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僧淵

崔僧淵

崔僧淵,北魏清河(治今山東臨清東北)人。泰始四年(468),北魏克歷城,隨父、兄由宋入降北魏。太和五年(481),兄僧祐參與沙門法秀謀反,他被株連,徙於薄骨律鎮。精通文學及佛學。后被孝文帝召見。初為尚書儀曹郎,歷官青州中正、南青州刺史。南齊明帝招他南歸,他複信以北魏已漢化為由拒絕之。卒年七十餘。

人物生平


崔僧淵進入魏國,因兄弟的事而獲罪流放到薄骨律鎮,太和初年得以返回。
高祖元宏聽說他有文學才能,又學習佛經,善於談論,命令以平民身份賜給他單衣頭巾,入宮在永樂經武殿聽講。後來委任僧淵為尚書儀曹郎。遷都洛陽以後,擔任青州中正。
外任征東大將軍、廣陵王元羽的諮議參軍,加授顯武將軍,到黃郭討伐海邊賊寇,大敗他們。崔僧淵外出任龍驤將軍、南青州刺史。過了許久,因擅自出兵,在核查后遭囚禁,後來才得以免罪。
崔僧淵元配妻子房氏生下兩個兒子崔伯靈、崔伯驥。後來薄房氏,更娶平原杜氏。崔僧淵流放時,和杜氏一同離去,生下四個兒子,即崔伯鳳、崔祖龍、崔祖螭、崔祖虯。返回之後,同房氏離婚,於是和杜氏以及四個兒子定居在貴州。伯驥和母親房氏住在冀州,雖然同父親往來,而心在母親一方,孝敬慈愛的道理,在一家中隔斷。崔僧淵去世,這年七十多歲。

史籍記載


《魏書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家族成員


父親:崔目連
妻子:房氏、杜氏
兒子:崔伯靈、崔伯驥、崔伯鳳、崔祖龍、崔祖螭、崔祖虯
兄弟:崔道固、崔和

家族世系


清河東武城崔氏(依“唐人姓書”說)
崔林崔悅崔潛崔宏崔浩
崔霸崔遵崔協崔邪利崔懷順
崔恩
崔法始
崔模崔沖智崔徽伯
崔季柔崔睦
崔靈度
不祥崔景茂崔彥遠
崔整
崔琰崔諒崔遇崔瑜崔逞崔諲崔靈和崔宗伯崔休
崔禕崔勛之崔彧崔景哲
崔賾
崔頤崔秉
崔欽崔京崔瓊崔輯崔道固崔景徽崔休纂
崔景業
崔景淵
崔目連崔僧祐崔道寧
崔僧淵崔伯靈
崔伯驥
崔伯鳳
崔祖龍
崔祖螭
崔祖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