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素質教育的結果 展開

素質教育

教育模式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為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

基本含義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新世紀初,知識經濟已見端倪,世界範圍內的科技競爭、經濟競爭,尤其是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教育在綜合國力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承擔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江澤民說:“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現行教育在體制、結構、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都與培養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創新人才有較大差距。教育實際也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甚至校長仍然認為素質教育不好具體操作,難落實,於是工作仍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擺形式上;受“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許多學校還存在著片面追求升學率,課業負擔過重,只重視智育,而忽視其他方面教育的問題;影響著少年兒童的全面發展。為此,加強對素質教育思想的認識,是擺在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艱巨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是一個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礎階段,一般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指對年輕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質教育,為他們未來做人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我國基礎教育,一種屬於義務教育,指小學、初中階級的教育;另一種屬於非義務教育,指高中階段的教育,它是基礎教育的最後階級。
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
1. 素質教育是一種著眼於發展、著力於打基礎的教育,其根本任務是為每一個學生今後的發展和成長奠定堅實而穩固的基礎。這裡的“基礎”內涵十分豐富,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審美素質在內的廣泛而全面的基礎。
2. 人的素質是一種“以先天稟賦為基礎,在教育和環境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要素的總和”。而素質教育憑藉著人類歷史上積累起來的優秀文化成果來形成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必然要求教育的目標、內容、方式等相對保持穩定。
3. 人的素質既有相對穩定性,也有時代性。因而要求學校教育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根據時代發展和社會需要,適當吸納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調整、充實和完善教育目的、內容和方法,以適應現代社會和未來世界多方面的挑戰。因為素質教育較好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因此,素質教育是一種高層次的基礎教育。
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使基礎教育返璞歸真,重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基礎教育。長期以來,基礎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嚴重干擾下,已異化為“應試教育”。這種異化使基礎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徵逐步被扭曲,背離了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育、教學秩序和規範,導致了學生素質的片面發展或畸形發展。因此,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移是歷史賦予的重任。而轉移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基礎教育回歸自身、重新定位、尋求自身本質屬性和基本特徵的過程。

主要方面


1. 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能力的本質是創造性。創造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創造性是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創造能力培養特別應貫穿於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始終,從小培養敢於創新的思想和創新思維的能力;中國的“應試教育”已經嚴重束縛了一代人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揮,影響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
2. 自學能力的培養
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量劇增。而在中學階段,只能選取最基礎、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自學能力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的基礎上,不斷獨立獲取新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的保障。
3. 社會公德教育
社會公德是人類社會都應該遵循的人與人相處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每一個人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必須學會遵守社會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進化和成熟,從為生存而生存、自私、野蠻的動物本性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社會公德主要可概括為五個方面:
文明禮貌、敬老愛幼。文明禮貌、敬老愛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護環境、講究衛生。保護環境、講究衛生是為人類當前生存和子孫後代生存的道德。
遵紀守法、勤懇敬業。遵紀守法、勤懇敬業是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貢獻。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層次的貢獻。
誠實守信、正直向上。誠實守信、正直向上是為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的貢獻。
4. 世界觀教育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學的世界觀必須在不斷學習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5. 人生觀教育
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以天下為已任,從全人類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出發,不斷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全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為最高目標,是科學的人生觀。
6. 勞動觀念教育
人要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生存、生活質量,為人類的持續發展而勞動。人必須成為社會生產力、成為勞動力,才能創造財富。
7. 終生學習教育
21世紀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紀,也是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不可能在學校學好今後走上社會所需的一切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必須在生產實踐中根據需要不斷學習、充實、完善。因此,每個人還必須把培養自己不斷學習、善於學習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現代人必須終生學習。
8. 審美觀念與能力的培養
在中學教學中加強學科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對各學科的愛好,啟發他們學習的最佳動機,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以此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而審美能力也是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永久性記憶、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

