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

美育

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定義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狹義的美育,極端的定義是認為美育專指“藝術教育”;其一般的定義是認為美育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廣義的美育,有人認為:“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於各科教學后形成的教育。”
美育定義由狹義而廣義的過程中夾雜的另一個維度的變化就是: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實質美育。所謂“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養對象的審美素養(如審美觀、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為目標的教育活動。而“實質美育”則以上述目標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實質:人生的美學趣味和教育的審美境界。強調美育對詩意人生的促進功能已成為現代美育的核心。這樣,美育概念就應在從狹義走向廣義的同時,也實現由形式向實質的革命。

歷史淵源


古代中國

“美育”概念的出現,是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鮑姆嘉通建立“美學”學科體系之後,由席勒提出來的。但是美育實踐和美育意識,古已有之。在中國,剛剛擺脫原始氏族社會的野蠻狀態而進入古代文明的西周奴隸制社會,便有周公“制禮作樂”,禮是倫理關係的規範、儀式,樂是包括詩、歌、舞在內的綜合體藝術,禮樂結合,既是治理國家的法律、制度,又是進行教育的方式。到春秋末期的孔子,把教育從國家政治生活中獨立出來,創立了古代教育體系。他以“六藝”——禮、樂、書、數、射、御教授弟子。樂,實際上就是專門的美育課。孔子結合音樂、詩歌、舞蹈等藝術部類發揮了他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國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礎,並在一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形成了中國的美育傳統。

古代西方

在西方,也是從奴隸社會開始就產生了很卓越的美育思想。古希臘的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都規定教育的內容不僅要有哲學、科學、道德、體育,而且要有美育。音樂教育尤其受到柏拉圖的重視,以音樂“作為滋養”、“浸潤心靈”,使性格變得“高尚、優美”,因此要成為必修課。亞里士多德更全面地總結了藝術審美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 (二)“凈化”、 (三) “精神享受”。認為音樂和詩(悲劇)能提高認識、陶冶感情、審美娛樂、振奮精神。這些基本觀點,成為西方古代美育傳統的思想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方社會進入封建中世紀,宗教神學家把古希臘羅馬的教育內容歸結為“七藝”——文法、修辭、辯證法(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貫徹到宗教學校教育中。可以看出,西方古代美育課在教育的全部課程中所佔比例,要比中國小得多,但始終沒有中斷美育,這和中國是一樣的。以上說明,中西方的古代教育傳統中,雖然都沒有提出“美育”概念,沒有建立美育的獨立體系,但在整個教育中始終都包含著美育的內容,都是一種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

近代西方

到了西方近代,隨著美學學科體系的建立,美育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歸屬。“美育”概念的提出,標誌著它並不完全從屬於道德教育或科學教育,而有自己的特殊性質和特殊規律。以席勒為代表的近代資產階級美育思想,之所以不同於古代,不僅在於它具有不同的歷史內容,還在於它對美育自身價值的認識大大前進了一步。席勒用書信體寫成的重要美學著作——《美育書簡》,已經不限於教育的角度,而是從變革社會、實現人性復歸這樣更廣闊的範圍論述美育的。他看到資本主義物質文明所帶來的人性偏枯的事實,提出通過審美自由活動,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完全的人。他說:“從感覺的被動狀態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動狀態這一轉變過程,只有通過審美自由這個中間狀態才能實現”; “要把感性的人變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徑是使他們先成為審美的人”。席勒把審美教育看成是人性復歸、道德完善乃至社會變革的唯一途徑,完全離開政治革命、經濟變革這個前提,因而只能是一種唯心主義的空想。但是他對資本主義異化現象的敏感與批判,對審美教育特殊規律及其重大社會意義的認識,是一次歷史的進步。席勒美育思想,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紹到中國的是王國維,而真正倡導美育並建立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人是蔡元培。蔡元培把康德、席勒美育思想與中國“禮樂相濟”的傳統融會貫通,從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立場出發,進行了充分的發揮,有力地反對了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主義教育舊傳統,為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近代中國

