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窩泊鎮

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轄鎮

蛇窩泊鎮,隸屬於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是山東省中心鎮。該鎮人傑地靈,氣候宜人。蛇窩泊是遠近聞名的文化之鄉,連年被評為煙台市級文明鎮;發展果業條件得天獨厚。

地處膠東半島腹地,位於棲霞、萊陽海陽三市(縣)交界。全鎮總面積201.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3028人(2017年),10萬畝耕地,7萬畝果園,年產蘋果1.5億公斤,先後被山東省授予“果品產加銷基地示範鎮”、“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等稱號;果品市場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果品龍頭市場”、“省級菜籃子工程”、”山東省部級鮮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被農業部授予國家級定點批發市場,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優秀市場。

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鎮名由來
相傳古時,“膠東屋脊”——棲霞東南面的九廟嶺下有一個大洞,洞里盤踞著一條百餘丈的蛇精,它鬧得周圍烏煙瘴氣,民不聊生。有個名叫男剛的南方青年闖江湖賣藝路過此地。當地老百姓用豐盛的飯菜款待,並向他訴說了蛇精一事。男剛吃完飯,頓覺渾身是勁。於是拿上七尺青鋒寶劍來到九廟嶺下,與蛇精展開激烈搏鬥,最終將蛇精殺死。後人為了紀念男剛殺蛇的故事,將此地改名“蛇窩泊”。
蛇窩泊鎮地理位置
蛇窩泊鎮地理位置
1958年9月改為蛇窩泊公社。
1984年3月,改公社為鎮,設蛇窩泊鎮,由蛇窩泊鎮析出連家莊鄉。
2000年5月18日,撤銷連家莊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蛇窩泊鎮。
2000年12月19日,撤銷大柳家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蛇窩泊鎮。

行政區劃


2020年蛇窩泊鎮下轄101個村,按統計用區劃代碼排序。
蛇窩泊村荊山後村
牟家疃村西荊夼村
荷葉村東荊夼村
北庄村西河南村
埠梅頭村東河南村
南台村風彩前村
文石村清河口村
張家莊村西凰跳村
張家泥都村東凰跳村
小庄泥都村卧龍溝村
中泥都村大柳家村
前泥都村口子村
唐西村道西村
唐中村安子夼村
唐東村輦頭村
木蘭夼村河西夼村
牟家河西村東夼村
南崮村東山根村
石角夼村町夼村
柳口村上庄頭村
南砦村南崮山村
榆子村北崮山村
北榆疃村榆林子村
中榆疃村段庄村
南榆疃村周家溝村
博地村前柳家村
山虎庄村磚園村
馬格庄村大榆家夼村
水晶泊村前榆家夼村
東院頭村上榆家夼村
觀泊村南羅家村
西山村大埠后村
禾家莊村前埠后村
院頭窯村玉皇廟后村
下范家溝村東初家疃村
窩樂村中初家疃村
柳林庄村西初家疃村
辛店村郭家埠頭村
朱留村泥溝村
后撞村東孫家莊村
前撞村徐家莊村
連家莊村上范家溝村
大咽喉村辛家夼村
孫家咽喉村上葦城村
躍進村下葦城村
盧家村犍脊山村
下馬家河村前張家莊村
中馬家河村唐山頭村
上馬家河村邱格庄村
小帽頂村劉家崖后村
大帽頂村

地理環境


該鎮交通發達,可直接與煙台、青島、龍口港通車;距煙台飛機場60公里、距青島機場120公里,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蛇窩泊鎮44970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4970
22875
22095
家庭戶戶數15850
家庭戶總人口(總)44190
家庭戶男22436
家庭戶女21754
0-14歲(總)8857
0-14歲男4651
0-14歲女4206
15-64歲(總)31284
15-64歲男16084
15-64歲女15200
65歲及以上(總)4829
65歲及以上男2140
65歲及以上女268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3596
2017年,常住人口53028人。