本質


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層次上對素質教育概念的一種規定,這一規定把素質教育與其他種種不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區分開來。
例如,它明確地區分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

分類


按素質教育的實現範圍來分,中國素質教育主要分為個人、社會、國家三個層面。

個人素質教育

個人素質教育同盟標誌
個人素質教育同盟標誌
個人素質教育是指學生個人在應試教育環境下通過改進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素質教育。而這種學習方式就被稱為個人素質教育的學習方式。個人素質教育的準確定義是:
1.學生個人在應試教育環境下盡全力實踐素質教育要求形成的一種先進的學習方式
身處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學生並不是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無能為力,憑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他們仍然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改進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實現“自己的”素質教育。
2.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結合體
由於學生不可避免地身處應試環境,素質教育的實現是不可能十分徹底的,所以個人素質教育必定會含有應試教育的某些因素。比如雖然以提升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但以取得高分為首要目的等等。
3.大多數優秀學生的經驗總結
由於應試教育的片面性、狹隘性和低效性,天分並不十分突出的應試教育學習方式實踐者往往苦學無效,很難取得十分優異的成績。大多數優秀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去除先天因素外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實踐了一種兼顧分數與能力,博採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兩家之長的先進的學習方式,即個人素質教育學習方式。
個人素質教育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過渡的中介。其原因是:廣度上,一個人的素質教育是全體學生實現按素質教育的前提;深度上,實現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混合學習方式是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素質教育的基礎。

社會素質教育

社會素質教育是指在一定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實現的素質教育。這種素質教育模式跨出了一個人的個人素質教育範疇,首次在集體範圍內實現了素質教育;跨出了學習方式範疇,首次涉及了教育教學模式領域。目前,這種模式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學校素質教育和地區素質教育。在政策限制、教育發達地區(一線城市)和升學壓力相對較小的學校(比如小學、初中),這種形式成為素質教育的主要實現形式。

國家素質教育

指的是在全國範圍內以憲法、法律和地方行政法規為法律基礎,擁有完善體制機制保障的完全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實現國家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

機制


約束機制

素質教育的約束包括法規約束、組織約束和文化約束等形式。就法規約束和組織約束而言,也可以分為四個環節。
①決策環節,這是對約束的方向、內容、力度等作出決定的過程。例如國家教育部發出《關於在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2000年1月3日),規定的若干個“不得”,同時規定:“對加重學生負擔的違紀事件,一經核實,必須嚴肅處理,對有關責任人要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也分別制定了《約法三章》《十不準》等規範性文件,包括對違反行為的懲罰規定。這些都是建立在調查研究基礎上的正確決策。
②實施環節,這是落實約束手段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也是約束與反約束的矛盾、衝突過程,既需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認真細緻的工作作風,也需要執行者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執法必嚴的氣勢,以利於維護決策權威,保證其真正落實。據報道,為解決拖欠教師工資問題,山西省長治市建立了責任追究制度,凡是教師工資不能兌現的地方,首先追究“一把手”的責任,凡教師工資發放不了的,縣(區)書記、縣(區)長和機關幹部的工資一律停發。僅僅40天後,全市5293名教師工資全部得到解決。
③監控環節。這是指決策機構對實施環節和約束對象進行監督、核察和調控的過程,也是對越軌行為施以懲罰的過程。
④反饋環節。有關的約束決策是否正確,約束是否收到預期效果,整個約束過程能否良性運轉,對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反饋環節獲得確切信息,以便對決策、實施、監控等環節作進一步調整。

