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師範學院

省屬地方性本科師範院校

內江師範學院(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文學、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法學、工學、經濟學、藝術學、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地方性本科師範院校,入選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前身是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56年,內江教育學院創建於1958年。1998,創建於1905年的內江藝體師範學校非實質性併入內江教育學院。2000年3月,在原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的基礎上合併建立內江師範學院。2011年,學校開始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截至2019年5月,學校佔地3122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2億元,圖書資料184.4萬冊;設有19個二級學院,開設61個本科專業,其中師範專業16個;有教職工1145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留學生、研究生近19000人。

截至2019年5月,學校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1項、四川省級8項,四川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個,四川省專業(群)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項目1項,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範專業2個,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有四川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7門,四川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四川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2門,四川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前身是1956年由教育部核准創辦的四川省初中師資訓練班。
1958年更名為內江師範專科學校。
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
1959年與內江工專、簡陽農專合併建立內江專科學 校。
1962年國民經濟調整,內江專科學校停辦,部分師資和設施併入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校與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后,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地區教師進修校和教育行政幹部學校的基礎上舉辦高師班,面向社會招收學生。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重建內江師專。
1979年,內江師專與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即內江教育學院)從一家分為兩家獨立建校辦學。
1993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內江教育學院
內江教育學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內江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和地區教師進修學校。
1984年經原國家教育部批准內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更名為內江教育學院。
• 內江藝體師範學校
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藝體師範學校前身系創建於1905年的川南簡易師範學堂,後幾經變遷。
1952更名為內江師範學校,
1984年經省政府批准,更名為內江藝體師範學校。
1998年內江藝體師範非實質性併入內江教育學院。
合併建校
2000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原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原內江教育學院合併建立內江師範學院。
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取得優異成績。
2011年,學校開始與四川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2017年1月18日,學校被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內江師範學院入選。
2020年7月2日,由內江師範學院等川渝兩地68所高校組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在蓉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內江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內江師範學院工程技術學院內江師範學院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內江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政法與歷史學院內江師範學院張大千美術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內江師範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內江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文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內江師範學院文學院內江師範學院建築工程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范長江新聞學院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有教職工1330人,其中專任教師1079人,正、副高級職稱414人,碩、博士839人;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1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名、後備人選6名,四川省教學名師1名,內江市首批“三百計劃”創新人才1人,內江市拔尖人才4人,內江市學科帶頭人9人;聘請有中國(境)內外著名高校、地方中小學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專家206人擔任兼職教師。
史仕新曾良 
史仕新

學科體系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四川省級優勢學科2個。
四川省級優勢學科:教育學原理、中國古代文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5月,學校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級1項、四川省級8項,四川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7個,四川省專業(群)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項目1項,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範專業2個,四川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有四川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7門,四川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四川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2門,四川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3個。
院長謝峰為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
院長謝峰為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範項目:基於職業勝任取向的整合式師範生教育實習模式
四川省特色專業: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心理學、廣播電視新聞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水產養殖學、美術學、體育教育、體育教育等
四川省精品課資源共享課:中國現代文學史
省級精品課程:網路營銷、倫理學、中國地理、發展心理學、體育社會學、中西文學比較、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毛澤東思想概論、熱學、古代漢語、結構化學、大學化學、數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電磁學、諮詢心理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解析幾何、油畫

獲得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四川省先進單位”、“四川省文明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四川省園林式單位”、“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連續7次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19年5月,學校近5年來,學校獲資助的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共140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作品)6700餘篇;出版專(編、譯)著近200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5項。2018年在中國大學ESI高被引論文排行榜中名列第231位。

科研平台

1-2-1中美雙學位計劃三方協議簽字儀式
1-2-1中美雙學位計劃三方協議簽字儀式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基地2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有四川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6個、四川省社科聯高水平團隊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內江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內江市創新人才團隊1個。
文科綜合實驗教學中心、數值模擬與數學實驗教學中心

學術交流

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瑞典等10餘所國外大學、教育機構建立校級交流與合作關係,開展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近21個。先後成功舉辦“紀念趙貞吉誕辰50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內江·海峽兩岸張大千藝術研討會”等高層次學術會議。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
明德博學 篤行創新
“明德”取自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至於至善”。校訓中的“明德”就是要求廣大師生修身養性,彰顯完美的道德品行,並為此日日省察於己,敦品勵行,自新其德;“明德”是為人之根本、為師之根本,符合學校作為師範院校的特色。
校園活動
校園活動
“博學”、“篤行”取自於《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在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的今天,使師生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篤行”就是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的內涵是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創新”最早見於《魏書》卷六十二:“革弊創新者,先皇之志也。”主要是指制度方面的改革、變革、革新和改造,並不包括科學技術的創新。《辭海》里講“創”是“始造之也”,是首創、創始之義;“新”,初次出現,與舊相對,“才”、“剛”之義。“創新”有三層涵義,一是拋開舊的,創造新的;二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改進更新;三是指創造性、新意。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校訓中的“創新”,主要體現了學校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要求,彰顯“以創新為動力,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辦學理念。
校訓“明德博學,篤行創新”既汲取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著深厚的教育和文化積澱,又富含時代精神和人文關懷,必將在學院發展中激勵廣大師生在傳承古代傳統和文明的基礎上,博學現代科學文化和技術,“厚積而薄發”,求真務實、革故鼎新,奮發向上、報效祖國。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學生社團
藝千廣告協會
藝千廣告協會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共有家教網際網路、大學生志願者協會、旅遊愛好者協會、民族樂器協會、書法協會、心理協會、文筆協會、演講與口才協會、地理愛好者協會、定向越野、協會、AC動漫社、法律協會、計算機協會、金融投資愛好者協會、魔術協會、流行元素社、排球協會、烹飪協會、乒乓球協會、橋牌協會、青春旋律社、社會調查團、攝影協會、推普協會、網路協會、圍棋協會、象棋協會、營銷服務社、月談學社、英語達人館、羽毛球協會、武術協會、街舞協會、大學生雷鋒精神研究、公關學社、吉他協會、足球協會、藝術聯盟、公務員培訓社、三優教師發展創新學會、茶語社、梔子花女生協會、廉潔文化協會、藝千廣告協會、健身氣功協會、數學愛好者協會、青春旋律社、民族風韻文化協會、大學生反邪教協會等49個學生社團。
社團活動
學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學術、體育、藝術等文化活動項目及品牌,包括:大學生科技活動周、大學生科研立項、“沱江學子講壇”、“讀書月”活動、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運動會、社團文化節、“5.25”心理健康活動、“義務支教接力行動”活動等。

領導團隊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張志遠
黨委副書記陳曉春史仕新黃輝
紀委書記史仕新
黨委常委趙明、劉博吳開騰、郭雲東、張浩、張紅揚
校長陳曉春
副校長趙明、劉博、吳開騰、郭雲東、李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