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白佛寺的結果 展開

白佛寺

河北省南和縣寺廟

白佛寺,位於河北省南和縣白佛村內,始建於兩晉時期,佔地數十餘畝,殿堂巍峨,寶剎莊嚴,住僧百指,化度一方。與後期南北時期的白雀庵招相呼應。

基本簡介


古言:先有白佛寺,後有白雀庵一說。據坊間傳聞,觀世音菩薩之本尊,古佛千光王靜住如來曾示現於此,為觀世音菩薩講授《千手千眼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即大悲神咒。並開示曰:「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

文獻記載


據佛經記載: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之後,即由初地證至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后,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都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之無邊世界。因千光王靜住如來示現之時,通體白色,細膩光澤,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種種莊嚴,因爾,白佛寺由此得名。
白佛寺乃觀世音菩薩之本尊古佛千光王靜住如來道場,大眾福田,古曾有水陸寶殿,但因年久無存,甚以為憾,今逢盛世,外應政策,內承教旨,為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天地祥和、早臻太平,使眾生遠離厄難,得獲世間安樂與出世解脫之二利,故合寺大眾決議重建寶殿,恢復此項古迹,以促進佛教濟世利生之事業,造福於當今後世!由此願行,而得以——為世間開福田,為眾生續慧命,為往聖繼事業,為萬世祈太平!
白佛寺毗盧大殿,又稱水陸殿,因殿內供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之本體毗盧遮那佛為主的五方佛而得名,毗盧遮那佛即法身佛,漢譯為“大日如來”,“大日”是比喻如來之功德圓滿、威力無窮,乃“光明遍照一切處”之義,其能化現種種形相,而度化無量眾生離苦得樂!
因此歷代以來素有“法會之王”的水陸大法會,即以此殿為主壇,以達冥陽兩利,成辦祈福、超度等種種功德妙用!故此殿又被稱作水陸寶殿。殿內還供奉有觀世音菩薩之本尊古佛千光王靜住如來、天龍八部等諸位護法尊神,悲智雙運,各具神妙,盡顯佛教威德並重度化一切之大乘教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