保障機制

素質教育運行的保障機制,是指為素質教育運行提供必備的基條件。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一切具體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條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素質教的保障機制,就是提供保證素質教育正常運行所需的基本條件。
素質教育保障機制主要包括兩個環節。首先,要保證學校經費和設施達到規定的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簡稱“三個增長”)。總的形勢不容樂觀。至今不少學校,特別是老少邊山地區的學校辦學條件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筆”的階段,一些學校甚至連粉筆也要限量供應。學校應該具備的教學儀器、圖書資料、運動場地和器材等,幾乎是一無所有。不少學校教師工資常遭拖欠、剋扣,進修、培訓的經費更是無從談起。學生生活單調,視野狹窄,孤陋寡聞,哪裡談得上提高和全面發展?其次,要儘快有效地改造薄弱學校,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薄弱學校,主要是指辦學條件差、辦學水平差、教學質量差、社會聲譽差的學校。近些年來,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家長對子女的前途也越來越關心、重視。在愈刮愈烈地“擇校風”中,條件好的學校人滿為患,而薄弱學校則難以為繼,師生在精神上受到創傷,信心削弱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這些現象不利於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於維護公民教育和學習權利的平等,更不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動力機制

社會需要是素質教育運行的動力源。提高人的素質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發展的需要;既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是個人自我完善的主觀需要;既是個人的需要,又是社會、國家以及整個人類持續發展的需要。就一個地區而言,提高人的素質,能有效地促進社區居民素質的提高,滿足社區發展各種需求,符合包括學生及其家長在內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這是實施素質教育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可以說,實施素質教育的動力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十分現實的,關鍵是素質教育的價值尚未被充分揭示,少數學校和家長誤認為實施素質教育會損害自己的利益而產生某種抵觸情緒,因而,建立素質教育的動力機制,首先就是要將阻力變為動力。
素質教育動力機制主要包括三個環節。①動力源開發環節,即激發人們對素質發展的內在需求,特別是引導人們將單純的片面的文憑需求變為著重對素質的追求。②動力轉化環節,將對優良素質的需要這一潛在形態的動力轉化為追求優良素質的現實動力,轉化為參與素質教育的實際行動。⑧動力反饋環節,指整個動力機制輸出結果對動力機制運行產生影響的過程,通過反饋,動力主體可以獲得有關信息,從而對自身動力的方向、強度、持久性等做相應調整。

激勵機制

素質教育激勵機制是一種引導過程。它包括四個環節。
1.導向環節。
《決定》頒布之前,人們對素質、素質教育等基本概念缺乏統一的認識,因而一度各地各學校只是依據各自對素質教育的理解,自發地進行相對無序的實踐探索。《決定》的頒布,為素質教育的若干基本問題形成統一認識提供了政策性依據,為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應當把各地、各學校的思想認識和具體行動統一到《決定》上來。地方政府要把“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總體目標具體化為提高本地區居民素質、提高地區綜合實力、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使這一目標作為一面旗幟,充分發揮其凝聚、感召、整合、激勵等作用。借用柳斌同志的話說,就是“應該把素質教育的旗幟舉得高高的,把素質教育的輿論造得濃濃的,把素質教育的勁頭鼓得足足的,要理直氣壯地抓素質教育。”
2.檢測環節,亦即評價環節。
根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素質教育目標、準則、制度等,對實施素質教育的機構和人員進行檢測、評價。包括硬評價和軟評價兩種,前者指政府部門(包括教育督導機關)按照既定的有關條例,對下級政府和學校以及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官、教育基地、社區教育委員會等實施素質教育的機構和工作人員實施素質教育的情況,進行全面或某一方面的系統檢查、評價,帶有權威性。後者指社會輿論對學校及教師工作的評價,包括媒體對學校和教師工作的報道、家長和社會人士的有關評論等。
3.分配環節。
根據評價結果按一定程序將社會資源分配給有關單位和個人。社會資源分配包括物質性的,如增加工資、頒布獎金獎品等,也包括精神性的,如授予榮譽稱號、晉陞職務職稱、頒發獎章獎狀等。
4.反饋環節。
反饋環節應特別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分配結果與評價結果是否一致,二是獲得較少社會資源的那部分單位和個人,如何調整自己的觀念和行為。應當根據需要不斷地對激勵標準、手段和過程進行及時調節,使之更加合理公正,更加健全完善,更能使獲得激勵的那部分單位和個人成為其他單位和個人學習的榜樣,使政府對素質教育的提倡變得具體形象,容易為公眾廣泛接受,從而擴散到整個社會。

