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澧水大橋

慈利澧水大橋

2010年09月25日上午,慈利縣城澧水大橋正式竣工通車,這座大橋是連接老城區與新城區的重要通道,它的通車標誌著該縣將擴城7.5平方公里,也就是在原有縣城的基礎上擴大了一倍多。

2016年10月15日,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慈利澧水大橋橋墩樁基“傷痕纍纍”如遭“蟲蛀”。

大橋簡介


慈利澧水大橋橋長696.78米,寬20.5米,為雙向四車道;主橋採用4*35+5*49+3*35米跨預製預應力混凝土T梁;引橋採用2*20米及8*20米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結構:主橋及引橋均採用鑽孔灌注端承樁基。
澧水大橋橋於2008年1月正式動工建設,由湖南省慈利縣經濟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建,共投資8800萬元。

大橋通車


2010年9月25日,連接慈利老城與蔣家坪的交通樞紐、慈利縣城北擴和省道S306線慈利段二級公路升級改造項目的控制性工程——慈利縣城澧水大橋勝利通車,正在慈利參加市四運會開幕式的胡伯俊、熊倪、范運田、朱國軍、周元庭、羅金銘、劉曙華、魏新剛等領導為大橋通車剪綵。
慈利澧水大橋
慈利澧水大橋

大橋事件


2016年,一組慈利縣城澧水大橋橋墩形同“蜂窩”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被質疑存在質量問題。
慈利縣委、縣政府迅速派人進行了現場查勘,研究處置措施,並專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湖南聯智橋隧技術有限公司(公路工程綜合甲級檢測資質)進行質量安全檢測,並聘請省內多位知名橋樑專家對大橋進行現場勘驗和論證。
經過現場取樣、勘察、驗算和論證,結果表明,混凝土強度抽樣檢測表明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未發現大橋存在位移、沉降、裂縫等現象。結合基樁專項檢測報告以及設計單位對存在缺陷的樁定量分析和驗算,專家組初步估算認為,目前大橋處於安全範圍。
慈利澧水大橋
慈利澧水大橋
同時,專家認為,目前大橋部分橋墩外露於河床地面以上的樁身已有明顯縮頸、露筋等病害,主要原因是樁身外圍(鋼筋籠以外)素砼含不均勻泥漿或泥塊,導致其強度較低,且在施工完成時未能及時拆除,從而受到洪水沖刷等因素所致。一位參與檢測的專家告訴記者,橋墩存在病害缺陷並不一定意味著有質量問題。
慈利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橋樑後續運營安全與設計使用壽命,將儘快對縮頸、露筋的樁柱進行處置。維護期間,按規定在大橋兩頭設立限載標誌,嚴禁超載車輛(55噸及以上)通行。
同時,慈利縣還表示,將嚴格按照公路和城市橋涵養護的有關規定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對全縣橋樑進行定期檢測、排查隱患,確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