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南宋金丹派南宗創派人
白玉蟾(1134年3月15日~1229年),原名葛長庚,字白叟、如晦、以閱、眾甫,號海瓊子、海蟾、雲外子、瓊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稱紫清先生。北宋瓊管安撫司瓊山縣五原都顯屋上村(今海南省瓊山區石山鎮典讀村)人。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離家雲遊,養真於儋州松林嶺。23歲隻身渡海到大陸各地求師。師從道教南宗四世祖陳楠。遵師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訣”,創立道教南宗宗派。嘉定年間(1208~1225年),詔入太乙宮中,為皇帝講道,被封為紫清明道真人。
博覽群徠經,無書不讀。書法善篆、隸、草,其草書如龍蛇飛動;畫藝特長竹石、人物,所畫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於詩詞,文詞清亮高絕。著作有《早春》《道德寶章》《海瓊集》《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羅浮山志》《海瓊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歷史上第一位在全國有影響的文化名人。
大事件
1134-03-15
出生
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十五日生。
1149
出家雲遊
紹興十六年(1149年),他16歲就出家雲遊,先到黎母山尋師,后養真於松林嶺。
1175
拜師
淳熙二年(1175年),白玉蟾42歲,於甬東遇陳泥丸,拜之為師,隨歸廣東的羅浮山。
1197
煉丹成功
慶元三年(1197年)煉丹告成。
1208
獲封紫清明道真人
嘉定年間(1208~1225年),詔入太乙宮中,為皇帝講道,被封為紫清明道真人。
1229
去世
宋理宗寶慶二年(1229年)冬,解化於盱江(江西臨川江),享年96歲。
白玉蟾畫像
白玉蟾在考場上遭到不公正的對待,這位早熟的少年,憤而厭穢風塵,臊腥名利,慕長生久視之道,喜神仙變化之術。仕途不通,改走仙道。他後來在《秋霄辭》里嘆道:“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於紹興十六年(1149年),他16歲就出家雲遊,先到黎母山尋師,后養真於松林嶺。
松林嶺,也稱儋耳山,海拔193米。位於儋州市之北部,為儋州之名山,山頂有天然石室,名博望台。山北有岩,名北岩洞,白玉蟾就在此洞修鍊(見唐胄編纂的《正德瓊台志》),在山頂挖一井以煉丹。有詩云:“枝頭紅綻梅初熟,口角黃干燕學飛。”《萬曆瓊州府志》也載:“白玉蟾,姓葛,名長庚,瓊山五原人,年十二應童子科。嘗於黎母山中遇仙人,授以洞玄雷法,養真於松林。”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修的《儋縣誌》也記載:“松林山,一名藤山,一名儋耳山,以山固儋之主山也。山在州東北二十里,高八十丈,舊多松樹,頂上圓聳,下分八腳,恰如三山聚成。山石皆五色,頂有石室,名博望台,高大可一丈,容人站立。山北有岩名北岩,高不及博望台,而寬大過之。仙人白玉蟾與僧和靖皆曾修鍊於此。鄉人刻有神像奉祀,名白衣公。”從這些資料看,白玉蟾沒有在樂會的白石嶺、文昌的抱虎山、澄邁的白石洞修鍊,只在黎母山、松林嶺修鍊。
紹興二十四年(1156年),白玉蟾隻身渡海,拜師學道。他身上只有三百錢,蓑衣、竹笠都沒有,隨身只有一把傘,光著腳,滿身疥虱,蓬頭垢面。在福建羅源興福寺,捐身為仆。未半月,跟主僧作別。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與臞仙游於樂內,是歲以後,方悟妙道。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清明節后三日,游於盧阜。與刀圭子等200人飲酒於翠鹿亭,飲罷有辭曰:風氣融兮畢華冷,月影浮兮夜漏永,再歌曰:吾家瓊山前萬遙,白楊青草幾度秋。
淳熙二年(1175年),白玉蟾42歲,於甬東遇陳泥丸,拜之為師,隨歸廣東的羅浮山。陳泥丸給白玉蟾授予持行金丹之基,白玉蟾易之,不再請益,結茅靜坐。陳泥丸謂之曰:“子可更往外勤求數年後,當待子於此。”陳泥丸遣其離羅浮后,他北向洞庭,經瀟湘,再折到武當山,與北極經邪院左判官講習符法。復而入四川青城山,進訪金堂,遇老道人授予《度人經》。
