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凍綠

鼠李科鼠李屬植物

長葉凍綠(拉丁學名:Rhamnus crenata Sieb. et Zucc.)是鼠李科鼠李屬植物。花數個或10餘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總花梗長4-10,稀15毫米。核果球形或倒卵狀球形,綠色或紅色;種子無溝。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分佈於朝鮮、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和中國;在中國,常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下或灌叢中。

長葉凍綠是一種觀葉、觀花、觀果的新型園林栽培樹種。根有毒。民間常用根、皮煎水或醋浸洗治頑癬或疥瘡;根和果實含黃色染料。

形態特徵


長葉凍綠
長葉凍綠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幼枝帶紅色,被毛,后脫落,小枝被疏柔毛。葉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稀倒披針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14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尾狀長漸尖或皺縮成短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具圓齒狀齒或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或沿脈多少被柔毛,側脈每邊7-12條;葉柄長4-10(12)毫米,被密柔毛。
花數個或10餘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總花梗長4-10,稀15毫米,被柔毛,花梗長2-4毫米,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與萼管等長,外面有疏微毛;花瓣近圓形,頂端2裂;雄蕊與花瓣等長而短於萼片;子房球形,無毛,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不分裂,柱頭不明顯。核果球形或倒卵狀球形,綠色或紅色,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長5-6毫米,直徑6-7毫米,果梗長3-6毫米,無或有疏短毛,具3分核,各有種子1個;種子無溝。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長葉凍綠
長葉凍綠
常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下或灌叢中。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照射的氣候環境,也能耐弱蔭。常自然生長於向陽的山坡和疏林中,能耐貧瘠,但是,若能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其長勢會更好。

分佈範圍


長葉凍綠
長葉凍綠
分佈於朝鮮、日本、越南、寮國、柬埔寨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富寧、馬關、西疇、文山、屏邊、硯山、思茅和勐海)。亞熱帶地區廣泛引種栽培。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

長葉凍綠,多用播種的方法,進行有性繁殖。長葉凍綠的種子,8-9月成熟,成熟的核果,為褐黑色。這時,蒔養者便可採收。採收后,在清水中接洗、去掉果皮、果肉和果漿,再用清水沖洗乾淨,稍微晾一晾,待種殼乾燥后,用干河沙進行層積冷藏,待到來年春季,便可播種繁殖。播種前,要對種子認真地進行選擇,精選成熟、飽滿、粒大、堅實、富有光澤的優良品種的種子進行播種。

苗床準備

播種苗床,園林單位栽培數量多、播種面積大的,要製作露地苗床。製作時,可選地勢稍高、土層深厚、質地肥沃、通透性較好的沙質土壤為好,並施以堆積的干雜肥和基肥。然後深翻,使堆肥和土壤充分混合,整細耙平,製作播種苗床。一般苗床長500-800厘米,寬65-80厘米,高15-25厘米,走道寬50-55厘米。苗床做好后,再從河沙中篩出種子。為了播后很快萌發,蒔養者還可用60-80℃的溫水浸種,浸泡24-48小時,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分,然後進行播種。

播種方法

長葉凍綠可用條播的方法,條寬12厘米、株距6厘米,進行點播。播后覆土1.2-2厘米,雖然覆土較厚,但保水性好,對長葉凍綠萌發有利。種子播下后,用細孔噴壺把水噴透,然後在苗床上覆蓋稻草,以利保溫保濕。春季播種,隨著氣溫的升高,種子生理生化發育快,一般0-35天,幼芽便破殼出苗,衝出土面,這時要儘快揭去稻草,讓幼苗進行弱陽光照射,促進小苗茁壯成長。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小苗出土以後,要精心養護,保持土壤濕潤。清除雜草,施一些稀薄的磷鉀肥料,增強幼苗的抵抗能力。當幼苗長到10-15厘米高時,可進行一次間苗,剪短主根,促使生長側根。同時,擴大株行距,使幼苗矮壯,一般經過2-3年的精心養護,幼芽成形,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后,便可根據綠化美化的需要,進行露地定植栽培,或是盆栽置於陽台廟台蒔養。