經濟


產業發展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是山東省政府批准的市場帶動和農業產業化中心鎮,鎮區兩側有204國道和同(江)三(亞)高速公路通過,駐地中心有海(陽)萊(州)公路橫穿。若把青島、煙台、威海視作膠東半島的三角形,蛇窩泊就位居三角形的中心。蛇窩泊大集早在解放前就聞名膠東半島,是當地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如今的蛇窩泊是盛產蘋果的重鎮,全鎮栽植蘋果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80%,同全市農村一樣,果業是全鎮的主導產業,經濟的重要支柱,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由於它的區位優勢和交通條件的便利,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全國各地的果商便不約而同地來到此地設點收購蘋果。據當地果農回憶,果商最多時,僅棗莊市就有150多家在這裡做蘋果生意。蛇窩泊鎮政府,把握商機,因勢利導,為果商提供優質服務,為本地及周邊果農搭起銷售平台。至1996年,鎮駐地東西、南北各2公里的中心大街,已自然形成一個果品交易市場,每天有2500多人前來購銷蘋果,日銷售果品40萬公斤,成交額70多萬元,成為後來果品批發市場的雛形。
1997年6月,蛇窩泊鎮黨委、政府本著“先繁榮后規範,先簡易后提高”的原則,投資1200萬元,建起佔地面積360畝,鋼架結構交易大棚3個,交易攤位360個的批發市場。交易場所從無到有,由小到大,迅速膨脹,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性果品集散地。1998年6月,該市場被省計委正式立項,命名為“山東煙台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1999年,二期工程又擴建面積240畝,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了長4000米、寬60米的果品交易長廊,兩側各配有6米寬的棚架結構交易攤位;新建成冷風庫9座,貯藏保鮮能力達1.3萬噸,完成商品樓面積1.2萬平方米,使整個市場面積達到了600畝。2000年,三期擴建工程投資5800萬元,又將市場擴建300畝,新建棚架攤位5.6萬平方米。從立項、批複到籌建、擴建,用了3年多一點的時間。前來考察的省果品產加銷基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彭吉安稱讚為“驚人的蛇窩泊速度”。從此整個市場年年有工程,步步上台階。尤其是2001年以來,作為全市重點工程之一,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施工人員你追我趕,一幢幢風格各異的商品樓拔地而起,市場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米。劉(家河)山(前店)線、海(陽)萊(州)線、府前路也被拓寬硬化,交易場所全部油漆一新。
2004年國家投資1200萬元,建起了面積達6800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展廳,使批發市場進一步上檔升級,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果品批發市場之一和集散中心。果品銷售期間,整個市場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來市場經營的全國各地經銷商每天達5000多人,日車流量達6000多輛,最高峰時達2萬餘輛次,交易人數達5萬餘人,年交易量達6億公斤,交易額12億元。達隆、新源、龍發、浩源、四通等37座冷風庫、氣調庫棋布市場,總貯藏保鮮能力達8萬噸,拉長了果品交易期。周邊覆蓋萊陽、海陽、牟平、招遠以及青島、威海等市上百個鄉鎮,作用輻射到整個膠東半島。經營的果品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出口果品佔總交易量的十分之一,初步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互補的多元化果品營銷網路。
石磨
石磨
