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城

廣東湛江雷州城區

雷城在狹義上是指雷州市的雷城街道辦,其前身是雷城鎮,雷城在廣義上是雷州城的簡稱,即雷州城區。曾經作為雷州府的府城,經歷了2000多年的發展,雷城一直沿用到現在。

歷史沿革


雷湖
雷湖
雷城於2005年撤鎮改為街道辦。其為雷州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2006年9月又將雷城街道辦正式分為雷城、西湖、新城三個街道辦。至此雷城街道辦管轄雷州市東部的舊城區,範圍東至環城路,西至群眾大道、南至南渡口、北至城角排水溝,區域面積3.6平方千米,下轄八個社區。
金秋時節,新中國60華誕款款走來。在這60輪的春秋中,雷城這座古城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起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每一個城市都是一篇史詩,在滄海桑田的歲月中,雷城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次次的城市規劃,一個個景點的開發,一座座建築的崛起,一條條道路的延伸,就像是一個流動畫面,記錄著雷城這座城市60年的變遷。

發展歷史

三換藍圖
翻開雷州的史志,不難發現雷城60年來規劃建設沿革的軌跡。
建國前,雷城人口稀少,街道狹窄,城區的建設未作規劃管理。建國后,雷州建設的步伐雖有所加大,但仍沒有統一的規劃,用地建設只是沿襲古城道路格局而建。直至1985年,海康縣成立了海康縣城建設指揮部,開始編製1985——1995年城建十年規劃,掀開了雷城建設的新篇章。但由於舊城區的建築密度過大,城市街道沒有統一格局規劃,仍然制約著雷城的發展。
1993年,海康縣政府請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對《雷州城區1993——2010年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並於1994年7月通過專家評審。在該規劃中,雷城總體規劃城區建設面積由原來的13.6平方公里發展到2010年的40平方公里。但歲月的年輪轉了11圈后,2004年,雷城城區的面積仍不足17平方公里,原有的城建區設施滯后不前,城市擁擠,品位檔次不高,整體功能得不到發揮,城市商業、旅遊業、房地產等行業未能發揮龍頭作用,更無力為雷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力。
破除城市建設的“瓶頸”迫在眉睫。
2004年,雷州新一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省委“一年穩定,三年變樣”的目標要求,兩股動力立刻為雷州的發展加足了馬力。上任后的李昌梧書記、羅滇南市長等領導,審時度勢,創新思路,樹立起"經營城市"的理念,提出在“保護中延續歷史,在建設中塑造未來”。
經多次的調查研究,他們有了初步的藍圖:按照“西拓、北延、中改”的總體思路,跳出老城建新城,建設新城帶老城,新城抓框架,老城抓美化,局部抓優化,整體抓規劃,全面促提高。同時,他們找到了科學的操作方法:走“政府規劃設計,市場機制運作,多方投資建設”的路子,一邊採取大手筆打造雷州新城區,拓寬城市空間;一邊保護建設老城區,構築群眾生活新圈。
自此,雷城的建設邁上新的征程。
城區新框架
雷城作為雷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道路卻是一直制約著這座城市發展的“瓶頸”。
據資料記載,50年代初,雷城主要街道有鎮中西街、鎮中東街、廣朝北街、曲街、二橋街、龍舌橋街、十三行街。
1984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祖國南疆雷州半島,雷州百業待興,開闢一個新城區的想法時刻縈繞在時任縣委書記陳光保的腦海中,1985年,開始對城區道路進行改造和規劃。當年,開闢了群眾大道、新城大道成為30米寬的新路。1994年,雷州撤縣設市,時任書記陳永平,建設了雷南大道、工業大道、新城大道,這些措施被視為振興雷州的經濟亮點。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三條大道的配套設施得不到完善,對城市發展的帶動達不到預期目標。尤其是當初被定位為雷城主幹道的新城大道,一直被閑置著。
建設新城大道,拓展城市空間,緩解雷城交通的壓力,多年來,雷州人民不斷發出心底的呼喚。於是,建設新城大道的要求多次被寫進了雷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議案,也多次寫入雷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里。但由於資金困難等諸多原因,掘土機遲遲不見駛入新城大道。
富有幹事能力、幹事魄力的雷州新一屆領導決定把建設新城大道作為描繪雷州大變樣藍圖的第一大手筆。
在建設的過程中,資金成了一道“攔路虎”。審視當時困難財政,要拿出一筆資金談何容易。為此,經過縝密的研究,舉全市人民智慧,一條嶄新的思路出現了:新城大道建設資金籌集採用“回收土地——抵押貸款——回收土地、拆遷房屋和路面建設——掛牌出售土地——還貸”的新模式。這種道路建設模式在雷州是史無前例的。
歷經兩年多的時間,一條最能代表歷史文化名城雷州形象的城市大道——新城大道建成通車,有力緩解了雷城交通擁擠狀況,並拉動了這一帶的商業活動。目前,新城大道兩旁商業區、生活區土地得到了眾多商家的青睞,一些商家已在所購地皮上著手興建商廈。目前,處於該大道的世貿大廈已封頂,國際大廈已破土動工建設。新城大道對雷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已開始凸顯。
緊接著,該市從“新城大道模式”中借鑒經驗,繼續完善城市整體規劃,全程拉動“經營城市”的引擎,改建雷南大道和雷北大道。現在,雷南大道正逐步形成一個集商貿、行政服務、房地產業、教育於一體的商住區,成為雷城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雷北大道被定位為市區副中心區,配襯周邊的工業園區及靚麗的新農村,該大道不僅成為雷城的一個功能區,同時成為雷州一條亮麗的景觀路。
三條大道的建成,美化亮化了雷城,拓寬了雷城城市框架,猶如三條不斷延伸的觸角,牽引著雷城由東向西擴展,與207國道構成了雷城的新城區。大道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將會造就新的商業區,將使雷城城市商業、旅遊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龍頭作用得到發揮,掀起雷州城區新一輪發展熱潮。
