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結果 展開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459-1519)
- 巴伐利亞國王
- 巴伐利亞公國公爵(1597-1651)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亞公國公爵(1597-1651)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1651年,Maximilian I),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亞公爵(1597~1651)。1623年起成為選帝侯,繼其父為公爵后,重建公國,修訂法典,並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為了對抗新教聯盟,他組織了天主教聯盟(1610)並擔任領袖。在三十年戰爭中,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提供軍事支援,幫其對抗普法爾茨選帝侯腓特烈五世(冬王)。他的手下蒂利伯爵連連打勝戰,為其贏得了帕拉廷的領地和選帝侯銜。由於受到一支由華倫斯坦領導的獨立的軍隊的威脅,他於1630年強迫解散了帝國軍隊。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後來與法國和瑞典的戰爭中失敗,於是他與雙方分別和解以保有自己的選帝侯地位。
身為巴伐利亞公爵威廉五世之子,幼時受耶穌會家庭教師教導,后就讀於印格士大學。25歲時,父親便將巴伐利亞政府交給他管理,他繼承一片貧瘠的土地,龐大的債務,無效的政府和一個對立的議會。此後,改革官僚機構和刺激經濟增長成為他的優先目標,他很快的完成了這兩個目標,建立了一個有效的製造業政府和權威的官僚體系,使得中央有權指揮地方,樞密院、陸軍部和宗教委員會等新設立的機構展現了這位新統治者的雄心,教會明確歸屬政府管轄,議會變得毫無立足之地,以往活躍的地方諸侯僅僅見到過馬克西米連兩次而已。這位親王對政府政務事必躬親。宗教上,他通過檢查制度對年輕人施加影響來達成信仰一體化,信奉新教的諸侯被迫改奉天主教或者移居境外。他將其君主專制的理論寫成備忘錄教育其子。
漫長的三十年戰爭發生在他統治期間,1609年他成立天主教同盟,自任領袖,並以此身份與新教徒和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交涉。1620年,三十年戰爭爆發了第一次重要戰役---白山戰役,他的軍隊在布拉格郊外打敗波西米亞和帕拉廷聯軍后,戰事向帕拉廷選帝侯領地萊茵河下游發展,他由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內舉足輕重的人物。1623年取代帕拉廷選帝侯,成為七大選帝侯之一。1629年他發布嚴厲的檄文譴責皇帝和新教諸侯達成的協議,以恢復主權法令取而代之。
由於擔心帝國內的權利平衡和對哈布斯堡家族企圖的擔心,1630年他迫使皇帝斐迪南二世解除了大權在握的大元帥華倫斯坦的職務。在瑞典人參戰,他手下蒂利伯爵的軍隊潰敗以後,瑞典人直指巴伐利亞首都時,他只好同意華倫斯坦復職。法國參戰後,戰局極端不利,1647年他私自同法國和瑞典達成停戰協議,從而保住了下帕拉廷領地和選帝侯稱號。
歷史學家常把他在位的時期成為巴伐利亞成為歐洲強權的關鍵,他在位時期,藝術,建築和音樂的成績也和行政一樣豐碩。
在其死後,巴伐利亞就一蹶不振,最後其選帝侯頭銜因為叛亂而被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遠支萊茵-普法爾茨伯爵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