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蕨屬

槲蕨屬

槲蕨屬是槲蕨科的其中一個屬,大型或中型,附生。本屬孢子具一層很薄而透明的周壁,外壁的疣狀紋飾與水龍骨屬的孢子很難區別。

命名來源


槲蕨屬 Drynaria (Bory) J. Sm.
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6(2)卷

形態特徵


大型或中型,附生。根狀莖橫走,粗肥,肉質,密被鱗片;鱗片一色,偶有中部深色的,披針形,盾狀著生,不為粗篩孔型,邊緣有齒狀睫毛,或呈流蘇狀,頂端漸尖,葉二型,偶有一型;短而基生的不育葉 (偶有生孢子囊者) ,無柄,或有極端的短柄,形體宛如槲葉或罕為饒鈸形,被毛或鱗片,或光滑,基部擴大,以不甚明顯的關節與葉軸合生,干時能從葉軸脫落或不易脫落。葉脈均明顯隆起,有規則地多次連結成大小四方形的網眼,內有單一或二叉的內藏小脈,構成槲蕨型脈序。孢子囊群著生於葉脈交叉處,圓形,一般著生於葉表面,不具囊群蓋,多無隔絲;孢子囊的環帶約由13個增厚細胞組成。孢子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超半圓形或豆形,單裂縫。極軸長度為27.6-51.2微米,赤道軸長度為48.0-89.6微米。單裂縫,裂縫為孢子長度的1/3-1/2.具一層很薄而透明的周壁,常不易分辨出,上面分佈有刺狀紋飾,刺的長短依種而定,從小於1微米至4. 4微米,常脫落,在槲蕨D. roosii中則具小瘤。外壁厚度為1.7-4.3微米,具疣狀紋飾或紋飾模糊。本屬孢子具一層很薄而透明的周壁,上具刺狀紋飾,比較容易區別,但當周壁脫落,外壁的疣狀紋飾與水龍骨屬的孢子很難區別。染色體基數x=37。

物種論述


屬模式: Drynaria quercifolia (L.) J. Sm. (Polypoium quercifolium L.) 16種,本屬植物主要分佈於亞洲至大洋洲,其中2種產於非洲中部,1種產馬達加斯加及附近島嶼,其餘的分佈於亞洲至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及太平洋的一些島嶼,該屬在亞洲大陸最為分化,向北達溫帶乾旱地區,向西達喜馬拉雅中部。中國有9種,主產長江以南各省區,向西達西藏。向北到秦嶺。槲蕨屬是一群極為特化而突出的附生蕨類。附生於樹榦或岩石上,結成一叢鳥巢狀的群集。本屬可分為2個組: 1. 離羽組 (Sect. Poronema J. Sm.) ,能育葉為一回羽狀,羽片彼此分離;2.連羽組 (Sect. Drynaria) 能育葉片羽狀深裂幾達葉軸,側生裂片彼此以狹翅相連,羽軸基部以不明顯的關節著生於葉軸,干后不易脫落;葉軸和羽片無毛或多少被單毛。中國有9種。廣佈於長江以南各省區。主產於西南及華南,個別種分佈至山西、陝西及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