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粒粒皆辛苦的結果 展開
粒粒皆辛苦
中國畫
《粒粒皆辛苦》是方增先1955年創作的紙本水墨設色畫,現收藏於中國美術館。
作為當代美術教科書中經常出現的重要作品,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后美術界響應黨和政府號召,改造舊國畫,創造新國畫,表現工農大眾形象的典範之作。
《粒粒皆辛苦》以中近景構圖,塑造了一位北方老農形象。他頭扎白色毛巾,身著淡青抑或是洗得發白的布衫,半蹲,目光低垂專註,右手直伸至畫面右下方,正欲撿拾一棵麥穗,左手握著一桿旱煙和幾穗剛撿起的穀物。老農看起來年齡有五十開外,面龐因日晒而黝黑,右肩斜搭一條汗巾,許是勞作時用來擦汗的;下身著深色褲子,皺褶以重墨寫出。整個人物造型呈均衡穩定、重心略向前傾的姿態。作者著意突出刻畫了老農粗糙的手和賴以點題的麥穗。
與通常人物畫作品重在表現人物形象的處理方法不同,《粒粒皆辛苦》僅以單體人物拾穗的動作為造型,直接以“拾”的細節動作敘事,體現農民勤儉節約、愛惜勞動果實的作品意涵。近景,作者以中國傳統繪畫的線條造型和平面渲染技法塑造人物的形貌動態,是為實寫,造型生動,人物俯拾的角度恰切自然。遠處則以概括的筆墨,描繪出運送穀物的騾車背影漸漸遠去,輒以淡墨、赭色罩染之,是為虛寫,作為背景呼應,表現出豐收之時,老農仍然愛惜一谷一穗。近景與遠景既形成虛實空間的對比、豐收與節儉的對比,又豐富了畫面,提升了作品主題“粒粒果實得之於辛苦勞動”的意蘊,充分應和了唐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畫面簡潔質樸,生活氣息濃郁,表意明確,似有一種親切之感撲面而來。
2019年9月26日至2019年11月2日,該作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偉大曆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中展出。
2020年5月,該作品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大美勞動者——中國美術館藏作品中的勞動者形象”展覽中展出。
2020年7月1日,該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中展出。
作者方增先,是20世紀後半葉現實主義中國人物畫創作的傑出代表,“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推動者之一。1931年出生於浙江蘭溪橫溪鎮西塘下村的方增先,是農民的兒子。他天資聰穎、好學上進、基本功紮實、藝術造詣精深,雖然在他後來成長、成才、成功路上,屢獲殊榮、佳譽連連,但他身上始終葆有農民淳樸、坦誠、謙和、節儉的品德與本色。除《粒粒皆辛苦》外,他在每個時期都奉獻了堪稱經典的作品,如80年代的《母親》,以及《帳棚里的笑聲》《行行復行行》《家鄉板凳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