基本特點


全體性

所謂“全體性”,廣義地說,是指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任何一名社會成員,均必須通過正規或非正規的途徑接受一定時限、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狹義地看,素質教育的“全體性”,是指為全體適齡兒童開放接受正規基礎教育的大門。換言之,素質教育不要求也不允許對入學的兒童按照某種標準(例如種族、民族、性別、膚色、語言、社會和經濟地位等差異)進行篩選。“全體性”是素質教育最本質的規定、最根本的要求,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上什麼素質教育。為什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把素質教育與實施義務教育聯繫在一起,其原因就在於義務教育從立法上保證了教育機會的均等化與受教育權利的公平性。
堅持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其主要定義在於:第一,保證使接受教育成為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接受教育是每一個兒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權利。第二,保證使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絕新文盲的產生,中小學教育應為提高全體人民的基本素質服務,推進國家經濟發展與民主建設。第三,為貫徹社會主義“機會均等”原則,為每個人的繼續發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條件。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未來的合格公民奠定素養基礎。

基礎性

所謂“基礎性”是相對於專業(職業)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質教育向兒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質”而不是職業素質或專業素質,是讓學生擁有“一般學識”(general learning)而不是成為某一專門領域的“小專家”或某一勞動職業的“小行家”。
堅持素質教育的“基礎性”其主要意義在於:第一,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基本素質,才有可能實現向較高層次的素質或專業素質的“遷移”。基礎教育以發展和完善人的基本素質為宗旨,因而不少人指出基礎教育的本質就是素質教育。第二,人類蘊含著極大的發展自由度,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強;反之亦然。教育是塑造、培育人的事業,如果在基礎教育中充斥了定向的、專門化的訓練,而不是著眼於把普通的基礎打紮實,那就等於抑長取短,將非特化功能倒退為特化功能,縮小了發展的自由度、窒息了人的可塑性。第三,從教育控制論的意義上講,教育是一種人為的、優化的控制過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預定目標持續發展。但如果把基礎教育局限於職業的、定向的訓練,就會使本來應得到擴大發展的可能性空間過早地停滯、萎縮,這豈不是同教育(優化控制)一詞的本義背道而馳嗎?
楊江南在《教學反思:高分與素質並重的學習方法》一書中也認為:“教育不可能教給學生一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成功教育的根本,基本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唯一正確的出發點。”那麼素質教育要培養什麼核心素質呢?楊江南從人的意識結構與社會需要出發歸納出了四大基本素質:
1.深入現實與了解實際:這是極重要的基本素質與解決問題的關鍵,個人思想與感情的深化也需要以此為基礎;
2.感情素質與服務意識:感情素質是人最根本的素質與力量之源,調控了人的活動與其它素質的建立,包括促進永久性記憶的形成與學習效率的提高,而服務意識則是感情素質在現實行動上的體現,也是感情素質逐漸深化的基礎;
3.主動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與人生歷程:主動才能形成獨立與創造性的思想,獲取全面的認識,充分調動各種資源,推動個人發展;
4.永葆活力與生命不息:無論外界條件與過去的成敗如何,不管能否達到某一具體目的,都努力做到能做到的最好,是弱小生命綻放蓬勃生機併發揮極致的基本素質;生命活力也體現在保持思想開放,積極吸收外界營養,並不斷改進自己的思想感情。
這裡對四大基本素質的界定囊括了人的理性與認知系統、情感與價值系統、行為與動力系統以及社會與個人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

