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人

英國赫伯特·喬治·威爾斯著長篇小說

《隱形人》是英國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1897年發表的科幻小說,被視為是描寫瘋狂科學家與社會對立的傑作。作品講述了一位天才科學家在發明了隱身藥水之後,迷失自我最終自我毀滅的故事。

《隱形人》這部小說,以科學幻想作為展開故事情節的主要依據,充滿了科學的趣味,但是讓讀者感受最深的還是作者對人類社會的矛盾和發展的關注,尤其是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可能對未來人類社會帶來某種負面影響的思考。

內容簡介


故事從南薩塞克斯郡一個鄉村旅館開始。一天,一個神秘的陌生人來投宿,他渾身上下遮掩得嚴嚴實實,只有一個粉色的鼻頭露在外面。他整日把自己關在屋裡,埋頭於科學實驗中,只在天黑時才出來活動。他態度粗暴無禮,不許任何人接近和打擾。他的種種怪異舉動在村民中引起極大不安和各種猜測。一天晚上,牧師家被盜。牧師夫婦眼看著金幣被偷走,卻看不到竊賊的半點身影。旅館的老闆娘無意中走進陌生人的房間,發現他唯一的一身行頭全都搭在床上,而其人卻不見蹤影。她正自詫異,忽然看見衣服和椅子飛起,把她趕出屋外。後來,老闆娘就這件事和牧師家被盜一事質問陌生人,被激怒的陌生人扯下頭上所有的東西,人們才突然發現他是個看不見的人。這個隱形人面對前來抓捕他的警察和圍攏來的村民,在紛亂中脫掉衣服逃走。他逼迫流浪漢瑪沃爾做他的助手,幫他偷回遺落在旅館里的書。他希望用瑪沃爾做掩護,來彌補隱形給自己帶來的種種不便。孰料,瑪沃爾不甘受他的役使,欲到警察局告發他,還藏起他描描述實驗秘密的三本記錄,隱形人追捉瑪沃爾,在此過程中被人用槍打傷,意外逃進他的大學同學開普博士(Dr.Kemp)的家中。
隱形人向開普博士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隱形人名叫格里芬(Griffin),原是醫學院的一名高材生。畢業后,他窮困潦倒,一心想在科學界做出一番非凡成就。他無意中發現,如果讓人身體的折射率和空氣的一樣,就既不能吸收光線,也不能反射光線。為了購買實驗材料,成為隱形人,格里芬搶走父親從別人那裡借來的錢,逼得父親自殺身亡。他服用自己研製出來的隱形藥劑,在經歷過地獄般的痛苦之後,成為他夢寐以求的隱形人。他放火燒毀做試驗時租住的公寓,毀掉所有的實驗痕迹。在隨後的日子裡,隱形雖然給他帶來常人所沒有的非凡能力,卻也常常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他赤身裸體,饑寒交迫,在寒冷的冬日裡四處遊盪。最後,他決定把自己包裹起來,找一個偏僻的地方繼續實驗,把自己重新變回有形人的狀態。於是,他住進南薩塞克斯郡的鄉村旅館。但是,實驗失敗,他再也不能恢復人形。他把這一切告訴了開普博士,並勸說開普博士和他一起建立一個恐怖王國,利用他的隱形恐嚇民眾就範。開普博士意識到,格里芬已經喪失正常人的理智,於是秘密叫來警察。格里芬倉皇逃走。開普博士的出賣激怒了格里芬,他開始濫殺無辜,並公然叫囂要從開普開始,殺一儆百。但開普博士已經掌握隱形人的全部弱點。最後,他和村民們聯合起來打死了格里芬。

創作背景


“科幻小說需要一種科學觀的意識……直到17世紀之後,一種關照世界的認知的、方式剛剛興起。這種方式直到18世紀方才(部分)滲入社會,19世紀之後才廣為人知。”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處於社會的變革時期,工業革命以來科技所帶來的變化是許多民眾無法料到的。《隱形人》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完成的作品。

人物介紹


格里芬
《隱形人》一書中的主角是個“世界上從來沒有見過的天才物理學家”。他發明了一種能把人體的折射率變得與空氣一致的方法,使人體可以變得旁人無法看見。他本該向世人公布自己的這一發明,讓更多的科學家參與研究,使這項發明可以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在利慾的驅使下,他憑藉神奇的魔力,毫無顧忌地登堂入室,襲擊毫無防備的人們,隨心所欲地製造各種恐怖事件,瘋狂地實施邪惡的計劃:與全人類作對,建立一個黑色恐怖的王朝。這一切,包括天才的發明,都沒有給這位天才物理學家帶來任何真正的快樂,反而使他迷上了所有醜陋的、犯罪的勾當,早早地踏上了死亡之路。
開普
開普醫生雖表面上看似以正面人物來寫的。實際上,作者對他是懷著蔑視的。不管怎樣看,他是個在學術上比格里芬平庸得多的人。最後“尾聲”一章,又透露了他想奪得格里芬成就的隱衷。在與格里芬的關係上,格里芬至少還是誠實的(不管動機怎樣),一切都對開普講了。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要與開普拼個死活,在瘋狂中表現了執著的一面。而開普則不僅是個背信棄義的“姦細”,而且在兩個警察被打倒之後,自己試想著逃之夭夭。