白玉蟾在拜師學道中,他先後到過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等地,羅浮山、廬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天台山等名山大川都留下他的足跡。他在拜師訪友中,到處受冷遇碰釘子,但沒有畏懼、退縮。他飢來吃飯困來眠,安然以對。淳熙九年(1182年),49歲的白玉蟾往外勤求7年,乃歸廣東羅浮山復命,陳泥丸慰之曰:“學者須如此,方能任道也。”次年中秋,對月坐談,陳泥丸授予“大道歸一論”,乃太乙刀圭之說。光宗紹熙元年(1190),承陳泥丸受以大前號一論,歸而誦習默味。經過8年,深知奧妙。次年,陳泥丸對其間修鍊工夫,乃指點火候次第。白玉蟾辭別羅浮,而隱酈市,預備金丹藥材。紹熙四年(1193年)陳泥丸給白玉蟾受長生留命訣。紹熙五年,白玉蟾用盡苦工3年,而溫養不慎,致汞走鉛飛,丹敗垂成。煉丹失敗,對白玉蟾思想上打擊很大,但他並不灰心喪氣,繼續總結經驗教訓。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張紫陽(即張用誠)知道白玉蟾煉丹失敗,命童自天基送金丹400字訣授白玉蟾,教其關防慎密。於是白玉蟾方悟分玉沐浴之理。后購藥材重煉,盡其防危慮險之能事。慶元三年(1197年)煉丹告成。
慶元四年(1198年),65歲的白玉蟾再往福建武夷山,結茅靜坐修道。此段時間,白玉蟾經常往返武夷。嘉泰元年(1201年),他到江西南昌,與臞仙相遇於豫章,嘉泰三年(1203年)又返武夷。以後又離武夷來往於霍童、羅浮諸山。嘉定六年(1213年),翠虛假水解於臨漳、復出武夷,給白玉蟾授諸玄秘。嘉定八年(1215年),白玉蟾與道友洪知常、陳守默、唐繼瑞等會於武夷。這年九月,白玉蟾寫《雲窩記》。嘉定九年(1216年),名隱士詹琰夫出資重建止止庵,並延請83歲的白玉蟾住持。白玉蟾與武夷山關係密切。武夷山道教由於巧借山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影響。過往的仕宦權貴、文人墨客,流漣于山水之間,無意穿梭於武夷山道教的規範之中卻屢屢為道士、為官觀題字賦詩,詩賦記載又進一步促進道教的發展。南宋以朱熹為代表的學者在武夷山聚徒講學、深研學問,使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理學家與道士互為影響。宋以後的道士還接受朱熹的“正心誠意”的學說,將其融匯人道教修鍊之中,成為道士們追求的一種境界。白玉蟾在武夷山以獨特的內丹大法創紫陽派。他的修鍊以精、氣、神為核心,摻合理學和禪理,“心通三教,學貫九流”,發展和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和理論。
在止止庵和沖佑觀住持的白玉蟾廣收弟子,致力於傳播丹道,建立了稱為“靖”的教區組織,在武夷山創立了紫陽派(又稱內丹派南宗),形成正式教團。白玉蟾的丹道理論重視對儒學及禪理的融會,是神仙道教的代表派系。他的理論和學術思想,是對道教理論和思想發展的重大貢獻,對宋元以後的道教發展影響很大。他曾被邀請主持玉隆官、瑞慶官的國醮大典。他的著作《武夷集》《玉隆集》《上清集》等數十卷文稿均被收入正統《道藏》,被視為重要的道教典籍,影響極為深遠。由白玉蟾編創的“玉蟾功”法,流傳至今,被譽為“東方神功”,武夷山地區有關部門還成立了“玉蟾功醫理研究會”等組織。特別是他註釋老子的《道德經》是很大的貢獻,繼承並發展老子的學說。
嘉定十一年(1218年)春,白玉蟾游西山,適降御香建醮玉隆宮,玉蟾避之,使者督官門力挽他回,為國升座,觀者如堵。又邀玉蟾詣九官山瑞慶官主國醮,神龍見於天。具奏以聞,有旨召見,玉蟾遁而去。嘉定十二年(1219年),自洪都入浙,訪豫王。當地佛教首領僧孤雲率諸僧來迎。孤雲先以玉蟾博極群書,貫通三氏,昔究禪樾,欲求其為僧以光叢林。制衣缽,物物備具。白玉蟾笑曰:
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則行中國之道,理也。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靜定之工,為積陰之魄,以死為樂,涅榘經所謂生滅滅矣,寂滅為樂是也。吾中國之道也,是煉純陽之真精,飛升就天,超天地以獨存,以生為樂也。故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夷夏之道固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侔也。
孤雲聽其言,很受感動,毅然棄僧從道。於是,諸僧來向玉蟾求詩文書畫者,踵門如市。白玉蟾愛國崇道的精神,對當時民族鬥爭激烈的南宋時代,是很受各階層歡迎的。他雖然崇尚道教,但也不排斥外來的佛教,他始終主張三教(儒、釋、道)合一。