美育實踐與美育思想,雖然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但究竟什麼是美育,至今尚未形成一個普遍公認的定義。
美育
美育
在中國,較早給美育下定義的人是蔡元培。他在《教育大辭書》的美育條目中說: “美育者,應用美學理論於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這個定義概括了美育與美學與教育的關係,但是並沒有明確美育的特殊性質,容易使人誤認為美育就是美學教育。而美學教育是實施美育的必要條件,卻不是美育本身。因為美學教育乃是美學理論、美學知識的教育,它與以抽象的概念、範疇為媒介、以理服人的一般理論、知識教育沒有什麼本質區別,而美育則是以感性的形象體系為媒介、以情感人為特徵的。雖然這個定義指出了“陶養感情為目的”,但美學理論如何能陶養感情,卻缺少嚴密的邏輯說明,且又因果關係含混不清。當前我國學術界有些人認為,美育是實現道德教育的手段。按照這種看法,美育完全從屬於德育,因此在教育上沒有必要單獨立一項美育方針。這種觀點是有其歷史根源的。因為在近代之前,美育一直包含在德育之中。那時人們尚未充分認識到美育的獨立價值,因此與德育混淆不分。

當代中國

這是一種歷史的局限,而今天人們的認識早已突破了這種歷史的局限。
第一,美育不僅能提高道德情操,而且也能促進智力、體力的健康發展,培養想象力、創造力,這是道德目的所涵蓋不了的。
第二,把美育完全從屬於德育,抹殺了它自身的目的——個體的情感需求和個性的自由發展,其結果不是個體與社會的和諧,而是社會吞沒個體,極不利於人材的培養。
把美育看成是完成德育的手段,實際上是把美育看成一種純然的形式,這與事實不符。美育雖然始終表現為一種感性活動過程,但在客體的感性形式中溶解著理性的社會內容,在主體的感性直觀中歷史地積澱著人類的理性能力,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進行德智體美的全面教育。把它只當作一種形式去對待,那已經不是美育的本身。

任務


我國社會主義學校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養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並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我國學校美育的基本任務是:
①培養學生充分感受現實美和藝術美的能力。包括培養學生充分感受自然界的美,培養學生對社會美的正確觀點和感受社會美的能力,培養學生感受藝術美的能力等。
②使學生具有正確理解和善於欣賞現實美和藝術美的知識與能力;形成他們對於美和藝術的愛好。
③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要使學生學會按照美的法則建設生活,把美體現在生活、勞動和其他行動中,養成他們美化環境以及生活的能力和習慣。

基本要求


對美育的基本要求:
(1)美育內容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2)情緒體驗與邏輯思維相結合。
(3)美育的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
(4)藝術內容與表現的方法要統一。
(5)美育應在全面發展的前提下因材施教。
(6)美育過程應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

作者


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中,將美育列為五種教育之一(其他四種為軍國民主義、實利主義、德育主義、世界觀),認為“美感者,合美麗與尊嚴而言之,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而為津梁。”通過美育,可以提升人們的趣味和情操,樹立美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該思想后被中華民國教育部立為全國教育宗旨之一方面。
1917年4月,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說》中,再次集中論述了美育,認為純粹的美育,能陶養人們的感情,使人有高尚純潔的習慣,使人超越人我之見,漸滅自私自利之心。認為“蓋鑒激刺感情之弊,而專尚陶養感情之術,則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純粹之美育。”蔡元培之前,嚴復曾論及美術對提高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蔡之後,美育觀念漸得普及。
社會主義社會的美育是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培育學生心靈美、行為美服務的。它用現實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藝術形象中的先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動來感染受教育者。它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它能豐富學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學生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培養高尚情操,提高社會主義覺悟,鼓舞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和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發向上。
美育對德育、智育、體育都有積極的影響。美育用優美感人的藝術形象,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人們的生活、理想和鬥爭,使他們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促進他們的政治品質、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長。美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現實,認識歷史,同時可以發展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還能調劑他們的生活,提高學習效果。在美育中要求整齊清潔,美化環境,也有利於健康,有助於體育的開展。
美育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學生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促進體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主要原則


社會主義美育的主要原則是:
(1)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
(2)美育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3)情緒體驗和邏輯思維相結合;
(4)藝術內容和表現方法的統一;
(5)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相結合。
在中小學進行美育的內容,主要有藝術教育(文學、音樂、圖畫、戲劇、電影、舞蹈等)、組織學生觀察和欣賞自然美、引導學生體驗社會生活美和勞動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活動,發展他們創造藝術美的才能和興趣,尤其要注意發現、培育、發展有藝術才能的學生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