發展性

素質教育[教育模式]
素質教育[教育模式]
所謂“發展性”是指要著眼於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知識與能力,真正把學生的重心轉移到啟迪心智、孕育潛力、增強後勁上來。這是強調培養能力、促進發展,是指在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係這一前提下而言的。知識與能力雖不是完全等同的東西,但是,如果學到的知識是“活化”的知識,是能夠“投入運轉的知識,是具有很強的生命力”的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就能順利地轉化為能力,成為人的智慧的一部分。素質教育的“發展性”強調的是“學會如何學習、學會生存”。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動力是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素質教育倡導尊重、發揮和完善學生的主體性。它十分注意培養學生強烈的創造慾望、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從本質上說,“發展性”符合“變化導向教育觀(change—oriented pedagogy)”的趨勢,即把適應變化、學會變化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從接受教學(教師奉送答案)向“問題解決”(教師引發思考)轉變。教師從一名鼓勵者、促進者、溝通者、幫助者和諮詢者等角色發揮作用。

全面性

所謂“全面性”,是指素質教育要通過實現全面發展教育,促進學生個體的最優發展。因為,素質教育應該是完善意義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質的。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當指出,“全面發展”已經列入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目標之中。但是,我們的任務是要在社會主義的素質教育中探索“全面發展”的具體規定性。這有兩個方面。第一,針對一個個體來說,它是“一般發展”和“特殊發展”的統一;第二,針對班級、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群體而言,它是“共同發展”和“差別發展”的協調。全面發展既要講共同性,又要講個別性,它決不排斥有重點地發展個人的特殊方面,允許在一個群體中各個體之間有差別地得到發展,全面發展決不能被理解為均勻發展和劃一展。全面發展實際上就是“最優發展”。最優化不等於理想化,而是力求取得對具體條件來說是最大可能的最佳效果。只有這樣,每個學生才能有信心根據他自己的特點找到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

未來性

所謂“未來性”是指立足於未來社會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學目標或就業需求。一般說來,教育具有較強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總是在努力使年輕一代學會老一代的思維、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們在批評現代學校教育體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時候,往往批評它是根據“昨天”的需要而設計的。素質教育就是要改變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標是使年輕一代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當前教育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不論是學生抱怨課業負擔沉重,還是家長感慨為子女“擇校”的奔波,不論是人們詬病各種“補習班”的畸形發展,還是老師訴苦在升學率面前“壓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會共同的呼聲——改變應試教育現狀,實施素質教育。
為什麼素質教育聚焦了這麼多人的關注,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
一、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呼喚。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迅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日益轉向創新驅動。只有高度重視和發展素質教育,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才能搶佔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素質教育決定著國家的未來。
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當前我們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科技上的差距,說到底是人的素質的差距。只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升發展的質量,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素質教育關係億萬家庭的幸福。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個家庭的中心,特別是當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寄託了幾代人的希望。只有通過素質教育,才能讓青少年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學有所長的人,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頭。
四、素質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發展的需要。
我國教育發展正處在由全面普及向質量提升跨越的階段,“有學上”的問題基本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推動我國教育在新的起點上向前發展,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

解決措施


(一)提高校長的思想認識和自身素質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對校長和教師素質的要求將更高。校長和教師既要轉變教育思想觀念, 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創新和突破, 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李嵐清副總理說得好:“一個好校長帶一批好教師, 就能辦出一所好學校。”在辦學過程中, 校長處於管理系統的核心、主導、決策地位。校長的思想、行為和作風在學校工作中影響全局, 校長的教育質量觀和價值觀, 直接影響教育工作和教師行為。所以, 校長和學校領導班子成員要對人民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 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公正廉潔的品質、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要按教育規律辦事, 領導廣大教師在正確的教育觀念指導下, 改進教學方法。校長必須深入到教研組, 深入到課堂, 建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校園環境和氛圍, 帶動廣大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創造出素質教育的好經驗、好成果;要不斷加強學習, 使自己既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正確的教育思想, 又有管理現代教育的能力和方法。
(二)抓好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直接組織者和實踐者, 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素質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廣大教師的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教書育人的能力與水平。廣大教師要切實轉變教育思想, 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學生觀和師生觀。學生千差萬別,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 即他們都處於成長期, 可塑性很強。教師要時刻想到, 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就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要徹底改變束縛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改革教師以個人好惡要求學生的專制的教學方法;要徹底拋棄題海戰、疲勞戰等做法。靠加重學生的負擔來換取一點點成績, 是一種最愚笨的辦法, 要創造一種寬鬆、和諧、民主、富於活力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深刻理解和愛護學生, 很多教育家都得出一個共識——沒有愛, 就沒有教育。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 實質就是愛的效應。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 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 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尤其是對行為表現較差的學生, 要特別耐心和謹慎, 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每個學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夠成才。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教師要鑽研教學理論, 改進教學方法, 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使他們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關係對比