狀元潘公筠寫信給他說:“筠於人間。世無所甚敬,於古獨長孤、竹君二子而愛李翰林,於今,則海瓊先生”。古代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狀元,這是當時奪魁的人物,都這樣寫信求當他的學生,希望“不舍慈悲”,“早示鞭影”。宋理宗寶慶二年(1229年)冬,解化於盱江(江西臨川江),享年96歲。
八百多年前,在被稱為蠻荒之地、瘴癘之鄉,作為貶謫官員、流放罪犯場所的海南島,出了個著名的詩人、畫家、書法家、哲學家。他名叫白玉蟾,聰慧穎異,刻苦自學,善詩詞和四體書法,其草書視之若龍蛇飛動,尤妙畫梅竹人物,間或自寫其容,數筆立就,工畫者不能及。《中國美術史》記載他的事迹,《中國畫家大辭典》有他的傳,著名的《千家詩》選入他的詩。他涉獵群書,學識淵博,精通儒學、道學、佛學。由於在道學理論和修鍊方面的卓越成就,他被尊稱為道教南宗第五世祖,對後世影響深遠。
書法
白玉蟾人物畫像
白玉蟾重視道教著作的重要與啟發性,曾曰“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書千萬篇?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天。”
詩詞
白玉蟾的詩作,究其根源,大體脫胎於晉人的遊仙詩。前人評其詩曰“清空縹渺”、“雄博瑰奇”,並以“垂露湧泉之筆”譽之。這評價基本上是準確的。然細究之下,還可發現白詩所描畫的另一番煙霞風雨及所隱含的黃老之道。
白玉蟾詠物詩的三層結構:以畫引出仙,再以仙引出道。白氏以畫人詩,因為他是畫家;以畫引仙,因為他是道士;以仙明道,因為他不是一般的道士,而是參悟了歸根復命學說的南宗五祖,有其自成體系的哲學觀,有一首詩被選入《千家詩》。
認識論
白玉蟾以為,人的認識,不是先天生成的,也不是從母胎中帶來的,而是漸漸長大之後,所見所聞,進而學習,深入研究,悟出其中之道理,終於有所成就,有所建樹。他在《日用記》中自述:“予年十有二,既知有方外之學,已而學之,偶得其說。非日生而知之,蓋亦有所遇焉。后數年,洞究其妙,由是知三生之因緣,達四大之變滅,漸不堪留意於其學矣。”可見,白玉蟾是一個後知後覺,學而知之論者。
人之學習,機遇也是重要的,要不失良機。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能堅持,刻苦鑽研,然後才能出成果。前人的經驗,後人可以借鑒。白玉蟾在《修道真言》中指出:“三教聖人語錄,無非發天地之秘密,接引後學階梯,細心玩味,便知端底”。
白玉蟾還認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世事繁雜,日子久了就會忘記。所以要有錄載,以備查考。他在《日用記》中說:“生於人世,為乎人之事,今日今日而已,明日又明日也。回首齠齔之事,今皆不復記憶。性月雖明,情雲易蔽。心茅愈塞,神室為蕪。”
白玉蟾認為,事業的成功,是自己平生刻苦努力的結果,絕不是有什麼神靈相助或代勞。他在《日用記》中指出:“平生雖得道法,未嘗效炷香之誠。”可見他是一個非常認真謹慎的人。
白玉蟾一生勤學不倦,尋師結友,足跡幾乎踏遍大半個中國,吃盡不少苦頭,堅韌不拔,“讀天下不讀之書”。所以,他“精通三教,學貫九流”。
白玉蟾還在《鶴林法語》中強調:做事要全神貫注,否則無致於事。他說:“方咫之木致於地上,使人蹈之而有餘。方咫之木致於竽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大小也,蓋心有虛實耳。”又說:“猛虎行,草木偃。毒鳩怒,土石揭。蓋神全則威大,精全則氣雄也。射虎者,見虎而不見石。斬蛟者,見蛟而不見水。當是時,目視者有所不見,耳聽者有所不聞。此蓋以神用形之道也。”
唯物論
白玉蟾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唯物論者。他認為,大自然是無限的。他在《鶴林問道篇(上)》中指出:“混沌無極”,“謂之先天一氣,混元至精,則是大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之意也。”白玉蟾是世界歷史上最先提出大自然無限的觀點的人,比義大利科學家布魯諾提出這一觀點要早500多年。
白玉蟾認為,事物的新陳代謝,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儉武章第三十》中指出:“師老必潰,物壯則老,老者必死,是謂不道。有道則長存,無道則早已,自然之理也”。在《靜勝堂記》中,他說:“大道者,天地之根,陰陽之原”。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成象章第六》中又說:“神者,一身之元氣”。“神存則生,神去則死”。
