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艙

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的艙體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是一個航天器辭彙,呈圓柱形,內部裝載推進系統的發動機和推進劑,為飛船提供調整姿態和軌道以及制動減速所需要的動力,主推進系統由4個大型主發動機組成。

簡介


推進艙又叫儀器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軌道制動,並為航天員提供氧氣和水。推進艙的兩側還裝有面積達20多平方米的主太陽能電池帆翼。

尺寸


推進艙的尺寸一般為,長3.05米,直徑2.50米,底部直徑2.80米。

結構


推進艙又稱設備艙,它呈圓柱形,內部裝載推進系統的發動機和推進劑,為飛船提供調整姿態和軌道以及制動減速所需要的動力,還有電源、環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統的部分設備。兩側各有一對太陽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陽翼的面積為2.0×7.5米。與前面軌道艙的電池翼加起來,產生的電力將三倍於聯盟號,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當於富康AX新浪潮汽車的電源所提供功率。這幾塊電池翼除了所提供的電力較大之外,它還可以繞連接點轉動,這樣不管飛船怎樣運動,它始終可以保持最佳方向獲得最大電力,免去了“翹向太陽”所要進行的大量機動,這樣可以在保證太陽電池陣對日定向的同時進行飛船對地的不間斷觀測。
設備艙的尾部是飛船的推進系統。主推進系統由4個大型主發動機組成,它們在推進艙的底部正中。在推進艙側裙內四周又分別布置了4對糾正姿態用的小推進器,說它們小是和主推進器比,與其他輔助推進器比它們可大很多。另外推進艙側裙外還有輔助用的小型推進器。

揭密伸七推進艙


由於都是第一次碰到出艙活動帶來的技術狀態變化,總體單位和有些設備研製單位在設備技術指標和其他方面一直在變化。這使得推進艙研製周期成為歷次研製中時間最長的一次。2006年8月11日,工程總體一位領導到該院檢查指導“神七”研製工作時,聽到對此事的彙報后指示,“神七”是國家任務,是2008年中國的大事之一,舉世關注,研製時間只能往前趕,不能拖延。院里當即立下了軍令狀,要求主要研製單位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必須確保產品於9月10日出廠。
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卻要完成平時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的任務。這對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來說壓力太大了。破釜沉舟,沒有退路,該廠廠長也下了死命令:后牆不倒,就是天天加班連軸轉也要趕出進度來!正是在這樣的“高壓”之下,該廠飛船線上的同志克服一切困難,連續數周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可謂開足了馬力。經過上下艱苦努力,終於實現諾言,推進艙按期出廠。
電子所針對這次新增氣閘艙和航天員出艙活動,增加了艙外攝像機等與“神舟六號”技術狀態完全不同的七台新設備。這些設備主要目的是加強地面控制中心與空間航天員圖像與信息的傳輸,實現航天員與地面的雙向通話。尤其是艙外攝像機將鎖定航天員出艙,保證航天員在艙外的一舉一動受控,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還有飛船返回著陸后,由新設備發出定位信標信號,以便地面搜索人員儘快尋到航天員。這對於電子所來說,既是機遇,也是壓力。電子所的科技人員顧全大局,以“神七”任務為重,迎難而上,奮力攻關,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通過苦幹加巧幹,在預定計劃時間內完成了交付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