與升學率的關係
推行素質教育與提高升學率並不矛盾, 真正的素質教育是對升學率的促進。《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素質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文化科學素質教育、勞動技能素質教育、身體心理素質教育。這四個部分是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一個整體, 均有各自的功能, 不能相互替代, 也不能重此輕彼, 更不能顧此失彼。在“應試教育”模式下, 學校的教育工作發生了一些偏差, 只偏重“智育”即“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而忽視了其他方面;只重視少數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 而挫傷了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這些都直接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素質教育質量觀的立足點是面向全體學生, 充分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求, 全國許多地方的實踐已經證明, 成功實施素質教育的學校,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一般都會得到增強, 表現出思想道德健康、分析思路寬廣、知識基礎紮實、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勞品質顯著增強的特點, 教育質量明顯提高。西安地區1997 年的一項調查表明:由於學生的升學壓力大, 課業負擔重和意志脆弱等原因導致30%的中小學生厭學, 28.5%的中小學生認為活著不如死了好。筆者也在臨河市部分學校做了同樣的調查, 結果基本相同。一些學生不想學, 甚至不想活。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和主動鑽研的精神,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就無從談起。那種只為少數學生升學而放棄大部分學生升學的教育, 是從根本上違背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和現代教育理念的。
與課堂教學的關係
有的同志認為, 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 就是放鬆課堂教學, 增加活動課, 搞一些興趣小組, 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 發展特長。這是一種片面的看法。第二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是課堂教學的延續, 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課堂教學始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 這一點是絲毫不能動搖的。廣大教師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提高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 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使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向45 分鐘要質量,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把基礎知識聽懂練會, 達到當堂消化、當堂鞏固的目的, 要通過課堂這一主陣地向學生系統傳授科學文化知識, 全面提高他們的基本素質, 為從事其他活動和學習技能打好基礎。還有的人認為, 素質教育就是讓學生自由發展, 教師的備、講、輔、批、考以及學生的作業等常規教學管理不太重要了, 這種看法和做法也是非常錯誤的。素質教育對學生學習要求更高, 全面發展要求學生學習更多的內容, 鍛煉多方面的能力, 如果沒有科學嚴格的管理, 教學成為一盤散沙, 是培養不出高素質人才的!
與考試的關係
考試問題一直是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難點。“應試教育”的突出表現之一就是進行頻繁的考試、高難度的考試, 特別是把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惟一標準。所以, 有的同志認為, 推行素質教育就應該取消考試。這是對考試功能的片面認識, 是把考試與素質教育完全對立起來了。鄧小平提出:“考試是檢查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方法。”筆者認為, 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 而是把考試作為檢查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 並以此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而不是把考試當成衡量學生成績優劣的惟一標準。需要改革和完善考試的內容和方法, 注意減少考試次數, 控制考試難度。現在已實行的小學升初中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初中升高中適當壓縮考試科目, 減少各科目的統考、競賽, 提倡由老師進行基礎性、綜合性知識的平時考查和口頭考查, 增強學生應用知識能力, 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等都是改革考試提高教學質量切實可行的做法。(四)素質教育與音、體、美學科教育的關係
習慣上人們把音、體、美學科統稱為“小三門” , 這種稱呼說明過去對音、體、美學科的不重視, 也是對音、體、美學科教師的歧視, 挫傷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當前, 臨河市的一些學校中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音、體、美等課程開設不全或課時不足, 並且往往被擠占。音、體、美學科教師在評優、晉級、考核等方面的待遇不公平。這種現象必須徹底扭轉。音、體、美學科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是構建素質教育體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必須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開全開足各科課程, 並要加強對音、體、美等學科的指導與管理,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與各級各類教育的關係
有的同志認為, 素質教育是義務教育的事, 與非義務教育關係不大, 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要貫穿於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 應當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這是對前幾年素質教育界定範圍的重大突破。當前的學前教育、幼兒教育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幼兒教育仍以學文化為主,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應儘快轉變。普通高中要逐步滲透職業教育, 走普通教育職業化的路子。職業教育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培養一技之長。要立足現實, 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和走普通教育職業化路子, 為當地培養人才, 不能再搞“人才輩出, 山河依舊”的路子。成人教育在高質量完成掃盲任務的基礎上, 要向農民傳授農牧業科學技術和生產營銷管理知識, 使他們掌握髮家致富的本領。
與應試教育的關係