白玉蟾認為:大自然是客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運夷章第九》中說:“古者虛無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氣,一氣分陰陽,陰陽為天地,天地生萬物,則是造化之根也”。所以,人類要認識自然的規律,就必須“搜尋造化根”。那些尚未被揭示的規律,只能等待去研究,去探索,不能信口開河,胡說八道。其解釋是“天機不可泄露”。
白玉蟾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指出:“大造無聲,風自鳴,籟自動,冬去冰自泮,春來草自生,燕春至,鴻秋歸,霜天梅花開,月夜螢火明”,這些都是自然的規律。所以,研究自然規律,掌握自然的規律,就可以一通百通,一了百了。他認為,要順其自然,不要做違反自然規律的事情。在《鶴林問道篇》(上)中,他說:“存者有也,亡者無也。存者存我之神,想者想我之身。閉目見自己之目,收心見自己之心。有物則可以存,謂之想。無物而強存之,謂之妄想。此乃精思存之妙。操者存之也,舍者亡也。操者操真一之氣,存者存太玄之精。凝一神則萬神俱凝,聚一氣則萬氣俱聚。順我之物,可以無心藏之。逆我之物,可以無心順之”。他在《鶴林法語》中又說:“吾亦不喜其有,亦不憂其無。但知行道奉法,聽其自然,所以爾者”。
白玉蟾認為,物質是不滅的。他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說:“出入虛無,還返混沌”。也就是說,萬物生於自然,回歸於自然。在《鶴林問道篇》(上)中他又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往古來今,本無成壞,第以生死流轉”。
白玉蟾還認為,事物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他在《鶴林問道篇》(上)中指出:“有為之為,出於無為”。在《海瓊白真君語錄》中,他說:“知則不知,不知則知”。在《修道真言》中,他又說:“因禍得福”。
人生觀
做人處世,是每個人都遇到的問題。白玉蟾在《修道真言》中說;“天下人不難立志,最怕轉念。富貴二寶是鉤人轉念的香鉺。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貧寒,即大患難之後。何也?割絕塵累,回頭皆空。”“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人道之器”。“萬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動則機動,機動則神明而合之,故至誠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心乃一身之主,故曰主人要時時在家。一時不在,則官骸亂矣。,所以學道貴恆。始勤終怠,或作或輟,則自廢也。”;“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乾血枯,屈曲求團,有何益哉?”“夫心之動,非心也,意也。神之馳,非神也,識也。意多欲,識多愛。去此二賦,真性園明。不欲何貪?不愛何求?無貪無求,性如虛空,煩惱妄想,皆不為累。”“敬慎二字,通天徹地”。“人當以聖賢自待,不可小視自己,則上達矣。故天下未有不聖賢的神仙”。“居塵不染,乃為上品”。綜上所述,白玉蟾的人生哲學就是:立志,不慕榮華富貴,不高高在上,不自以為是,要有至誠之心,要緊守“敬慎”,要自重自尊,不自卑。所以,他強調“清心寡欲”,不“紛紛逐逐”,不“落流俗”,要“陶養性情,變化氣質”,要拋掉“煩惱”,絕不能“粗心浮氣”,在“與人接物上渾厚些”。
白玉蟾在《修道真言》載:有問前知者。答曰:“機從心生,事以理斷。以理斷事,人即神也。棄理問神,神亦不答”。關於符水,白玉蟾在《鶴林法語》中說:“驗與不驗,卻是他事”。“不問靈不靈,不問驗不驗,信手行將去,莫起一切念”。他從不把神和符咒當做一回事。他深知迷信是愚蠢的行為。所以,當南宋朝廷詣他主國醮並召見他時,他卻不辭而去。他在《呂祖全書》·《指玄三燦上篇律詩一十六首·十六》中勸人“莫聽邪師妄惑”。白玉蟾認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死了,魂消魄散,化成糞土,化成精氣,回返大自然。
做人要做什麼樣的人?白玉蟾在《道德寶章注》·《安民章第三》中說:“為子當孝,為臣當忠”;當官要為百姓,使民“飽不思食”,“如意無他”。在《道德寶章注》.《任德章第四十九》中又說:“不以我為我,乃見心中心:人心我心,同乎一性”。在《道德寶章注》·《守道章第五十九》中說:要“以天理勝人慾”,“儉視、儉聽、儉思、儉為”。在《道德寶章注》·《謙德章第六十一》中,他指出應對形勢,“以靜制動”。在《道德寶章注》·《守微章第六十四》中,他指出,面對禍患,“刁知其始,不見其尾”。即不使其萌發,不讓其有成。要“防微杜漸”。在《道德寶章注》·《三寶章第六十七》中說:“逐物”,“貪嗔愛欲”,“急欲求成,不見乎道”。“身心不動,靜以待之”。在《道德寶章注》·《配天章第六十八》中說:要“慈和、寬泰,“安穩”,“小心翼翼”。在《與彭鶴林書》中,白玉蟾告誡說:“凡事宜珍重,聖事宜珍重,一切事宜珍重”。
