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是省委培訓領導幹部和優秀中青年幹部的學校,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陣地,是省委省政府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重要智庫,為中共浙江省委直屬事業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創建於1949年9月,新校區於2005年12月由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自奠基,2008年8月正式啟用。

截至2021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內設28個機構和機關黨委,有教職工3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117名,二級教授6名;擁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簡介


浙江省委黨校創建於1949年9月,1988年12月設立浙江行政學院后實行“兩塊牌子,一套工作班子”的管理體制。全校內設機構29個和機關黨委(校工會、團委)、校紀委(監察室)。現有教職工36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6人。現有教授34名,副教授61名,博士60名。有省特級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6人,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 6 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省“151”重點資助和一、二層次培養人才16人。學校有公開發行刊物《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和內刊《當代社科視野》、《幹部教育研究》。學校於1993年12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現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5個,位居全國省級黨校前列。
校園景緻
校園景緻
現校園本部位於杭州市餘杭區五常街道區域內,旁有杭州師範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重點高校,總佔地面積312.46畝,建築面積16.11萬平方米。本部學校佔地225畝、建築面積11.06萬平方米。分部文欣校區位於杭州市西湖區西溪街道區域內,文欣校區87.46畝,建築面積4.31萬平方米。

取得成果


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省委黨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步伐,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同奮進,與浙江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同跨越,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是充分發揮幹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共培訓各類幹部(公務員)33萬多人次。二是充分發揮人才和學科優勢,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承擔和參與省委省政府及市地黨委政府的決策諮詢工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承擔國家課題40餘項,省部級課題200餘項,出版各種專著、教材800多部(本),獲省部級、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獎項100餘項。2008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課題4項,承擔省委重大調研課題2項,中央黨校重大調研課題12項。三是充分發揮辦學優勢,積極穩妥地開展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共培養在職研究生4000多人,函授大專、本科學歷學員22萬多人。四是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截至2021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科研咨政建設成效顯著,2020年國家課題立項14項,居全國省級黨校第一;黨校智庫被列為全省5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據上海社科院地方智庫影響力排名,居全國省級黨校第三。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院校領導


職務名單
校(院)長黃建發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陸發桃
副校(院)長黃華章、徐明華、陳立旭、呂清民、胡云祥
教育長駱梅英
一級巡視員季盛清
二級巡視員王家相、蔣鎮葉

未來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黨校工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謀求更大發展的時期,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期待和新契機,浙江省委黨校的基本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全國、全省黨校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對我省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緊密聯繫省委黨校實際,以服務黨的工作大局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為使命,更加貼近科學發展的需要,更加貼近幹部健康成長的需要,更加貼近建設學習型政黨的需要,更加貼近全面推進“兩創”戰略的需要,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做到“辦學顯特色、教學提品質、科研重創新、學科強基礎、人才優素質、環境創和諧”,以開放創新的理念、奮發向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和諧包容的環境,充分發揮幹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加快推進全國一流省級黨校建設,努力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開創黨校工作的新局面。

辦學歷史


1949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創建。
1988年12月設立浙江行政學院后實行“兩塊牌子,一套工作班子”的管理體制。
1992年,開始舉辦在職研究生班。
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5年12月,新校區由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自奠基。
2008年8月,新校區正式啟用。
2013年12月底,全國省級黨校中第一個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2020年12月,入選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名單。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有教職工38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117名,二級教授6名;國家和省級各類人才40名,其中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10名,省“151”人才32名,省“五個一批”人才12名。
人才榮譽
浙江省特級專家陸立軍
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陳立旭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陳立旭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陳宗明、顧寶孚、陸立軍、陳立旭、郭祥才、馬力宏、何建華、王祖強、胡承槐、李一
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胡承槐、陳立旭、郭祥才、何建華
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劉力銳
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重點資助陳立旭
第一層次徐明華、王祖強、王立軍、何建華、李一、徐彬
第二層次鄭倉元、胡承槐、董明、董根洪、孫雄、馮婷、李濤、嚴國萍、包海波、顧金喜
第三層次劉緝川、吳興智、陳宏彩、王侃、白小虎、邱巍、董金華、褚國建、許光、徐夢周、陳娟、劉力銳、董敬畏、王井、陳旭峰
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郭祥才、陳立旭、何建華、徐明華、董根洪、王祖強、李一、方柏華、王立軍、徐彬、邱巍、顧金喜