“應試教育”是恢復高考制度以後逐步被強化的, 從20世紀80 年代中期開始愈演愈烈。“應試教育”重視知識傳授、輕視能力培養, 重視少數學生、輕視多數學生, 重視選拔教育、輕視普及教育, 以應試為目的, 片面追求升學率, 圍繞考試構建教育體系, 安排教學內容, 以犧牲多數學生選拔少數“尖子生”上大學為目的, 學生學習負擔過重, 處於被動地位, 不能全面發展。但我們也切不能認為過去的教育就全部是“應試教育” , 而將它全盤否定。素質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 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 以面向21 世紀經濟及社會發展為依據, 以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為目標, 按照學習者自身發展的規律安排教學, 重視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它本身也是對應試教育的揚棄, 二者既有對立的一面, 也有統一的一面。實踐證明, 只有正確認識素質教育指導思想, 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真正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 才能在工作實踐中, 自覺、準確地實施素質教育。
與全面發展教育的關係
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發展教育就是要促進人的智力和體力充分自由地、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興趣、特長和諧統一地發展,同時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審美情操的發展。素質教育同樣把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上,這二者所要達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素質教育完善了全面發展教育。
長期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全面發展就是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教育就是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的教育。並將它作為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在其指導下,我國培養了大批人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就發展的觀點看,它顯然存在不足。因為它只指出了全面發展的幾個主要方面,而沒有明確界定全面發展的內涵和外延。而且,嚴格講,德育、智育和體育都是促進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手段和途徑。至於德、智、體,雖然是全面發展的內容,卻缺少一個適當的定位概念來對它們的內涵加以概括。素質教育中的“素質”概念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全面發展什麼?全面發展人的德、智、體、美、勞等幾方面的素質。可見,素質教育進一步完善了全面發展教育,深化了其內涵。
全面發展教育或素質教育決不限於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20世紀80年代以來,結合我國的具體實際,強調了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事實證明,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全面發展教育的途徑就此止步。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按照世界衛生組織觀點,“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是指身體上、心理上的完好狀態”。這一觀點在我國顯然還未被大多數人所認同。這更說明了,用“素質教育”的概念能更準確地表達全面發展教育的內涵。素質教育更強調個性發展的全面性和和諧性。素質教育不是選擇教育,它雖然不反對英才教育,而且積極創造條件讓所有可能成為英才者脫穎而出,但反對用英才傳統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受教育者,它更強調在學生的已有發展水平和可能發展潛力的基礎上,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之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素質教育雖然也要求全面發展,但其全面發展的要求重在基礎性,它是為以後的更高層次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提出
1985年5月,鄧小平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從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命運的高度,強調要把我國沉重的人口負擔儘快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同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在整個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和中共十三大報告中,都強調“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問題。這是素質教育的最初思想源頭。
在鄧小平講話以及中央文件的啟發下,理論界關於“素質”、“民族素質”、“勞動者素質”、“國民素質”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主要涉及素質觀念、素質與培養目標、素質與社會發展、素質與教育的關係等方面。同時,針對教育實踐中出現的片面追求升學率和由此引發的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問題,教育界開展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目標”的討論,從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提高民族素質出發,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做了一些分析和批評。在教育教學一線,一些中小學也大膽嘗試,改革創新,湧現出一些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實驗模式。這些研究、討論和實驗為素質教育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素質教育的實施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總結廣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綱要》中提到“素質”一詞的地方有20多處之多,並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四個方面素質的要求。為了貫徹和落實《綱要》,中共中央於1994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增強適應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質教育。”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質教育的概念。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各地要抓素質教育改革試驗區。素質教育觀念逐步轉化為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進入了區域性試驗與探索階段。
1997年10月29日,國家教委頒發《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強調:“在中小學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由此,掀起素質教育實踐的區域性高潮。全國首批建立了十個素質教育實驗區,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省級素質教育實驗區。
