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學名:Vinca minor L.),夾竹桃科蔓長春花屬的一種蔓性多年生草本,具有直立的花莖,全株無毛。葉長圓形至卵圓形;花冠漏斗狀,紫羅蘭色或白色;花冠筒比花萼長,花冠裂片斜倒卵形;花盤舌狀;花柱端部膨大,柱頭有毛,基部有一增厚的環狀圓盤。蓇葖2個,直立。花期5月。

中國江蘇等地區有栽培。原產於歐洲東南部、中部和中亞等地區。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小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蔓性多年生草本,具有直立的花莖,全株無毛。葉長圓形至卵 圓形,長1-3.5厘米,寬0.7-1.7厘米。
花梗長1-1.5厘米;花長約1厘米,直徑約1.5厘米;花萼5裂;花冠漏斗狀,花冠筒比花萼長,花冠裂片斜倒卵形;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的中部之下,花絲扁平,比花藥長,花藥頂端具有一叢毛的膜;花盤舌狀;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所組成,花柱端部膨大,柱頭有毛,基部有一增厚的環狀圓盤。蓇葖2個,直立。花期5月。

產地生境


小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原產於歐洲東南部、中部和中亞等地區。中國國內江蘇等地區有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

近種區別


該種常與同屬植物蔓長春花(VincamajorL.)相混淆,其不同點在於該種全株無毛,葉長圓形至卵圓形。後者葉緣、葉柄、花萼及花冠喉部有毛,葉橢圓形。
小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蔓長春花
蔓長春花

生長習性


小蔓長春花喜溫暖氣候。平均氣溫在16-26℃時適宜植株生長。不耐寒,1月份平均氣溫達-4至-3℃以下即需覆蓋越冬,南方冬季較暖可露地越冬。喜濕潤氣候,但濕度過大容易感病,特別是夏季高溫高濕,多雨天氣,植株易感染黑脛病,嚴重者全株死亡。需氮、鉀較多,增施氮肥有利地上部葉的生長,能大幅度提高產量,而銨態氮氮肥較硝態氮氮肥有利生長。據砂培試驗結果認為單用砂態氮作氮肥源會抑制植株的生長。而施用硫酸銨,能增強根系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促使植株生長迅速。

繁殖方法


分根

小蔓長春花在生長季節都可以挖取帶根的枝條,直接移栽於大田。以春、秋季為宜。

扦插

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老枝條。剪成10-15厘米長的小枝,每個小枝帶有3-4個節。把插條斜插入床內2節左右,至少有1節埋在基質內,露出1-2節。扦插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蛭石與珍珠岩混合物、砂或一般土壤。一年四季均可扦插,其中以春季扦插成活率最高,生根最快。

組培

小蔓長春花的繁殖可採用離體快速繁殖。首先是選用無菌短枝扦插法,獲得無菌材料后,進行組織培養:
切取3-4節再生梢轉入生根培養基內誘導生根,8-10日就能出現肉眼可見的白色根突,生根率可達100%,留在原瓶中的基部繼續培養,則會長出二茬再生梢。這樣培養1次,其莖枝粗壯度幾乎不減。
再生梢在生根培養基上誘導出白色根突后,移栽到滅過菌的蛙石、土的介質中,放在強散射光下,春、秋季節如保溫良好,成活率可達90%以上。小蔓長春花離體快速繁殖,可獲得節間短、葉片大的矮化植株。
1.
切取3-4節再生梢轉入生根培養基內誘導生根,8-10日就能出現肉眼可見的白色根突,生根率可達100%,留在原瓶中的基部繼續培養,則會長出二茬再生梢。這樣培養1次,其莖枝粗壯度幾乎不減。
2.
再生梢在生根培養基上誘導出白色根突后,移栽到滅過菌的蛙石、土的介質中,放在強散射光下,春、秋季節如保溫良好,成活率可達90%以上。小蔓長春花離體快速繁殖,可獲得節間短、葉片大的矮化植株。

栽培技術


選地

選土質疏鬆肥活的砂質壤土,整地時每畝施廄肥3000-4000公斤並且過磷酸鈣25-40公斤。撒勻深耕,耙平整細。做成寬150-200厘米的平畦(南方宜用高畦)。

移栽

春秋兩季較好,春季3~4月,秋季8~9月。行株距為50厘米×30厘米。

管理

一般在移栽成活后或二年生的返青期施肥一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施第二次。小蔓長春花在春秋天氣較冷涼時生長較快,此時應及時追肥,以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每次每畝施硫酸銨10-15公斤,或人糞尿1000-1500公斤,開溝施下,蓋土。

採收與加工

一年生植株當年採收一次,時間在10月下旬至11月。二年生植株每年可採收兩次,年於5-6月份,第二年為10月底至11月下旬。採收時選晴天,割下全草,留茬約5厘米。全草曬乾,陰雨天可於80-90℃條件下烘乾即可。

病蟲防治


常見病害有黑脛病。植物莖、根、葉均能受害,受害部位變黑。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400倍液灌根。

主要價值


觀賞

小蔓長春花花色絢麗,是一種理想的觀賞型花卉。

藥用

從小蔓長春花中可提取長春胺和長春胺衍生物脫水長春胺乙酯(長春西丁)。已經廣泛地用於治療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各種癥狀如偏癱、失語症和老年性腦退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