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維翰的結果 展開

王維翰

清朝畫家

徠王維翰是一位全才畫家。《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稱他:“工山水、花鳥,以大幅擅長。光緒四年(1878)嘗作《一路榮華圖》。”

生平


《民國續修興化縣誌》記載:“王維翰,字墨林。工畫法,人物、山水、花鳥各極其妙,初宗十三峰草堂。” “十三峰草堂”指乾隆、嘉慶年間的畫家張賜寧,凡山水、人物、花鳥、墨竹,無所不工。王維翰初學畫時,從研習張賜寧的畫法開始,悉心觀摩,潛心研究。《縣誌》又載“值粵亂四方書畫知名士避居邑中,維翰相與研究技益,進尤擅長大幅,一枝一葉具有海闊天空之勢,為邑中李鱓后一人。”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有一批書畫家來到興化避亂,王維翰曾向多位畫家請教,技藝大增,尤其擅長大尺幅畫作,竟有“海闊天空之勢”。正是因為王維翰不故步自封,吸取眾長,不斷研究,銳意進取,才終獲成功,贏得了畫壇地位。李鱓,是揚州八怪中富有獨創才能的畫家,畫壇地位顯而易見。王維翰雖不名列揚州八怪,但他的畫壇地位已與李鱓相當。可見,王維翰的畫在興化百姓心目中已有了相當高的知名度。《縣誌》還記載了他的一段故事,“北普濟堂幾傾圮,維翰以畫資充興築費,遂克複前規雲。”在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時,王維翰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賣畫所得,修繕北普濟堂,此善舉深得人心,後人將這件事載入了史冊。王維翰成名后,收徒授畫,弟子李凌滄、黃元章等後來也成為一代名家。
另外,王維翰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是“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第三甲第189名進士”(大部分辭書載王維翰中的是光緒二年的進士,誤)。考中進士,是古代科考中極其榮光的事。清代共開進士科114科,考取進士2.6萬多名,平均每年只有百餘名幸運兒產生,所以屬於稀缺的人才。進士的光環為王維翰的畫作加分不少,近年來市場價格只增不減。《中國畫家大辭典》記載“王維翰……為曾文正所激賞”。曾文正即曾國藩,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王維翰受其賞識,無形間又為他的畫作增值不少。至於王維翰有沒有做官,或官居何職,目前尚未找到確切資料,只知王維翰卒年八十四歲。

代表作


《雙羊圖》縱173厘米,橫44厘米,水墨,紙本。據有關資料記載,原有四幅,因時事變遷,有三幅已散佚,尚存一幅。畫作正中兩隻羊首尾相看,一隻稍黑,一隻呈白;一隻羊角堅挺向上,一隻羊角彎曲向後。兩隻羊均體格健壯,毛質濃密,略顯豐滿的身軀,顯示著生活的富足安逸。羊本是溫馴善良之物,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參天大樹為它們遮風避雨,鮮美的嫩草,讓它們撒歡,供它們盡情享受。忘情愜意之時回首顧盼,“咩咩”歡叫。畫家有意在羊角上處理不一,似乎在傳遞某個信息,一直一彎,一剛一柔,一公一母,四目相對,含情脈脈,情景交融,和諧共處。也許這才是畫家所要表達的情愫。此畫足矣,無須多言,題窮款“墨林”一處,鈐白印“維翰之印”一枚。
畫作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工緻的勾勒和細膩的描繪,只有水墨,以草書入畫,徠用簡練的筆法描繪景物,濃淡相宜,形象逼真。這種畫是中國畫中的大寫意水墨畫,所謂意,即畫者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造型觀和境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