白玉蟾所處的時代,宋夏、宋金長期對峙,戰爭沒有休止,致使民不聊生。對此,他深感厭惡,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使百姓安居樂業。他主張,解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紛爭,取決於一個信字。在《道德寶章注》·《獨立章第八十》中,他說:“信是道之源”,“味道之腴”,“受道之庇”,“處道之安”,“樂道之和”,“心心相照”,“照見五蘊皆空”。“灰心絕念”,“如如自然”。即是要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肝膽相照,坦誠相待。他反對用戰爭的手段解決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爭端。他在《道德寶章白玉蟾評語》·《儉武章第三十》中說:“不以兵強天下,不露鋒芒也。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心兵起處,靈地荒蕪也。大軍之後,必有凶年。魔軍馳騁,精氣耗散也”。
愛國主義
白玉蟾是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他自江西南昌赴浙江訪豫王,僧孤雲率諸僧來迎,以先生博極群書,貫通三氏,昔究禪樾,欲求其為僧,以光叢林。對此,白玉蟾笑答:“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則行中國之道,理也。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
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靜定之工,為積陰之魄,以死為樂”。“吾中國之道也,是煉純陽之真精,飛升就天,超天地以獨存,以生為樂也”。“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侔也”。(見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
白玉蟾對於祖國,情深意重,視中華文明為世界文明的最上品。他又是一位開放型的古人。他學習外來的文化,是為了豐富自己,讓外來文化為我服務,而不是要以外來文化代替我古老的中華文化。其立場是何等的堅定,態度是何等的鮮明。
白玉蟾精通三教,學貫九流。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最重大的貢獻,就是把儒與道合而為一,成為一個統一體,從而豐富和堅實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基礎。他說:“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難以人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堯夫非此乎?不可專作道家看。要知儒與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嘗出家修行耶?今人將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誤也。”(見《修道真言》)。
一、宋代太平興國年間洪知常輯《海瓊傳道集》一卷。
二、彭耜編纂40卷本《白玉蟾集》:白玉蟾生前託附,彭耜“不敢忘先生之遺言,手自校勘,妄加纂次,並以諸賢詩文錄於篇末,凡四十卷”。於嘉熙改元(1237年)仲冬甲寅刻印並寫下《海瓊玉蟾先生事實》。此本已佚。《海瓊玉蟾先生事實》一文尚存。
三、端平宋版《海瓊玉蟾先生文集》。此集有潘牥寫於端平丙申日(1236)的敘。此版僅剩下潘牥敘,文集已佚。
四、元代王元暉注《清靜經注一卷·海南瓊琯子白玉蟾方章正誤》,又名《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一卷,在《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是字型大小第28冊。
五、明刻本《重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
六、明朝萬曆甲午年(1594年)何繼高編的《瓊琯白真人集》十三卷,現存於道藏本中,有《瓊琯白真人集序》,萬曆甲午本尚有潮陽林有聲的《白真人文集后敘》。
