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石岩姜的結果 展開

石岩姜

石岩姜

石岩姜,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ze.)J.Sm. 的根莖。多年生蕨類,根須細小,黑色或黃褐色。植株大型、美觀,盆栽適合客廳或吊於廊架處欣賞。分佈於我國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等地。

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基部心形、淺裂至葉片寬度的1/3,邊緣全緣,黃色或枯棕色。正常能育葉裂片7~10對,互生,邊緣有不明顯的疏鈍齒,頂端急尖或鈍。孢子囊群圓形,橢圓形。
石岩姜
石岩姜

分佈範圍


我國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雲南;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印度也有。

主要價值


植株大型、美觀,盆栽適合客廳或吊於廊架處欣賞;根狀莖入葯,具有補腎堅骨、活血止痛的功效。
石岩姜的觀賞價值在於葉的二種形狀,且非常見植物之葉。不生孢子囊群之葉呈灰褐色,一般人不解其為何物,或誤認為鱗片,置於庭院中或公園中,既美化環境,給以人特殊的觀賞樂趣,還可了解植物界的多樣性。其根莖入葯泡酒服可治風濕麻木和周身疼痛,亦為多用途的植物。
藥用部分:根莖(去鱗片毛)。
採收期:四季皆可採用

栽培管理


從野外林中岩石上切取部分帶葉的橫行莖段,貼附於園林稍遮陰的石山上或貼附於樹榦和枝椏上,只要在多雨而濕潤的條件下,即可成活發展橫走莖,併產生新的葉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