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
漢語漢字
旌,中國漢字,拼音是jīng,初見於戰國楚系簡帛文字,本意為用羽毛或氂牛尾裝飾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幟,又引申為表彰。
旌的常用組詞為旌旄、旌麾、旌節。包含旌的常用成語為游車載旌。
用法:動詞或名詞;例如:旌表和旌旗
旌 jīng ㄐㄧㄥˉ
● ●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旗。~銘(舊時喪禮,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
● ● 表揚:~表。
旌 jīng
〈名〉
● ● (形聲。本義:古代用氂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飾竿頭的旗子)
● ● 同本義 [banner]
旌,游車載旌析羽。——《說文》
位所謂緌有虞氏旌也。——《禮記•明堂位》
建旌提鼓。——《國語•吳語》
● ● 又如:旌旄(古代用氂牛尾與羽毛裝飾的軍旗,或代指各種旗幟);旌羽(旌旗。因有羽飾,故稱)
● ● 古代旗的總稱[flag]
旌蔽日兮敵若雲。——《楚辭•九歌·國殤》
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資治通鑒》
● ● 又如:旌旃(泛指旗幟);旌幡(泛指旗幟);旌幟(旗幟);旌幢(旗幡);旌頭(旗杆頂端的矛頭)
● ●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tally]
王婆道:「眼望旌節至,耳聽到消息。」——《金瓶梅》
【卷七】【㫃部】子盈切(jīng)
游車載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進士卒。從㫃生聲。
〖註釋〗①“游車”句:見《周禮·春官,司常》,今“游”作“斿”。鄭玄註:“游車,木路也,王以田以鄙。”按:王出外遊行乘木路。木路即木輅。
游車載旌
段註:司常職文。注云:“游車木路也,王以田以鄙。”
析羽注旄首也
段註:司常職曰:“析羽為旌”。《爾雅·釋天》曰:“注旄首曰旌”。李巡注《爾雅》曰:以氂牛尾著旌首。郭云: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鄭注《周禮》云:全羽、析羽皆五采。系之於旞旌之上。所謂注旄於干首也。《周禮》舉羽以晐旄,《爾雅》舉旄以晐羽,許、鄭則兼舉之,合《周禮》《爾雅》以立文。鄭云:明堂位曰:夏后氏之緌,緌以旄牛尾為之,綴於橦上。所謂注旄於干首者,蓋夏后氏但用旄牛尾,周人加用析羽。夏時徒緌不旒,周人則注羽旄而仍有縿旒,先有旄首而後有析羽注之,故許雲析羽注旄首。孫炎云:析五采羽注旄上也。孫、郭皆雲。其下亦有旒縿。庸風。孑孑、干旄。傳云:孑孑、干旄之皃。注旄於干首。大夫之旃也。此可證大常、旂、旃、?、旗、旟、旐七者,皆得注羽旄於首矣。《左傳》言晉人假羽旌於鄭,言范宣子假羽旌於齋。則在春秋時諸侯少有此者。
所以精進士卒
段註:精、旌疊韻。《釋名》曰:旌、精也,有精光也。引伸為凡表異之偁。從㫃,生聲。子盈切,十一部。
【卯集下】【方部】旌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並音精。《說文》:析羽注旄首,所以進士卒。《爾雅·釋天》:注旄首曰旌。註:載旄於竿頭,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為之總稱。《廣雅》:天子旌高九仞,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釋名》:旌,精也。有精光也。《詩·鄘風》:孑孑干旌。《周禮·春官·司常》:析羽為旌。又:斿車載旌。
又《周禮·天官·掌舍》:為帷宮設旌門。註:樹旌以表門。
又《周禮·地官·掌節》:道路用旌節。註:今使者所擁節是也。
又《禮·曲禮》:武車綏旌,德車結旌。註:武車尚威武,故舒散若花。德美在內,故纏旌於竿。
又《書·畢命》:旌別淑慝。傳:言當識別頑民之善惡。疏:旌旗所以表識貴賤,故傳以旌為識。
又《左傳·庄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旌,章也。
又《周語》:故為車服以旌之。註:旌,表也。
又《後漢·胡廣傳》:德以旌賢。註:旌,明也。
考證:“《爾雅·釋天》旄首曰旌。”謹照原文旄上增注字。“又:旌旂。疏:旌旂者,凡旗之名雖異,旌旂為之總稱。”謹按此十九字亦系爾雅釋天文,謹改於亦有旒之下,廣雅之前。“斿車建旌。”謹照《周禮》原文建旌改載旌。
子盈切,平清精 ‖生聲耕部(jīng)
旌,旌旗。《周禮》曰:“析羽為旌。”《爾雅》:“注旄首曰旌。”
【校釋】“旄首”前原衍“雲”字,據巾箱本及《爾雅》刪。
形聲字。戰國文字(圖1)上部為“㫃”,其古字形像旗幟,此處作形旁,意指這個字的本義與旗幟有關;下部為“青”,作聲旁, “青”與“旌”古音相近。篆書(圖2)改用“生”作聲旁,字形變為左右結構。隸變后左旁寫作“方”。
旌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ts | i̯ĕŋ | |
王力系統 | 耕 | ts | ǐeŋ | |
董同龢系統 | 耕 | ts | jeŋ | |
周法高系統 | 耕 | ts | jieŋ | |
李方桂系統 | 耕 | ts | jing | |
西漢 | 耕 | |||
東漢 | 耕 | |||
魏 | 耕 | jieng | ||
晉 | 耕 | jieng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庚耕清青 | jieŋ | |
北魏後期北齊 | 庚耕清青 | jieŋ | ||
齊梁陳北周隋 | 庚耕清青 | jieŋ | ||
隋唐 | 高本漢系統 | ts | i̯ɛŋ | |
王力系統 | ts | ǐɛŋ | ||
董同龢系統 | ts | jɛŋ | ||
周法高系統 | ts | iæŋ | ||
李方桂系統 | ts | jäng |
字頭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旌 | 精 | 梗 | 平聲 | 下平十四清 | 精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子盈切 | tsjɛŋ | |
集韻 | 精 | 梗 | 平聲 | 下平十四清 | 精 | 開口呼 | 三 | 全清 | 咨盈切 | tsiæŋ | ||
韻略 | 平聲 | 清 | 子盈切 | |||||||||
增韻 | 平聲 | 清 | 子盈切 | |||||||||
中原音韻 | 精 | 陰平 | 庚青 | 精 | 齊齒呼 | 全清 | tsiəŋ | |||||
中州音韻 | 平聲 | 庚青 | 茲星切 | |||||||||
洪武正韻 | 精 | 平聲 | 十八庚 | 精 | 子 | 全清 | 子盈切 | tsiəŋ |
旌
旌
篆書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 |
旌旗、旌表、銘旌、麟旌、旌陽、旌斾、旌顯、旌寵、虹旌、蜺旌
心旌搖搖、懸旌萬里、心旌搖曳、心如懸旌、旌旗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