栽植

長葉凍綠在廣大的亞熱帶地區,最適宜盆栽。鬚根多,生性強健。盆栽宜選陶瓷花盆,大小以植株體樹冠的大小酌定。栽培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山泥土2份、菜園沙質土3份、腐殖土2份配製。配製好的基質土,要提早一年堆放腐熟,再經過夏季的烈日曝晒,整細過篩,才可上盆進行栽培。
栽培時,要墊好花盆底孔,先填一層粗塊土或堆積的干雜肥,肥上填放培養土,然後將植株帶土團挖起,別去多餘的附著土,植於花盆中央,扶正後周圍填土壓實,澆透定根水,再把盆花移到蔭蔽通風的地方,緩苗10-15天。在這段時間,要注意盆土不能過干,保證植株逐步恢復吸收能力。如果發出新芽,可向葉片進行霧狀噴水,並在盆花周圍洒水,增加小環境的空氣濕度,對長葉凍綠的成活非常有利。

施肥

長葉凍綠,具有較強的萌發力和再生力,在一個年輪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長葉凍綠,喜肥不擇肥,不論是有機肥或是無機化肥,只要施人適量,它就能吸收,促進自身生長。在亞熱帶地區盆栽長葉凍綠,可在生長季節,用腐熟的有機肥,以1:4,或1:6,或18的濃度,每十天半月追施一次。露地栽培的植株,可在春季新芽尚未萌動前,在植株周圍挖溝,施入濃度為1:2的有機液體肥料。施后覆土,第二天灌透水一次,平時不再施肥。秋季采果以後,按同樣的方法再施一次,把水灌透。也就是說,地栽植株每年施肥兩次就可以了。

澆水

長葉凍綠,植株健壯、枝條密集、葉片繁茂,在每年的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都需要大量的水分。露地栽培的植株,春季少雨季節,最少每月灌透水2-3次,保證春芽生長對水分的要求。夏季遇旱也要澆水,但要注意水澇。秋季不需灌水,如遇長時期的秋旱,可每月灌水次。入冬前灌透水一次,以後可不再澆水了。
盆栽長葉凍綠,如置於陽台、平台、窗台上蒔養,春季可每隔1-2天澆水一次,夏季是長葉凍綠繁茂的生長季節,需水量大,蒔養者可根據本地區空氣的濕潤情況,一般每天早、晚各澆一次透水。如果水分蒸發特別快,蒔養者還可用噴壺,上午下午各噴2次,保證植株對水分的需要。秋季澆水要少,一般以土壤濕潤為度,可每隔2-3天澆水一次。冬季落葉后,需水大大減少,可每月澆水1-2次即可。

光照

盆栽長葉凍綠,應放在庭園或陽台上蒔養,有利於植株接受陽光照射,特別是春、秋、冬三季,植株在濕潤的氣候環境里,陽光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對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特別有利。長葉凍綠也能耐蔭,但是,放在室內蒔養觀賞一段時間后,必須移出放在陽台上蒔養。最好是多養兩盆,輪換擺放,以滿足室內綠化美化的需要。長期放在室內的植株,無陽光照射,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葉片會失去光澤,葉色變淡,降低觀賞價值。因為長葉凍綠的生長發育,必須在陽光的照射下才能順利進行。

溫度

長葉凍綠主要生長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因而特別喜歡溫暖的氣候環境。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8℃,也就是4-5月開花的溫度。但是,以長葉凍綠的生長情況來看,它在16-35℃之間,也照樣能夠生長。所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能露地越冬。

主要價值


觀賞:長葉凍綠是一種觀葉、觀花、觀果的新型園林栽培樹種。樹態優美,枝葉繁茂,掛果以後,嫩綠叢中如點綴著鮮紅色的瑪瑙,宜於在熱帶和南亞熱帶的園林、庭園和街道,作綠化美化栽培;亞熱帶的其他地區可作盆栽,置於室內觀賞。
藥用:根有毒。民間常用根、皮煎水或醋浸洗治頑癬或疥瘡。
經濟:根和果實含黃色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