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省級一流學科,居全國省級黨校第一;此外學校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教研基地。
一級學科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管理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公共管理碩士(MPA)、社會工作碩士(MSW)
浙江省一流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按照主業主課佔70%、黨性教育佔20%以上的規定,進一步優化教學布局,合理設置理論教育、黨性教育、能力提升、浙江實踐四大板塊,認真落實黨章教學“四專”要求,做到主業時間保證、主課教師配強。課程要更優。總的是形成“核心+特色”課程體系,重點圍繞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章黨規和黨史黨建、浙江改革發展實踐、依法行政與公共管理、領導幹部能力提升與文化修養等六大系列,逐步建立起具有鮮明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優勢、浙江特點、黨校特色的紅色學府課程體系。精品要更精。以爭創全國黨校系統精品課程為抓手,帶動全校精品課程建設。爭取通過五年時間努力,打造30門左右在全省黨校系統領先的主打課程,推出10門左右可角逐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精品課的示範精品課程。

辦學規模

截至2021年1月,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牢牢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聚焦“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使命任務,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實施“用學術講政治”教學改革“一號工程”,精心研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1+6+X”課程體系,推動幹部教育培訓提質增效,年均培訓學員2.2萬餘人。
校園建築風貌
校園建築風貌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圖書館文獻資源聚焦校院主業主課和重點學科,系統收藏了黨的文獻、馬克思主義理論文獻和省情資料等,館藏文獻約37萬冊。引進中國知網、國研網等各類數字資源庫20餘個。參與中央黨校圖書館“三大文庫”“四大專題庫”建設,獲得6個立項項目;有序推進全省黨校行院系統特色資源共建共享,組織開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紅色浙江”“省情數據與研究”等多個特色資料庫建設,為市縣黨校立項了44個特色專題資源庫,數字資源總量約40TB。始建於1949年9月,擁有40萬冊的文獻總量。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豐富,結構比較合理,藏書體系具有鮮明的黨校特色。藏書中馬克思主義的各類著作比較齊全,黨的文獻及其相關文獻和哲學、政治經濟理論著作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關的文獻比重較大,約佔56%。還收藏有古籍線裝書和解放前出版的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圖書。
校園雪景
校園雪景

學術期刊

《治理研究》(原《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系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行政學院主辦的社科類綜合性學術刊物。1985年正式創刊,2017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將於2018年第1期正式更名為《治理研究》。
《治理研究》定位於當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特別是中國治理的前沿問題,擬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執政黨治理”、 “治理理論”、“國家治理”、“浙江現象與浙江經驗”、“城市治理”、“農村治理”、“地方治理”、“社會治理”、“比較治理”、“文化治理”、“環境治理”、 “經濟與治理”、 “道德與治理”、“法與治理”等欄目。
《治理研究》
《治理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論文在《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的轉載率和轉載量穩步提升。

合作交流


2016年為5月,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思斌來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為碩士生作了題為《新常態下社會政策的發展》的學術講座;6月,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韋伯”研究專家馮鋼來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為碩士生作了題為《關於<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幾個問題》的讀書講座;9月,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文化評論研究室主任丁國旗來中共浙江省委黨校為碩士生作了題為“民族復興與文化自信”的學術講座。
校園雪景
校園雪景

文化傳統


價值觀

忠誠敬業、學養豐厚、知行合一、大氣包容
釋義:要靠共同的價值理念作支撐,弘揚“忠誠敬業、學養豐厚、知行合一、大氣包容”黨校人共同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凝聚作用,切實增強教職工的歸屬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要靠澎湃的事業激情作動力,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鼓勵一切想幹事、干成事的願望,把黨校人凝聚到共同事業上來。要靠包容的團隊文化作潤滑,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關愛,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和衷共濟,團結協作,形成強大的黨校凝聚力。
校園春景
校園春景

目標

進入新階段新征程,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校辦學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聚力打造“紅色陣地”“紅色熔爐”“紅色智庫”“紅色校園”,更加註重政治立校、改革強校、質量興校,更好發揮幹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諮詢作用,高水平建設紅色學府示範黨校,為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貢獻黨校更大力量。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