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南渡河的結果 展開

南渡河

南渡河

徠南渡河,又名擎雷水,雷州半島唯一一條集水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屬南海水系河流。是廣東雷州半島腹部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廣東省遂溪縣坡仔,在海康縣雙溪口注入南海雷州灣,幹流全長88公里,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占海康縣面積的40.8%。最寬處200米,平均河面寬31.13米,河流總落差27.9米,河床坡降0.172‰。流域內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土塘水、公和水、松竹河、花橋水。

基本內容


名稱:南渡河
南渡河
南渡河
地理位置:中國廣東省
南渡河是廣東雷州半島腹部最大的河流

幹流概況


南渡河是廣東雷州半島腹部最大的河流,其流域與雷州半島西部乾旱地區接壤,部分區域屬西南部乾旱 地區,發源於遂溪縣坡仔,在雷州市雙溪口出海。流域面積1444平方公里,河長97公里,河床坡降0.17‰,其出海口段河面寬100~200米,河槽深度高程為+1~-5米之間。出海口建有擋潮大閘1座,河槽蓄水容積達6707萬立方米。南渡河是雷州市境內最大的河流,在市內流長97公里,它發源於遂溪縣河頭鎮的坡仔,流經客路、紀家、唐家、楊家、松竹、南興、白沙、附城、雷高等9個鎮,從雙 溪口注入大海,集南面積1444平方公里。沿線有安欖、溪頭、南渡、渡仔4個渡口。江河源遠流長,奔騰不息,澆灌千里沃土,培育了雷州文明。

主要支流


流徠域內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有土塘水、公和水、松竹河、花橋水。
土塘水,南渡河支流。河長28公里,發源於海康縣后廟坑,河口於海康縣那平新村,流經海康縣紀家鎮、楊家鎮,集水面積220平方公里,坡降0.58‰,流域耕地總面積3.42萬畝。
公和水,南渡河支流。河長30公里,發源於海康縣草羅嶺,河口於海康縣官塘,流經海康縣唐家鎮、楊家鎮,集水面積146平方公里,坡降0.94‰,流域耕地總面積1.89萬畝。
松竹河,南渡河支流。河長32公里,發源於海康縣謝家北,河口於海康縣南渡河山尾,流經海康縣松竹鎮,集水面積158平方公里,坡降0.53‰,流域耕地總面積5.92萬畝。
花橋水,南渡河支流。河長40公里,發源於海康縣石卯嶺,河口於海康縣雙溪口,流經海康縣雷高鎮、南興鎮,集水面積178平方公里,坡降2.12‰,流域耕地總面積6.63萬畝。

水文特徵


流域內集水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條,多年平均降水量1486毫米,最大年雨量2889毫米(唐家站1973年),最小年雨量485毫米(紀家站1962年),6-9月雨量約佔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二。
平均年逕流量8.9億立方米。后洋水文站(集水面積162平方公里)查測1945年7月最大洪峰流量1140立方米每秒,而1960年最枯流量僅0.02立方米每秒。
旱災是流域內較為嚴重並普遍的自然災害,以春旱為主,秋旱間有發生,流域上游有洪災,中下游則常受嚴重的洪潮災害,洪潮威脅的耕地21.74萬畝。1980年7月22日強颱風正面襲擊南渡河大堤,堤外最高潮位達到黃海基面高程6.53米,颱風增水5.9米,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流域內水土流失面積127平方公里,還有增大趨勢。幹流河道彎曲,坡度平緩,大量泥沙入河,主流及一級支流的河床逐年淤高,已有2萬餘畝水稻田變成沼澤地,只能改種蒲草

流域概況


雷州市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中部。地跨東經109°44′-110°23′。北緯20°26′-21°11′。東瀕南海,西靠北部灣,北與湛江市郊、遂溪縣接壤,南與徐聞縣毗鄰。南北長83公里,東西寬67公里,總面積353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09°44′-110°23′,北緯20°26′-21°11′。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23度。全市總人口141萬,轄20個鎮,鏡內有11個國營農林鹽場,雷州城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積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萬。全市耕地面積152萬畝,海岸線長達406公里,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具有南亞熱帶特色的農、林、牧、副、漁生產,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水利概況


沿線有安欖、溪頭、南渡、渡仔4個渡口。
建國后流域內已建成中型和小一型水庫共18座及南渡河堤閘工程等,塘庫工程使集水面積297.2平方公里獲得不同程度的控制,南渡河水閘也使幹流下游及河口的水情發生變化,防止了暴潮侵入。