連線打造休閑景觀帶
一個秋日的清晨,筆者到雷湖風景區晨練,映入眼眶的是一幅景緻宜人畫面:晨曦初露,澄湖碧柳,綠波粼粼,晨練的人們散布在景區的各個角落。雷湖文化廣場上,身著白衣、手舞紅扇的婦女跳著健身舞;拱橋兩旁,老當益壯的老人在耍太極拳;護欄旁,跑步的市民來回穿梭;健身區里,市民一邊閑聊一邊做著運動。雷湖風景區,成了名城人民的休閑樂園。
此情此景,不禁讓筆者回想起一件往事。大學畢業時,家住茂名的學友聽說雷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便欣然來雷州遊玩,家住雷城的筆者自然地給她當起了導遊。白天,帶她遊覽了雷城幾個著名的名勝古迹,到了晚上,卻不知帶她去哪休閑,只有帶著她沿著南湖瞎逛。當時的南湖就是雷湖風景區的前身,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將之一分為二。回家時,學友不禁疑問: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難道就沒有一個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這句話帶給筆者心頭的隱痛直到雷湖風景區的建成才消失。
談及近40年雷城人的文娛生活,一位“老雷州”做了一個點式概括:70年代看雷劇——80年代看電影——90年代唱OK——字也是隨著雷湖風景區的建成逐步成為雷城人的流行名詞。
近五年來,該市市委市政府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城市建設的理念,連線打造休閑景觀帶。共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加大了雷湖景區的綠化、美化、凈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在景區種植上美觀的大、小榕樹多株,使景區更加綠意醉人;改造了景區北廣場兩邊人行道,使景區更為亮麗;在景區安裝了一整套健身器材,使市民有了健身的好去處;改造了雷湖文化廣場的舞台,為景區增添了新的風采;建起雷湖護欄,營造安全和諧環境;投入資金750萬元整治了東西渠,凈化了渠道兩旁居民的生活環境,美化了雷湖風景區兩旁的景色;拆除西湖公園圍牆,拓寬西湖公園景區,免費開放公園,還綠於民……打造“西湖水庫——烈士陵園——西湖公園——雷湖風景區——東西渠——南渡河”景觀帶。目前,這條景觀帶成為雷城市民休閑的中心。
同時,該市依託雷湖風景區,大力打造廣場文化,推進文化大市建設,使之成了雷州文化的“匯展中心”。每年春節,一套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在這裡開演,讓市民大飽眼福;每逢重大節假日,名城人民在這裡歡歌載舞慶太平盛世;每到周末晚上,有定期的雷劇表演或電影放映等,黨的方針政策在這裡得到很好的宣傳;還有各類的文藝匯演、知識競賽和各種商業活動在這裡舉行。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增加了名城的動感和色彩,顯示了名城的文化個性,構架了政府與民間互動共創的橋樑。
三座標誌性建築
雷城歷史上下五千年,在遙遠的時空隧道中留下深刻的軌跡。雷州文化淵源悠久,在浩瀚歷史長河裡積澱了濃厚的底蘊。1994年1月,海康縣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城人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
有人說,要把雷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做大做強,必須做好它的品位,那麼,這不能單靠歷史文化的支撐,必須將歷史遺留與現代建築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凸顯它品位。
但是,翻開雷州歷史的“相冊”,建國前,雷城幾乎沒有幾座能入眼的建築,惟有曲街的古騎樓才顯示著雷城古商貿的繁華。1978年以來,城區建築開始發展,先後建起了外貿大廈、建銀大廈、名都大酒店、煙糖酒大廈等100多座大樓,這些大樓的建成,帶動了雷州第三產業的發展。然而,這些商業性的建築,少了點文化的內涵,還少了點都市化的色彩。
進入20世紀,隨著城市生活的日新月異,人民的文化需求不斷增加。雷州市委市政府的發展思路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2002年1月,坐落於雷湖文化廣場西側的雷州購書中心建成開業,這是湛江市縣(市)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圖書零售中心。它的建成,結束了雷州沒有大型購書中心的歷史,同時,名城的品位也提升到更高的檔次。
2003年1月,雷州購物廣場落成開業,這是當時粵西地區縣級規模最大,設施最配套、功能最齊全、具有都市風格的現代化綜合性購物廣場。雷州購物廣場的營業,促進雷州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該地帶的繁華。
為進一步推動雷州文化旅遊經濟的發展,雷州市委、市政府把博物館的遷建當作“建設文化大市”的重點工程、標誌性工程來抓。2005年9月,遷建工程破土動工。在遷建過程中,李昌梧、羅滇南等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各部門互相配合,施工單位加緊建設,經過3年多時間的努力,一座佔地面積6180平方米、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粵西地區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終於矗立在風景旖旎的雷州西湖之濱。氣勢恢宏、典雅大方的博物館,是雷州市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文化元素,必將大大提升歷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奠定名城建設規劃的基調與格局。
翻看雷州60年城市建設的一段段閃爍的歷史,裡面印記的是,造就城市光榮與夢想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