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術語

五行之一,冬季、黑色、鹹味、人體的腎與膀胱等皆歸屬於水;體內病理性的水液。

簡介


● 英文名稱:Wate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五行學說

古籍摘選


● 水曰潤下。(《尚書·洪範》)

名詞解釋


● 五行之一,冬季、黑色、鹹味、人體的腎與膀胱等皆歸屬於水;體內病理性的水液。

百科解讀


● 水為屬性概念,中醫學中凡是寒涼、滋潤、收藏、向下等特性的事物或現象均屬於水,水屬性的歸類主要是通過推演絡繹法進行的。

水的特性

● 五行當中,水的特性為“水曰潤下”,潤指滋潤,下為向下,因此水具有涼潤與向下的特性。
● 在中醫學中,腎的特性為收藏,因此古人將腎歸屬於水行。

中醫學中的水系統

● 中醫學在認識人體時,從來不把機體看做孤立的個體,而是要與所生活的時空環境相聯繫。因此古代哲學家以五行為分類系統,將宇宙萬物根據其自身的特性歸屬於木、火、土、金、水五個系統。
● 時間體系中,冬季、夜半為水;空間體系中北方為水;五味中,鹹味為水;五色中,黑色為水;五氣中,寒氣為水;五穀中,豆為水;五音中,羽為水;五化中,藏為水。在人體中,腎為水;六腑中,膀胱與腎相表裡為水;五官中,腎開竅於耳及前後二陰為水;五體中,腎主骨生髓為水;五志中,腎在志為恐為水;五液中,腎在液為唾屬水;五神中,腎主志為水。
● 水液代謝與肺、脾、腎及三焦密切相關。若脾失健運,水液不能正常輸布,停滯成為水飲;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津液不能布散全身;腎陽虧虛,氣化不利,因而出現水腫等病症。三焦為水液代謝的通道,三焦氣化失司,影響水液運行,影響津液排泄。

水與其他四行的關係

● 水與其他四行皆有密切的關係。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相剋的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 異常的關係中,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腎虧虛時會出現咳喘短氣、腰膝酸軟等癥狀,治療當補肺益腎,稱為金水相生法,方可選都氣丸。肝腎陰虧,會導致肝陽上亢,出現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等癥狀,治療可選六味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