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十多年來,累計投資達2億多元,場地面積和交易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國家、省、市領導多次來此視察並給予高度評價。1999年7月31日,全國果品產加銷信息座談會在棲霞市召開,會議主要參觀了蛇窩泊鎮豐水梨園、無公害蘋果基地建設及市場建設情況;9月16日,全省農業產業化現場會在棲霞市召開,重點考察了蛇窩泊鎮的果品生產和市場建設情況,副省長陳延明、煙台市委副書記欒炳良、副市長王修伯、各地市市長、專員、農業局長、重點縣市區長參加了會議。陳省長看了市場后,對棲霞市和蛇窩泊的領導說:“你們辛苦了,魄力很大,為全省帶了個好頭,《人民日報》、《農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韓國中央電視台等中外新聞媒體多次進行過詳細報道。該市場先後被省確定為“省級菜籃子工程”、“山東省果品龍頭市場”、“山東省現代化重點市場”。1999年又被農業部定為“國家級定點市場”。自1999年以來,連年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果品批發市場”和“果業龍頭企業”;被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展為會員單位;被確定為煙台國際果蔬博覽會分會場。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建一個市場、帶一串產業、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作用。一是促進了果品產業化,帶動了果業生產的品種更新、果實套袋、微噴灌溉、土壤改良、果品貯藏、包裝物料、果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發展。二是拉動了二、三產業大發展,全鎮從事蘋果紙袋、紙箱、網套、保鮮紙加工的企業和業戶達800餘家;從事商業、餐飲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單位達200餘家;經銷生產資料、包裝物料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全國有49家農藥廠、30多家肥料廠在此設點直銷。三是拉動了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鎮登記註冊的個體工商戶達1200餘戶。四是拉動了小城鎮建設。蛇窩泊鎮駐地面積已擴大到6平方公里,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國家一般城市的規定標準。城鎮擴大了,百姓富裕了,蛇窩泊正向著更加興旺發達的中心鎮的方向邁進。
事業發展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敬老院地處蛇窩泊政府駐地,佔地面積2608平方米,有房舍3排86間,有效使用面積1136平方米,可滿足160名五保老人入住需要。該院是由蛇窩泊鎮黨委、政府投資98萬元,將原蛇窩泊中心完小改建而成的,工程於2007年3月份開工建設,9月份竣工。院內設計巧妙,布局科學,配套齊全,環境幽雅。建有辦公場所10間160平方米,娛樂活動場所1處600平方米,同時開闢菜園4畝,豬舍10間。
為確保入駐老人安享晚年,鎮黨委、政府為敬老院配備管理人員3名,衛生保潔人員5名,為節省開支,護理人員由機關幹部輪流擔任;現已購置床位146個,從11月28日始將安排96名五保老人入駐,入駐率60%,年底前入駐120人,入駐率達75%。
特色村屯
蛇窩泊村位於唐山河畔,是“江北水果第一鎮”蛇窩泊鎮的果業生產重點村,全國最大的蘋果批發市場----煙台蛇窩泊果蔬批發市場就位於此地。全村749戶,2100餘人口,擁有蘋果園2000多畝。歷年來蛇窩泊村多次榮獲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蘋果生產先進村”、“果品銷售先進村”等榮譽稱號,於2002年被確定為“棲霞市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村”。全村年產紅富士、紅將軍、嘎拉等優質蘋果500多萬公斤,暢銷國內外市場。
1996年蛇窩泊村成立了棲霞市達隆實業總公司,投資360萬元建成了2000噸組裝式果品冷藏庫,並建成一處紙箱廠,全村的果品產業化日趨完善。600畝果園實現了微噴節水灌溉,300畝果園實現了管道灌溉。
2004年春該村又從山東省星火科技服務基地辦公室引進了富硒蘋果生產技術,規劃了150畝富硒蘋果基地,按技術操作規程施用富硒多元素肥、富硒液體肥,年可生產優質富硒蘋果40萬公斤,品種包括紅富士、紅將軍、嘎拉等。
果品市場
該鎮市場興旺,全國有名,發展果業條件得天獨厚。始建於1996年的“山東煙台蛇窩泊果品批發市場”,總佔地面積1200畝,2002年市場果品交易量達到5億公斤,交易額10億元,貯藏保鮮能力達6萬噸,是農業產業化的成功之作。