七、清代王時宇編纂的同治戊辰重鐫《白真人文集》,署名為瓊山王時宇重訂,及門林桂同校。
八、清代同治戊辰(1868)重刻《白真人集》。
九、中山圖書館藏板的壬戌年重刊《白真人集》,此版由王國憲於民國十一年七月刻。
十、台灣“宋白真人玉蟾全集輯印委員會”編輯的《宋白真人玉蟾全集》。
此徠外,各類叢書中有不同版本。如:
1、《四庫全書》子部五十六,道家類有葛長庚《道德寶庫》。
2、《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319有白玉蟾撰《武夷集》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朱祖謀校輯《疆村叢書》第5冊有《葛長庚玉蟾先生詩餘》一卷、續一卷,台北廣文出局1970年版。
4、《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有白玉蟾撰《上清集》八卷。
5、《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收字型大小第3冊有白玉蟾注《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二卷,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版。
6、《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有白玉蟾撰《白玉蟾<玉隆集>》六卷。
7、《正統道藏》第7冊在《修真十書》六十卷中有白玉蟾撰《武夷集》八卷。
8、《正統道藏》正乙部,弁字型大小;第55冊白玉蟾撰《海瓊問道集》一卷。
9、《正統道藏》正乙部,弁字型大小;第55冊白玉蟾撰,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四卷。
10、《道藏精華》2,白玉蟾述,(清)董德寧輯《紫清指玄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1、《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斯字型大小;第32冊有白玉蟾授、彭耜受《全華碧丹經秘旨》二卷。
12、海南師範學院複印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複印本嘉慶《道藏輯要》有關白玉蟾作品多種。
除此之外,在各類道家叢書中,有白玉蟾集或有關白玉蟾道學著作多種,這裡不一一列舉。
白玉蟾像
白玉蟾一生的艱辛,是常人難以堅持忍耐的。相傳他16歲離家,“初別家山辭骨肉,腰下有錢三百足。思量尋仙訪道難,今夜不知何處宿”。他先是在黎母山尋師,后赴大陸拜師學道。至漳州,衣服賣盡,隨身只有一把雨傘。至興化,僅存三文錢。滿身疥虱,時值送春,揀祭品充饑。至羅源興福寺,捐身作仆。未半月,與主僧作別。時值炎夏,赤腳趕路,腳底打泡流血。至劍浦,荒郊秋雨,無蓑無笠,借宿茅檐,村翁不許。聞建寧人好善,前往求活,無人見憐。上武夷山,遭道士叱罵。去閩至龍虎山上清官,知堂只給餿飯冷湯。渡江往北,遇兵火。轉江東,入兩浙,夜棲古廟。到處碰釘子,遭冷遇。真是“世道常如蜀道難”啊!但白玉蟾直面前行,從未退縮。後來他幾乎走遍了南宋天下。廣東、江西、福建、浙江、湖南、四川、廣西的名山大川如廬山、羅浮山、霍童山、武夷山、龍虎山、金華山、天台山、長江、洞庭湖、西湖等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白玉蟾65歲起在武夷山結廬修道。“千古蓬頭跣足,一生服氣飧霞,笑指武夷山下,白雲深處吾家。”他對道教十分專註虔誠,85歲時遇皇帝詔封他為“紫清明道真人”,命館太乙官。白玉蟾本可從此安享晚年。但他首先顧及的是道教的事業。在他眼裡,“擬占朝班最上頭,官情冷似一天秋”。一聲不吭便“一夕遁去”。第二年86歲時,玉蟾自洪都入浙,訪豫王。佛教首領孤雲想求他為僧。玉蟾笑曰:“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行則中國之道,理也。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道不同,不相為侔也。”作為佛教領袖的孤雲受他一番愛國宣傳,反而毅然棄僧從道,這在我國宗教史上絕無僅有。白玉蟾對道教永恆不變的信仰和歷盡艱辛的追求,是他成為集道教大成者之一的根本原因,他最終成為道教的“南宗五祖”,感天動地,來之不易。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我們不也正需要這種百折不撓的、始終如一的“精、氣、神”嗎?
