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武陵鎮的結果 展開
- 重慶市萬州區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轄下鎮
- 湖南常德市鼎城區武陵鎮
武陵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轄下鎮
武陵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地處賓陽縣中南部,東接中華鎮,南連甘棠鎮、陳平鄉、橫縣六景鎮,西鄰陳平鄉、賓州鎮,北靠賓州鎮、大橋鎮。武陵鎮行政區域面積158.41平方千米。武陵鎮人口37748人(2020年)。
宋開寶五年(972年),琅琊縣併入嶺方縣,嶺方縣改隸邕州。1949年12月,賓陽縣解放,屬南寧專區,遷治新賓。1951年,屬賓陽縣第四區。1961年,增設馬王公社。1968年9月,武陵區改為武陵公社。1984年8月,武陵公社撤改為武陵鄉和中華鄉。1993年,武陵鄉改為武陵鎮。截至2020年6月,武陵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住武陵圩。
2018年,武陵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宋開寶五年(972年),琅琊縣併入嶺方縣,嶺方縣改隸邕州。
1949年12月,賓陽縣解放,屬南寧專區,遷治新賓。
1951年,屬賓陽縣第四區。
1961年,增設馬王公社。
1968年9月,武陵區改為武陵公社。
1984年8月,武陵公社撤改為武陵鄉和中華鄉。
1993年,武陵鄉改為武陵鎮。
武陵鎮
武陵鎮地處賓陽縣中南部,東接中華鎮,南連甘棠鎮、陳平鄉、橫縣六景鎮,西鄰陳平鄉、賓州鎮,北靠賓州鎮、大橋鎮。武陵鎮行政區域面積158.41平方千米。
武陵鎮境內大部分為平原,地勢南高北低,北部為平原、丘陵,南部為山區,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50~709米之間。山區約佔總面積的1/3。境內最高峰位於白花山,海拔709米。
武陵鎮境內河流屬於紅水河水系、鬱江水系。境內主要河流有紅水河水系的大橋江和鬱江水系的六丁江。大橋江由南至北經武陵、廖村進入大橋鎮,境內流域面積8平方千米,長5千米,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木馬江。六丁江由北至南經六蒙、四才進入甘棠鎮,境內流域面積31平方千米,長15千米,年均流量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4立方米/秒。
武陵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山體滑坡等。澇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5~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2004年7月19日,涉及全鎮範圍,2.57萬人受災,民房倒塌160間,農作物受損面積1.1萬畝,損毀道路21處,財產損失時價總計540萬元,無人員死亡。
武陵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有石灰石、花崗岩、硫鐵礦、砷礦(毒砂)。
2011年末,武陵鎮轄武陵1個居民委員會,理化、沙井、馬王、雲嶺、雲梯、廖寨、楊山、留寺、武陵、廖村、白沙、六蒙、四才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7個居民小組,39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武陵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住武陵圩。
武陵鎮區劃詳情 | |
武陵社區 | 楊山村 |
理化村 | 留寺村 |
沙井村 | 武陵村 |
馬王村 | 廖村 |
雲嶺村 | 白沙村 |
雲梯村 | 六蒙村 |
廖寨村 | 四才村 |
2011年末,武陵鎮轄區總人口6228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322人,城鎮化率5.33%。總人口中,男性32975人,佔53.2%;女性29307人,佔46.8%;14歲以下22809人,佔37%;15~64歲21930人,佔34%;65歲以上9862人,佔14.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8萬人,佔94%;有壯族3720人,佔6%。2011年末,人口出生率12.6‰,人口死亡率為6.8‰,人口自然增長率5.8‰。
截至2018年末,武陵鎮戶籍人口64085人。
2021年6月15日,賓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發布,武陵鎮人口為37748人。
陸新燕:鎮黨委書記主持黨委全面工作
彭兵:鎮黨委副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陳振寧: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人大全面工作、分管黨務、工青婦、意識形態
陸樹天:鎮紀委書記分管紀檢、政法工作
韋志宗:鎮黨委統戰委員、副鎮長分管統戰、計生、衛生工作
覃志遠: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招商項目、教育、機關後勤工作
曾凡來: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安全生產工作
何軍: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分管土地城建、大農業工作
張明濤:鎮黨委組織委員、分管組織工作
白顯興:鎮黨委宣傳委員、分管宣傳工作
盧揚勇:鎮人大副主席協助分管人大工作
2011年,武陵鎮財政總收入518.2萬元,其中地稅476.8萬元,國稅42.1萬元。人均財政收入5945元。
2018年,武陵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4個。
2011年末,武陵鎮耕地面積3.8萬畝,人均0.6畝,其中水田3.3萬畝,旱地4292畝,主要以優質稻、糖蔗、西瓜、木薯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3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8.9萬噸,人均3043千克,其中水稻4.6萬噸,玉米105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蔬菜、西瓜、木薯、茉莉花等。2011年,糖蔗種植面積達2200畝,2010~2011年榨季入廠原料蔗0.7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3.2萬噸,主要品種有胡蘿蔔、聖女番茄、果蔗等。
2011年末,武陵鎮以飼養生豬和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出欄1∶6萬頭,年末存欄1.7萬頭;上市家禽3萬羽,年末存欄3.5萬羽。畜牧業總產值1.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7.6%。漁業總產值250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1%。森林覆蓋率42.8%。
2011年末,武陵鎮形成以牛角加工、大米加工、木材加工、蔬菜加工、電子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總產值1043.6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有工業企業16家,職工310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億元。
2011年末,武陵鎮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職工18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7億元,比上年增長22.5%。2011年,進出口總額112萬美元,其中進口48萬美元,出口64萬美元。
武陵鎮因鎮政府駐武陵圩而得名。
(1)青刀豆是武陵的特色產品之一,其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每年種植面積達5000畝,年產青刀豆800萬公斤。
(2)美國提子在桂南賓陽縣武陵鎮試種成功,圖為掛滿技頭的累累果實。
(3)武陵香芋個大,肉嫩、味美,年產60萬公斤,遠銷廣東、海南、浙江、上海、深圳等省。
武陵鎮境內有湘桂鐵路、賓橫公路過境。
2011年末,武陵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5個,業餘文藝隊3個;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7.6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30多人。
2011年末,武陵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690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12所,在校生3724人,專任教師26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516人,專任教師241人,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2011年末,武陵鎮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16個,其中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14個,門診部(所)1個;病床60張。專業衛生人員58名,其中執業醫師19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1萬人次。
2011年末,武陵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7戶,人數158人,支出12.8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200元,比上年增長15%;城鎮醫療救助6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0人次,共支出60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9戶,人數1430人,支出115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60元,比上年增長1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355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1家,床位5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2人。社會勞動保障服務中心1個,社會勞動保障服務站14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萬人,參保率40%。
2011年末,武陵鎮有郵政代辦所1處,全年征訂報紙、期刊560份(冊),業務收入199萬元。電信企業3家,有14個行政村通固定電話,移動、聯通發射塔信號覆蓋全鎮。
給排水
2011年末,武陵鎮有自來水廠1座,有深水井1眼,年供水60萬立方米。有排水溝3500米。
供電
2011年末,武陵鎮有供電所1座,35千伏的變電站1座。2011年,用電量245萬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武陵鎮有花壇5個,綠化面積1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