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整體推進素質教育,拉開了素質教育從典型示範轉向整體推進和制度創新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並召開了以素質教育為主題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了素質教育的內涵,以及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舉措。由此,素質教育開始作為黨和國家的戰略決策,進入國家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2001年,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施新課程,普通高中已有25個省份進入新課程。課程改革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核心和關鍵作用,帶動了基礎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模式、考試評價制度、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整體推進。各地注重德育為首,育人為本,開展陽光體育,增進學生體質,加強美育熏陶,塑造高尚情操,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局面逐漸形成,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正在形成,中小學素質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使受教育者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堅持樹立遠大理想與進行艱苦奮鬥的統一。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的基本權利,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
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於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應當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方面應當有不同的內容和重點,相互配合,全面推進。在不同地區還應體現地區特點,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特點。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更加重視德育工作,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確定不同學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標遞進層次。要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理想、倫理道德以及文明習慣養成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國情、國內外形勢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同積極學習世界上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結合起來。高等學校要進一步加強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工作。職業學校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進一步改進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於各學科教學之中,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繫,講究實際效果,克服形式主義傾向。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規範國防教育,提高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繼續搞好軍訓工作並使之制度化。加強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嚴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及物品傳入校園。加強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工作,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社會各方面要為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精神文化產品和德育活動基地,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實行啟髮式和討論式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學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具有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已成為推行素質教育中刻不容緩的問題,要切實認真加以解決。各級政府都要建立健全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監督檢查機制。要重視嬰幼兒的身體發育和智力開發,普及嬰幼兒早期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
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不準擠占體育活動時間和場所。舉辦多種多樣的群體性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統籌規劃,為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培養學生的良好衛生習慣,了解科學營養知識。根據農村的實際條件和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農村學校的體育和衛生工作。
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於開發智力,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儘快改變學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狀況,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中小學要加強音樂、美術課堂教學,高等學校應要求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包括藝術在內的人文學科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藝術活動,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為學校美育工作創造條件,繼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各類文化場所(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紀念館等)要向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鼓勵文化藝術團體到學校演出高雅健康的節目。農村中小學也要充分利用當地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美育活動。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出發,加強和改進對學生的生產勞動和實踐教育,使其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鬥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建設的制度。中小學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動手能力;職業學校要實行產教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高等學校要加強社會實踐,組織學生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活動以及社會服務活動。利用假期組織志願者到城鄉支工、支農、支醫和支教。社會各方面要為學校開展生產勞動、科技活動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要加強學生校外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