白玉蟾天資聰明,勤奮好學。七八歲即能背誦儒家九經。他以“文苑麗長春,學海深無窮”,“青春不再來,光陰莫虛度”鞭策自己,決心“讀盡人間不讀書”,“識破世上不識事”。他自稱“三教之書,靡所不究”,“世間有字之書,無不經目”,他“天才橫溢,慧悟超絕,平生博覽群經,無書不讀,為文制藝,無所不能”。他的詩友驚嘆“莫笑瓊山僻一隅,有人飽讀世間書”。他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問道集》《海瓊傳道集》《道德寶章注》《靜余玄問》《金華沖碧丹經秘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注正誤》《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等著作。他的《道德寶章注》編入了《四庫全書》。由於他“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在他死8年後,他的弟子才搜集他的作品付印,先後印6次。名為詩文“全集”,其實僅是白玉蟾作品的一部分。台灣出版的《宋白真人全集》達11卷之多,約70萬字。他還善長琴棋書畫,其書畫作品《足軒銘》,現藏於故官博物院。元代隱士黃王介,讚揚白玉蟾書法“飛蛟龍影”。清康熙皇帝的《御定佩文齋書畫譜》,也談及白玉蟾草書“龍翔鳳翥”。《宋元寶翰》收錄宋元兩代書法精品,其中十三幅就是白玉蟾的草書四言詩。其繪畫作品知名者有《修篁映水圖》《竹石來禽圖》《紫府真人像》《純陽子像》《墨梅圖》等十六幅。可謂多才多藝,成果累累。白玉蟾的“玉蟾功”,也早馳名中外。當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白玉蟾留下的精神成果究竟有多少實用價值,這倒可以另當別論。但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白玉蟾確是道教南宗教旨的創立者,是名符其實的道教南宗第五世祖。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但白玉蟾所俱備的勤於學習,勤苦鑽研,勤奮修鍊,勤快創作的精神,不也是我們今天建設“學習型社會”時可以吸取的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之“精華”嗎?
白玉蟾與諸多僧道不同之處,就是他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並為己所用。他的道教吸取了佛教禪宗及宋代理學思想。“他雖沒有入禪,卻與禪宗一派過往甚密,他的道術融攝了禪法”。他在武夷山時又與朱熹過往甚密,集理學大成之朱熹的思想,也被吸收到練丹思想中來;他開創的金丹派南宗,還具有道家內丹學說與神霄派雷法相結合的特點。當他發現外丹的作用有限時,就改在煉內丹上下功夫。朋友蘇森說他“心通三教,學貫九流”,一點也不誇張。他的詩,有五言、六言、七言、絕句、律詩等,詞有30多個詞牌。並吸取了李白、陶淵明、王維等著名詩人的寫作風格,寫出了不少獨具匠心、趣妙橫生的千古絕句。他的《橘隱記》,最能說明他是位博採眾長的高手。文中寫道:“古人所以隱於松者,蓋欲示其孤高峭勁之節;古人所以隱於柳者,蓋欲彰其溫柔謙遜之志。吾未聞橘之為物果何如焉!楊州厥包橘柚錫貢江陵千株橘,其人與千戶侯等,如是,橘可貴也;《風土記》名橘曰胡柑,巴人有橘革中藏二叟語,如是,則橘可奇也;瀟湘有橘鄉,洞庭有橘澤,雲夢有橘里,彭澤有橘市,如是,則橘可嘉也;陸績懷橘而遺母,李靖食橘而思兄,如是,則可以存孝義;李德裕作《瑞橘賦》,張華作《靈橘歌》,如是,則橘可以人文章;李元有‘朱實似懸金’之句,沈休文有‘金衣非所吝’之句;唐,蓬萊殿六月九日賜群臣橘,秦,阿房官正月一日賜群臣橘;湖之多橘,寒州之盛橘。人孰不知橘之為美,亦不易多得,故古今多記錄,則橘果之異物也。”(《修真十書上清集》)橘子,比不上松之孤高,柳之溫柔,但經作者一番廣徵博引,卻揭示其許多可奇、可嘉之處。同時又給後人留下他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方法。即要善於在研究吸納他人的思想成果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充實和校正自己的知識和理念。在今天改革開放的條件下,“善取天下之長”,顯得尤為重要。