自然特徵


氣候氣溫
雷州市位於北緯20°26′-21°11′,北回歸線以南,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
南渡河
南渡河
富。日照年平均2003.6小時,太陽年總輻射量108~117卡/CM2,年平均氣溫22℃,最高氣溫38.5℃(出現於 1977年 6月 8日),最低氣溫 0℃(出現於1975年12月2日和29日),最熱月份是7月,平均氣溫28.4℃,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氣溫15.5℃。年溫差明顯,為12.9℃左右。年積溫約8382.3℃。無霜期達364天。
雨量充沛
乾濕明顯,年平均降雨日135天,平均年降雨量為1711.6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相對出現乾濕季。雨季為6~9月,以南風為主;旱季為11月至次年3月,以北風為主。市內區域降雨不均勻。東部、中部、北部為多雨區。而西部、南部為少雨區。內陸為多雨區。沿海為少雨區。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4%,風速3.6米/秒。
氣候區劃 由於受特定的地形地勢的影響。雷州市的氣候有比較明顯的區域性差異。西部沿海日照時數較多,氣溫稍高,雨量較少,經常乾旱,以房參、罩斗、北和、海田和紀家等鎮為甚;東部、北部日照時數稍少,氣溫稍低,雨量多;南部小山丘地帶為雷州市雨量最多、氣溫較低的水氣候帶。
氣候特點
屬北熱帶濕潤氣候雷瓊氣候區。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l)夏季不熱,冬季不冷,夏長,秋短,四季如春,基本無霜期。全年平均氣溫在22.6℃~23.9℃之間,極端最高氣溫為39.5℃。有8O%以上的年份極端最高氣溫為35.9℃以下,最熱月份是7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8.4℃°C。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氣溫在15.5℃,西部勝海也不超過17℃,極端最低氣溫歷年平均約為3.7℃,且8O%年份極端最低氣溫都在幾2.4℃以上。
(2)雨量分佈不均勻。雨季乾濕明顯。由於每年熱帶海洋季風帶來大量的水氣、峰面雨和颱風雨。因而雨量多集中於6~9月,佔全年雨量的60%~70%。7月份雨量最多,可達 279.4~352.8毫米。11月至下年3月雨量較少,只為全年雨量的8.5%~9.3%,月均20-3O毫米,最少月份是1月,只有12-26毫米,旱季長達5個月,對農業生產極為不利。雨量地區分佈也不均勻,差異明顯。本市東北部多雨,西南部少雨。年均雨量北部客路鎮為1775毫米,洋田地區為1711毫米,中部低丘地區為1593毫米,東南部調風鎮以及英利、龍門一部分為1912毫米,而西南部沿海地區的北和、房參、罩斗等,只有1180毫米,所以西南地區十年九旱,災情嚴重。雨量年際變化大。有60%~70%年份降雨不正常,其中有 30%~4O%年份雨量偏少,這是影響農業產量不高不穩的原因之一。
(3)多受颱風侵襲。由於本市地處北緯20°26′~21°11′,東 經109°44′~110°23′,所以經常受到產生於菲律賓附近的西太平洋颱風和產生於西沙、中沙群島附近的南海颱風的襲擊。一般始於5月,11月份結束。7、8、9月颱風最多,風力也最大,據記載,直接影響我市的颱風從1960-1980年的21年中,有颱風的年份就有16年,出現機率為76.2%,平均每年2—3次,最多的一年達到8次。颱風帶來強風暴雨,甚至帶來海潮,對我市的農業生產影響很大。