作品鑒賞


作品主題

《隱身人》中,作者想表達的是,在一個失去人性和理性的世界中,科學的成果非但不會造福於人,反而可能危害社會,並且人性中的自私和罪惡可能會使一個有才華的科學家走上墮落和毀滅。
這篇小說在神秘驚險的氛圍之中,表現了一個學者對科學發明的狂熱追求,令人信服地描述了資本主義社會怎樣一步步毀掉了一個“全世界空前的天才物理學家”。作者毫不隱諱地譴責了格里芬的種種罪惡,但從字里行問又處處流露出對他的同情。作品旨在告訴讀者,格里芬不過是一個受害者,罪惡的根源在於社會制度。
作者對隱身人格里芬的態度是雙重的。既揭露他唯己主義、兇狠殘忍的狂妄心理,又讚歎他的聰明絕頂的才智。同時,又將他放在發明隱身術前後的困境之中,似告訴人們,一個青年走上某種道路,是出於無奈,是被迫選擇的結果。
小說中的中的主人公格里芬在進行隱身實驗和實驗成功后,與社會完全的格格不入,而且公然與社會發生衝突,妄圖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恐怖王朝。這說明了威爾斯已從描寫人類對自然規律的違背轉變到直接對社會規律的宣戰。這隱喻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緊張的關係已達到不可調節、魚死網破的地步了。隱形人發明的隱身術除非他死,否則他根本無法真正回到社會中去,這個情節暗示了一個人一旦選擇跟這個社會對著干,便沒有回頭路,即使他某天發現了這樣做的沉重代價他承受不起,他也已經深陷泥沼之中而無法自拔。這部作品雖然也批判了普通民眾由於無知而不能給予隱形人以合理的同情最終導致了他與社會決裂的悲劇,但它最主要說明的主題還是:社會倫理道德不能出現權力的真空,否則便會產生嚴重的混亂和罪惡;科學技術如若運用不當非但不能給人類帶來幸福,反而會導致人性的扭曲,把人類變成一種沒有感情,冷酷自私的研究機器。格里芬的“隱身”實際上是把自己投入了一所沒有圍牆的監獄。隱身術很有用,但卻無法讓人隨心所欲的利用。格里芬可以隱身,但卻無法把人類文明的任何創造物一起帶入隱身世界,因為工具是文明的造物,而文明與隱身所象徵的百無禁忌的狀態是格格不入的。“文明”無法隱身,一個經過文明教化的“人”也無法隱身,隱形人在隱身之後已經相當於放棄了人類身份。“隱身”所象徵的脫離倫理道德,為所欲為,正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本質屬性所在,所以,隱形人拋棄了人的本質屬性后就不再是人。隱形人只懂得用恐怖手段,憑自己好惡來決定他人生死命運,這隻能激發群眾的集體反抗。

藝術特色

《隱形人》這部小說通篇貫穿了一個大膽而又驚人的幻想,使得讀者不得不動容威爾斯憑藉其非凡的想象和高超的寫作藝術,使得《隱形人》不同於其他的幻想小說和童話。《隱形人》既不無所依據、憑空下筆,更不乞求魔鬼法術、胡編亂造,而是運用了一般人所未深知的科學事實、科學學說、科學臆測為寫作基礎,然後進行合理的想象推理,構思了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故事。例如在第十九章《某些原理》中,短短的三千字里,就涉及廠光學、幾何學、醫學、解剖學、生物學、化學、微生物學等多種學科,弈納了廣博的科學知識。這種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幻想,不啞於一種奇妙的焰火,激發了讀者對科學的敬仰和嚮往。同時,威爾斯尖銳地提出了科學在社會上的地位問題,表現了科學的無限性,又開闊了讀者的科學思維,鼓舞青少年讀者對未知世界進行科學的探索。
威爾斯還是一個構架情節的高手,他一開始就巧妙地設計一個懸念吸引讀者:“一個寒冷的日子、空無一人的車站、雪夜、一個陌生人”。讀者不禁要問:他是誰?從哪裡來?十什麼的?到哪裡去?讀者的疑問彷彿是那“一千零一個瓶子”,越積越多,最後在高潮處發展到荒誕地步——連傢具都“發瘋”了。這種寫法對那些求知慾旺盛的小讀者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大大地刺激了他們探險的慾望,也培養了他們善於思考的習慣和勇敢精神。
《隱形人》的藝術魅力,還在於它洗鍊的語言,對人物和環境逼真的描寫,人物心理傳神刻畫。如描寫主人公初到葉賓村時,曾這樣通過外部語言刻畫其心理活動:“他十指交叉地背握著那雙戴手套的手,似乎陷於沉思冥想中。”人物肖像描寫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經歷。作者在寫景上,也能以景託人,情景交融。

作品評價


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所學者、西方文論專家王逢振:在某種意義上,它是一本關於科學的傲慢帶來毀滅的作品。因此,它的基本主題是科學在社會色作用問題。威爾斯在讚歎科學力量的同時,表明了科學的發展不一定促進社會的進步,對科學的利用——造福人類還是危害人類……實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

作者簡介


赫·喬·威爾斯(H.G.Wells)(1866-1946),英國小說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他先在倫敦皇家學院師從赫胥黎學習生物學,後於1888年畢業於倫敦大學。1895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使他一舉成名。他是繼儒勒。凡爾納之後最傑出的科幻作家。代表作有《時間機器》《隱形人》《星球大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