在白玉蟾之前的金丹派南宗四代,基本上都是秘密的傳播。範圍很窄,門徒也很少。且無本派祖山、官觀,故未形成群眾性的教團。至白玉蟾時,他收留了許多弟子,如彭耜、留元長、張雲友、王金蟾、陳守默、詹繼瑞,還有趙汝渠、葉古熙、周希清、胡世簡、羅致大、洪知常、陳知白、庄致柔、王啟道等人。再傳弟子又有趙牧夫、謝顯道、蕭廷芝、林伯謙、李道純等人。他還一改以往無固定修道場所的狀況。設立了碧芝靖、鶴林靖、紫光靖等教區組織和修道基地,擴大了道教的影響,從而使道教成為一個有較多徒眾,有一定傳教地域的較大規模的教派。道教在南宋時期所以能在中國南方流傳,蔚為大觀,後來連皇帝也授予他“紫清真人”的稱號,“為國升座”主醮事時,還出現過“觀者如堵”的熱鬧場面,恐怕都與他廣招子弟,注重傳播,桃李滿園,道友眾多關係甚大。
“家在瓊州萬里遙,此身來往似孤舟。夜來夢乘西風去,目斷家山空淚流。海南一片雲水天,望眼生花已十年。忽一二時回首處,西風夕照咽悲蟬。”(《華陽吟》)白玉蟾終生為道教事業奮鬥,但始終不忘生他養他的故土家鄉。他自號“海南翁”、“瓊山道人”、“海瓊子”、“瓊山老叟”。他的詩詞中還有“長天與遠水,極目煙冥茫。暮鴻孤悲鳴,霜林萬葉黃。倚松望翠微,數點寒螢光。吾非長夜魂,墮此寂寞鄉。衷情憑誰訴,空山草木長。”(《道藏輯要·瓊館白真人集》)詩中的“墮此寂寞鄉”與前詩“家在瓊州萬里遙”,“目斷家山空淚流”一樣,都反映了他對家鄉海南“雲水天”的思戀。他詩詞中還有諸如“所喜江山無病痛,可憐故舊半消磨”一類嘆息,恐怕都與他念故思鄉有關。只是沒有李白的“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樣“明明白白我的心”罷了。相傳白玉蟾最終回歸故鄉,且在文筆峰羽化升仙。這都是傳說而已。但白玉蟾愛故鄉,常思念,則是無可置疑,值得弘揚的。白玉蟾身為道士,但也關心著國家和百姓。有他兩首詩可以佐證。一首寫道:“三分天下七分亡,猶把山川寸寸量。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邊疆”,這是對國土淪亡的焦慮。其《祈雨歌》中“山河憔悴草木枯,天上快活人訴苦”,則是對民不聊生的吶喊。我們今天在研究白玉蟾,論述白玉蟾對海南道教的貢獻時,對白玉蟾憂國憂民,愛戀故鄉這方面的事迹,也是不能忽略掉的。
白玉蟾工筆畫
祖師對曰:吾中國人也。生於中國,則行中國之道理。若以夏變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禪宗一法,吾嘗得之矣。是修靜定之功,為積陰之魄,以死為樂。
《涅磐經》所謂“生滅滅矣,寂滅為樂”是也。吾中國之道,是煉純陽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獨存,以生為樂也。故曰“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也。”
孤雲奇其言,亦從事於道焉。於是釋氏而求詩文者,踵門如市。
王弘誨《張事軒集》:“吾鄉自丘文庄相、而白海瓊仙二先生詩文出,業已彪炳藝林,為後世經世之宗,后之作者不可及已。
唐順之《左編》:“蓬頭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情清爽。喜飲酒,不見其醉,出言成章,文不加點,隨身無片紙,落筆滿四方,大字草書,視之若龍蛇飛動,兼善篆隸。”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道教南宗的建立,較晚於北宗,其創始者是南宗寧宗時代的白玉蟾。嘉定十年至十五年是白玉蟾的活動時期,道教南宗即創建於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