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堯

李正堯

李正堯,青年作家,獨立電影人,歌手,瀋陽獨立電影聯盟和雲霆影視創始人。

人物關係


目錄

正文


李正堯
李正堯
出生於書香世家,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過人的天賦,是目前國內較為知名的青年作家之一,著有多部詩集、散文集及小說作品,有“小李煜”之稱。同時也是國內較為活躍的獨立電影人之一,曾在多部獨立電影作品中擔任導演、編劇、監製及製片職務。2010年推出第一部個人音樂專輯。
身高:174cm
英文名:HERO.LEE體重:65kg
別名:小李煜、堯仔、阿堯血型:B型
鞋碼:42號
三圍:40" 29" 39"
出生地:遼寧省鳳城市語言:國語、英語
職業:作家、導演星座:雙魚座
畢業院校:遼寧省瀋陽航空工業大學愛好:歌舞、足球、拍攝、書法
經紀公司:雲霆影視宗教:無
代表作品:《世間奏》(詞集)
《人間》(詞集)
《暮菊》(電影)
《情歌》(影視MV)等
喜愛顏色:藍色、紫色
人物簡歷
1987年從師於張岩森學習寫作;
李正堯
李正堯
1990年就讀於鳳城市中心小學;
1996年就讀於鳳城市第三中學;
1999年就讀於鳳城市第二高級中學;
2002年就讀於瀋陽市航空工業大學;
2006年畢業於瀋陽市航空工業大學;
2006年6月推出小說《龍捲風》,獲上半年小說類文學新人獎;
2006年11月同時推出《李正堯散文集》、《李正堯詩集》;
2007年9月推出自傳小說《盛世李家》;
2007年10月獲全國十佳歌手稱號;
2007年12月推出短篇小說《無間》,獲年度優秀作品獎;
2008年8月推出《盛世李家》姊妹篇《我和我的7個師傅》;
2008年12月,憑“類視覺”文體《蒼穹》獲年度青年作家作品二等獎;
2009年9月與好友關爾佳、陳新、劉冰一同創立極藝影視;
2009年11月推出首部影視導演作品《零零菜》,受到《瀋陽晚報》、《時代商報》等媒體熱評;
2009年12月推出《零零菜》第二部《零零菜之甲流來襲》,並再次擔任導演和編劇職務;
2010年9月極藝影視更名為雲霆影視;
2010年10月參與赤程傳媒主創的獨立電影紀錄片《馬克2010》製作;
2010年推出影視MV導演作品《那年的情書》、《情歌》、《期待愛》、《心肝寶貝》;
2010年12月憑詩歌作品《翼》獲遼寧省總工會詩歌大賽三等獎;
2011年4月推出影視MV導演作品《因為愛情》;
2011年5月推出微電影《粉藤》,入圍全國三七短片匯最佳影片獎,並被騰訊網推薦為每日最佳影片;
2011年6月15日同程小挑、蘇欣、韓大昊等創立瀋陽獨立電影聯盟,並任聯盟副會長;
2011年7月推出微電影《暮菊》,獲全國三七短片匯優秀影片獎,國際手機電影最佳導演獎;
2011年10月推出小說《影子》;
文學作品
《釵頭鳳*長亭歌》(原文)
愁情擾,聞知曉,蝶作飄衣纖落腳。清風透,門環扣,千秋若雨,夢系紅樓,奏,奏,奏。
空相抱,強歡笑,一夜一花訴斷橋。人依舊,發白頭,阡陌散盡,諾筆橫收,謀,謀,謀。
《我和我的7個師傅(序)》(節選)
有些事,業已成了回憶,卻總勾起人們對往昔的留戀;有些人,雖然過去多年仍彷彿徘徊於腦海;有些精神很久未曾被提起,但是它確實影響著那個時代的進步。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者,聽聞兼備受文也。授者,春蠶絲盡蠟炬成灰;而受者,則受用於一生。
兒時的我十分迷戀武俠電影,每一個除暴安良、劫富濟貧的大俠一定有一個厲害的師傅,所以我喜歡大俠們的師傅要比大俠們多一點。但是給我印象更深的是,師傅一旦要傳授徒弟一些瑰寶級的武功時,往往最終會筋脈寸斷、血儘力竭而亡,於是,從那開始我就認為“教,永遠是付出大於回報的事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他們,是再好不過的修飾了。
上學是在學習,其實,人生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性質沒變,只是換了課題,有的時候,內容局限於書本,是為了應對考試;有的時候,內容是生活,是為了面對人生當中的每一次起落和喜悲。書本教會了我們如何拿了一個證書後再去拿另一個證書,後來你發現原來證書是永遠拿不完的;生活教會了我們如何面對挑戰與挫折,要麼戰勝挑戰與挫折,要麼倒在它們早就為你設計好的血泊當中。很久之後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是一個收穫比付出多很多的事情。”
