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葉碎米蕨,中國蕨科植物。
產於陝西(佛坪)、甘肅(徽縣)、四川西北部(綽斯甲)、西藏(易貢、米林、加查)。
生岩石下陰處,海拔2750-3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西北部。
![厚葉碎米蕨](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6/m56e2736bb125ab5bb144442fc4fb42d9.jpg)
厚葉碎米蕨
植株高25-35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密被亮黑色(或具棕色狹邊的)披針形硬鱗片。葉簇生;柄長10-15厘米,粗2毫米左右,亮栗色,上面有縱溝,基部以上光滑;葉片闊披針形,長15-17厘米,中部以下寬5-6厘米,短漸尖頭,三回羽狀;
羽片約12對,斜上,中部以下的長4-5厘米,寬1.5-2.5厘米,卵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漸尖頭,基部上側平截與葉軸并行,下側多少斜出,有極短柄,二回羽狀;小羽片無柄,多少以狹翅相連,深羽裂達小羽軸;末回小羽片卵形或長圓形,彼此以狹翅相連,邊緣圓齒狀淺裂。葉脈下面較顯,在末回小羽片上羽狀分叉。葉干后紙質,灰褐綠色,僅沿葉軸及羽軸上面縱溝內有少數短腺毛,其餘光滑。
孢子囊群生葉脈頂端;囊群蓋在裂片上連續,邊緣略嚙蝕。
本種很像
薄葉碎米蕨C. tenuifolia Trev.,但除不同地理分佈區外,葉柄基部的鱗片厚而硬,栗黑色;葉片兩面光滑,僅在葉軸和羽軸上面縱溝內有少數
腺毛;囊群蓋在裂片上連續,邊緣多少嚙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