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二馬路小學

1987年創立於廣州的公立小學

八旗二馬路小學位於廣州市珠江北岸,學校現有佔地面積為132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19.65平方米,共有16個教學班,全校613名學生,教職工43人。生均佔地2.16平方米,生均活動場地不足0.8平方米,早操要排在操場、走廊和校門人行道上,分兩批進行;教學樓周圍與民房毗鄰相接,光線不足。曾是東山區校園小、生源差、設備弱的“第三世界”。大部分學生的家長是流動小販、個體戶、無業人員,文化素質不高,增大了教育的難度。2010學年,根據區域布局的安排,八旗二馬路小學與北京南小學兩校合併,並延用八旗二馬路小學的校名。合併后,學校教師隊伍壯大了,全校有高級教師44名,一級教師20名,曾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的有8名,越秀教壇新秀的有3名。學生人數接近900人,分為24個教學班。

教育模式


八十年代中後期,面對教育的改革洪流,為了對國家負責,對學生負責,讓孩子在學校度過幸福的童年,奠定良好的素質教育基礎,八旗上下面對挑戰,迎難而上,銳意改革,積極進取,因地制宜。在對校情、教情、學情的綜合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以1987年廣州市教育局提出的“減輕負擔,生動活潑、全面發展”的小學整體改革總目標為嚮導,經過多方面的諮詢和論證,決定實施愉快教育。在改革的策略上則從“優化學生一天生活”入手,操作上做到“早上朝氣蓬勃,課內生動活潑,課間輕歌曼舞,課外多姿多彩,晚上自主自理”,淡化學生不喜愛學校生活的厭學情緒,培育學生喜愛學校生活的樂學情緒,由此帶動學校教育系統的重構,建立小學愉快教育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校教育的整體優化。
實踐表明,愉快教育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體現了小學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有助於克服小學教育中長期存在的種種弊端,消除學校教育的負面效應,強化學校教育的功能和效能,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是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模式。我校精心構建的愉快教育模式,被譽為廣州市小學整體改革浪潮湧現的一簇浪花,是東山區小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綻開的一朵奇葩。

歷史


八旗二馬路小學
八旗二馬路小學
從1987年實施愉快教育至今,已有27個年頭,這期間,八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0年5月,學校原校長林錦波應國家教委的邀請赴京參加“愉快教育彙報會”后,八旗被指定為全國首批七所開展“愉快教育實驗”學校之一,從此,正式加入了全國研究和實施愉快教育學校的行列,並先後在1993年11月15日—11月18日,2000年2月1日—2月4日,舉辦了兩屆全國愉快教育研討現場會,並在大會上介紹經驗,得到國家教委及全國教育專家、同行的好評。
1995年,由於有多位教師獲省、市、區級論文獎,上出多節優質課,許多學生獲得多項獎勵,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厚實的軟體得到上級的肯定。同年11月,學校被光榮評為東山區第一批廣州市一級學校,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薄弱面貌,贏來社會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愉快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具有奉獻精神的敬業、樂教、善教的教師隊伍。
自1998年以來,全校教師中有一人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兩人被評為南粵教壇新秀,兩人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兩名被評為市級優秀輔導員。目前,我校有區級學科帶頭骨幹教師 1人,東教新星3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人數佔69.8%,中共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共14人,佔30.2%。學校已集結出版的論文集、專刊共8本,分別是《八旗小星星》1、2冊、《愉快教育的回顧》 、《愉快教育實踐錄》 、《愉快教育模式論》、《愉快教育集萃》及《教育導刊》的 1996年12期和2001年的12期,其中《愉快教育模式論》獲1999年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由我校負責撰寫的十餘萬字的有關文章已收入《愉快教育在中國》叢書,正在緊張的印刷出版中。
2000年2月,乘著全國第八屆愉快教育研討會在廣州市東山區召開的東風,區教育局的有關領導積極倡導:八旗的愉快教育要做到“牆內開花牆內香”。基於兄弟學校的熱情和積極性,我們經過反覆考慮,終於鼓起勇氣,勇敢地擔當起“領頭雁”的重任。當年,是以志願兵的形式組合成一個團體,以八旗為核心,逐步帶動起區內十五間小學共同開展愉快教育,並在局領導和有關部門關懷下。
2001年正式成立了東山區愉快教育學會。16校真誠團結,攜手合作,資源共享。每學年都認真討論、設計切合實際的合作計劃,兩年來,十六校實驗開展得紅紅火火,頗有成效。小小的八旗為東山區教育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