從小就接受傳統教育的我,一直以來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視為人生的最高追求,但是我又是叛逆的。記得多年以前,一個遠房的表叔就稱我為“五千年傳統文化精華中的糟粕之物”,由於當時年紀太小,以為被冠上“五千年”和“傳統”的字樣就算得上是人上之人,管他“糟粕”還是“奇葩”呢。多年之後回過頭去想,原來那個表叔說得也算恰如其分。長輩們曾經將我與徐文長作比較,也許是因為長輩們對我的期望太高了,因為那個名字對我來說太重了。我的一個老師曾經給了我一個特殊的稱謂——“特權學生”,我到現在也不知道那個稱謂是褒獎還是貶義,我只知道那是一段回憶,一段褪去時代色彩而至今無法淡忘的回憶。
我的成長被長輩們寄予希望,我的求學之路走得也與別人有著太多的不同,他們給我的定義是“必將成才的那一個”,而不是“可能成才的那一個”。
對於長輩們來說,學,是為了以後成才,而對於我來說,學,只有一種解釋:“學以致用”。理解這個詞很簡單,但是有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體會它的真諦,人生,原本就是一門人人都需要鑽研的課題,只是所選的道路不同、解題的方法不同而已。
《湘菜館——馬和驢》(節選)
前不久到一個農村的朋友家做客,闊別幾年又一次來到他家,農村的變化真是大啊,但是有一個奇怪的事情令我十分費解。以前到朋友家,總能看到一大群馬在遼闊的草原上賓士,但是這次卻沒看到那樣壯闊的場面,我心裡感覺很奇怪,於是第三天我終於忍不住了,問朋友,“你家以前養的馬群哪裡去了?”
但是沒想到,朋友的回答令我更驚訝,“哦,這個時間他們應該在後院喝咖啡呢!”
這個回答著實讓我大吃一驚,我繼續問,“你們家的馬待遇這麼好?”
朋友嘿嘿一樂,我不信,轉身來到房后,別說,還真有5匹馬圍坐在一個大桌子前,桌子上不規則的放著5杯咖啡,紅色的馬斜靠在椅子上,拿著一張報紙,看得十分認真,我倒吸一口涼氣,再看旁邊的棕色馬,戴著一個墨鏡,手中握著一個手機,嘴中念念有詞,嗯,正在打電話,另外三匹……一匹將煙插在耳後,一匹挽著袖子,還有一匹高喊——
“四個2!”
……
“倆王!”
鬥地主還真流行,我心想,“怎麼?農村變化……這麼大嗎?”
我沒敢打擾它們,回到朋友身邊。
“我怎麼就只看到5匹啊,另外那些呢?”
“6匹,還有一匹在我床上躺著呢,昨晚喝多了~”
“……我怎麼記得以前有幾十匹呢?”
“為了降低勞動成本啊~”
我還是不解,接著問,“那6匹馬能承擔那麼多農活嗎?”
朋友看了看我,笑著指了指另一側,我順著朋友所指的地方望了過去,嚯,這一瞧,好壯觀的場面啊,幾匹馬趕著一大批比馬小點、但是身材長相舉手投足都與馬無二的動物往前走,其中有一匹馬走路時舔著個肚子、左晃右晃的,手中還提著一個鞭子,想必這應該就是喝多那位,我仔細數了一下馬的數量,還真是6匹無錯,再低頭看看手腕上的表,“13點整,剛剛還在喝咖啡,沒想到工作效率還真高!”
我向朋友討教,“那個比馬小,但是很像馬的東西是什麼?”
“山炮了吧?那是驢!”
“以前只聽說過,還真沒見過,此番一見,果然不同凡響!但是沒想到這驢要比馬小上一圈,而且身體也沒馬那樣肥碩……”
“那都是餓出來的!”朋友解釋道,“以前幾十匹馬一起分100石糧食,現在6匹馬分70石,幾十匹驢分20石!”
“怪不得說你們農村的馬收入高、待遇好呢!這次可真長見識了。”
朋友大笑起來,“我可足足省了10石糧食啊!”
望著那遠去的驢群,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朋友挽過我的胳膊,“這裡的活兒就交給那幾匹馬吧,讓他們折騰去吧,反正它們漲工資,我省糧食,互相利用嗎!我們進屋聊會吧……”
就在我們準備進屋時,不知道哪裡飛來一隻鳥,朋友回頭一看,伸出左手,那個比鴿子小一圈、身上土灰色的鳥就安全著陸在朋友的手中,朋友在那隻鳥的小腿上取出一個小紙條,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送信來的。朋友取下紙條后,用手使勁往空中一撐,那隻鳥轉身飛走。
我問朋友,“這個比鴿子小一圈,身上土灰的東西又叫什麼?”
“麻雀!”
我又一驚,反問,“又是餓出來的?”
朋友看著我,臉上早已堆滿笑容……
影視作品
名稱職務合作人員年份《零零菜第一部》導演、編劇、客串劉冰、陳新、關爾佳、張明月等2009《零零菜第二部》導演、編劇劉冰、陳新、關爾佳、齊妍妍等2009《那年的情書》導演、製片劉冰、李林、何哲名、尹繼楠、張沖、欒葉文2010《情歌》導演、製片劉冰、楊巍、劉忠堯、張哲、計爽等2010《期待愛》導演、編劇劉冰、楊巍、李林等2010《心肝寶貝》導演、編劇劉冰、楊巍、沈萬學等2010《因為愛情》導演、編劇劉冰、程小挑、李林等2011《粉藤》導演程小挑、李欣、張藐心、魏岩等2011《畫手》導演李欣、劉冰、程小挑、蘇欣等2011《暮菊》導演、編劇、製片程小挑、韓大昊、嚴淇月等2011《漪》導演程小挑、韓大昊、李欣、陳偉妍等2011《螞蟻》(拍攝中)導演、編劇、製片程小挑、韓大昊、劉冰、祁永金等2012
音樂作品
1、《往日星空》(個人首張EP)…………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