。生有一子二女(註:張宜泉詩集未按年編排,在《哭子女並喪》之後又有《喜生子》詩,據前詩題,似后又生子。),“因出痘,僅存一焉”。他本人的家境也頗凄涼。

詩摘


懷曹芹溪
似歷三秋闊,同君一別時。
懷人空有夢,見面尚無期。
掃徑張筵久,封書畀雁遲。
何當常聚會,促膝話新詩。
題芹溪居士
愛將筆墨逞風流,廬結西郊別樣幽。
門外山川供繪畫,堂前花鳥入吟嘔。
羹調未羨青蓮寵,苑召難忘立本羞。
借問古來誰得似,野心應被白雲留。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廢寺》原韻
君詩曾未等閑吟,破剎今游寄興深。
碑暗定知含雨色,牆墤可見補雲陰。
蟬鳴荒徑遙相喚,蛩唱空廚近自尋。
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誰曳杖過煙林。
傷芹溪居士
謝草池邊曉露香,懷人不見淚成行。
北風圖冷魂難返,白雪歌殘夢正長。
琴裹壞囊聲漠漠,劍橫破匣影釯釯。
多情再問藏修地,翠疊空山晚照涼。

相關


因其人與曹雪芹的親密關係,對張宜泉的研究有助於紅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