水利樞紐


南渡河堤
南渡河堤始建於1970年,從雷高鎮黎陳坎至沈塘鎮鋪墩,長達21.05公里。南渡河堤最大功用是防颱風暴潮。南渡
南渡河
南渡河
河堤經過加固后,堤壩高程8.5米,堤壩兩面加築4.5米高擋土牆,並加厚壩體,外臨海一面用水泥混凝土加固,能夠抗擊12級颱風和大海潮的襲擊,沿岸地區22萬畝農田和20萬群眾的安全將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為更好地排洪、畜水,不但對大小20個涵閘進行維修,而且還計劃在下洋南重建一個涵閘。在大旱之年,正是由於南渡河堤在排洪、蓄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護衛”了雷州22萬畝東西洋良田,保護了雷州市700萬人民的“糧倉”。
南渡河堵海大堤
1970年6月1日動工,1974年7月竣工。堵海大堤起自雷高鎮黎陳坎,從南向北延伸到沈塘鎮鋪墩村,全長21.05公里。堵口段最大堤壩高22.3米,一般堤壩高6~7米,堤頂寬4~8米,堤頂高程8米(黃海標高,下同);南渡河排洪閘(大型)閘底高程-1米,19孔,每孔凈寬6米,凈高3.5米,閘總長157米,閘前設計洪水位3.25米,排洪流量每秒1665立方米;花橋河排洪閘(中型)閘底高程-1.5米,15孔,每孔凈寬3.2米,凈高4米,設計洪水位3.92米,排洪流量每秒807立方米。全堤共有排水涵20座。船閘閘底高程-3.2米,凈寬15米,凈長100米,可通航150噸/艘。南渡河堵海大堤建成后,集雨面積1444平方公里。是一項以防海潮為主,結合蓄水提灌、圍墾、發電、交通和淡水養殖的綜合利用工程。但在實踐中仍顯防潮功能不足。1980年3號強颱風中,南渡河防海潮堤受到12級風力和暴潮的襲擊,全堤被海浪越頂(當時堤頂高程7~8米),特別是在芙蓉、華安墾段因堤矮,有4公里被暴潮漫頂以致崩潰,咸潮淹沒農田2000公頃。1986年第16號颱風登陸時,堤圍又受到12級風力的暴海潮襲擊,堤圍外坡雖被颱風沖蝕嚴重,但未決堤。1987年,廣東省人大將堵海大堤列入“85”號江河整治議案工程之一,按“達標”標準進行加固。總體規劃分期10年實施,僅經5年2個月(1988年1月~1993年2月)的緊張施工,便完成了大堤整治的加固任務:①土方加固;②硬坡化加固;③危涵險閘加固;④清障加固。大堤整治完成後,防海潮能力從原9級提高到10級颱風加暴潮,且安全超高0.7米。群眾稱為“堅固的保命堤”。整治工程共計完成土方167萬立方米,石方15.4萬立方米,其中漿砌石9.56萬立方米,砼4.79萬立方米。政府投資1468萬元,群眾自籌資金272萬元。

環境保護


2001年雷州市手要供水源地-南渡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現狀進行了實地勘探考察,調查結果表明,南渡河流域水上流
南渡河
南渡河
失主要集中在南渡河流域中、上游的楊家、白沙、客路、唐家、紀家、松竹八鎮,六鎮的水土流失面積共61.23km^2,其中,面蝕流失23.5km^2,溝蝕流失12.6km^2,崩塌流失25.15km^2。山實地調查結果可知,南渡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問題已成為南渡河水系水資源保護的頭號問題,調查弄清南渡河水土流失現狀,採取有效治理措施保護南渡河生態環境,徹底改善南渡河水土流失現狀已成為南渡河整治的重點項目。文中就南渡河水土流失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治理措施
南渡河是雷州市的母親河,但水體受污染、水土流失、河床積淤、咸潮倒灌等問題曾困擾著南渡河。 2000年,雷州市撥出40萬元編製《南渡河流域水質保護規則》,經兩年多的努力,2002年通過省環保局組織的專家組的論證,並得到省政府批准實施,圍繞《規則》,雷州市投資建設雷州市南渡河環境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從2003年開始,計劃總投資2937.5萬元,重點建設有工業污染源治理、種植護岸林工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水土保持工程、漿砌石護岸牆工程,清淤、拆障工程和更換水閘工程。一期工程的推進,南渡河的水環境得到一定改善,一個河段的水土流失逐步得到得到較有效的控制。
為配合工程進展,徹底治理南渡河水域污染,雷州市政府加強了沿河建設項目的發展規劃,堅決杜絕污染項目在南渡河流域重點區域上馬,對過去已有的市醬料廠、衣康酸廠等企業積極推進清潔生產,確保實現廢水、廢氣、廢物的達標排放和處理;對污染排放不達標的企業進行關停,改造,加快淘汰落後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關閉污染嚴重的企業,如2002年4月,關閉一條污染嚴重的酵母生產線;對南渡河流域尤其是在上游積極推廣農作物綠色產業,實施無公害生產等措施。

防洪抗旱


雷城位於南渡河北岸,長期以來,由於南渡河下游缺乏綜合整治,其防洪、排洪、排污等方面均存在不少問題,
洪澇災害時常威脅著廣大市民。為提高我市城區的防洪標準,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雷州市將城市防洪工程列入廣東省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計劃,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完善城區的防洪(潮)基礎設施。工程包括:東部的防潮堤防工程,南部的南渡河防洪堤防工程,中部的夏江河排洪整治工程,北部的東運河排洪渠整治工程。工程總投資24632.2萬元。項目建設期為3年。資金來源除申請省級以上補助資金按照堤防每公里補助200萬元外,其餘建設資金由湛江市及雷州市自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