招商引資

該鎮政通人和,社會安定,條件優越,截至2005年,已經有美國、新加坡、俄羅斯、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加拿大、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蛇窩泊進行考察、洽談、投資,受益匪淺。

社會


教育

蛇窩泊鎮是棲霞市最大蘋果產業交易集散地,隨著蘋果交易量的增加和前來參加果蔬會人員的大量流入,鎮區內車流量迅速增大,同時,許多家長用三輪車等農用車輛接送學生上放學,導致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巨大隱患。為徹底消除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得保障鎮區青少年的人身安全,鎮教育團委在全鎮團員學生和少先隊員中間開展了以“安全出行我能行”為主題的系列安全教育活動。一是在全鎮各學校舉辦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競賽、演講和繪畫比賽,並聘請了交警四中隊的工作人員來校通過具體詳實的事例講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識,通過團員學生和少先隊員的親身參與,提高了他們的安全防患意識。二是發放了2400餘份“致全區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們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並結合發生在身邊的案例,用活生生的事實,闡明了用三輪車等“三無”農用車接送學生的巨大危害。三是和政府團委聯合,把全鎮村隊按地域分成10個小區,讓團幹部帶領部分骨幹團員,深入各村隊,並聯合村委會,現場讓同學和生家長簽定《安全責任狀》,徹底打消了部分學生家長的僥倖心理和麻痹思想。
通過活動的開展,全鎮學生和家長的交通安全意識增強、安全責任感增強,保障了學生團員和少先隊員的出行安全,也保證了果蔬會期間鎮區道路的暢通與安全
蛇窩泊鎮
蛇窩泊鎮
鎮屬學校
棲霞市蛇窩泊鎮唐山頭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第一中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埠梅頭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第三中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大埠后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第二中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大柳家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第四初級中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文石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荷葉完全小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朱留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蛇窩泊完全小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柳口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輦頭完全小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榆疃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辛家夼完全小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河西完全小學棲霞市蛇窩泊鎮連家莊完全小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澳華武中學
棲霞市蛇窩泊鎮院頭窯完全小學

城鎮建設

該鎮規劃合理,政策優惠。蛇窩泊鎮經煙台市批准的鎮區5—20年近、遠期規劃,布局合理有序。住宅小區、商貿小區、文娛小區正在建設和發展中,工業園區根據“七通一平”的基本框架,正在加緊實施。在蛇窩泊鎮區內投資辦企業,享受國家對外開放城市的一切優惠政策。

交通


該鎮交通發達,通訊方便,海(陽)、萊(州)、文(登)、招(遠)二級公路,貫穿鎮區;鎮駐地距藍(村)煙(台)鐵路及煙(台)青(島)一級公路僅10公里。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該鎮資源豐富,水果飄香,蛇窩泊有著150多年種植蘋果的歷史,特別是近十年蘋果的品種、管理、包裝等變化很大。並有杏、桃、山楂、葡萄等十幾個干雜水果品種,是名馳遐邇的水果之鄉。

獲得榮譽


該鎮被山東省授予“果品產加銷基地示範鎮”、“村鎮建設新型鄉鎮”等稱號;果品市場被命名為”山東省果品龍頭市場”、“省級菜籃子工程”、”山東省部級鮮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被農業部授予國家級定點批發市場,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優秀市場。

文化


特產美食

蘋果,萊陽梨,香水梨,果品,水果,紅富士,梨,豐水梨,杏,葡萄

歷史文獻


棲霞市文物收藏者柳光鐸在該市蛇窩泊鎮前張家莊村一居民的舊居內發現一個古代石磨,據推斷,該石磨有1450年歷史。該石磨系青花崗岩鑿制,呈圓形,直徑1米,厚0.12米。磨中央由幾個圓圈組成,四周刻有牡丹花卉,磨上刻有“大定歲次”、“乙亥年記”等字樣。據戶主說,這個石磨是他父親1973年4月挖地基時發現的,房屋落成后,一直放在院內。專家根據磨上所刻文字推斷,此磨為南北朝梁宣帝年間(公元555年)的文物,至今有1450年歷史,可能為營業粉坊或番油坊的專用磨。據了解,有紀年的石磨在膠東地區尚屬首次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