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堰,即位於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境內的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四川省第一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同浙江麗水通濟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蘭陂一起被列為我國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東風堰位於夾江縣青衣江流域,是樂山市繼樂山大佛、峨眉山之後的第三處世界遺產。
東風堰
東風堰位於長江三級支流青衣江夾江段左岸,是
夾江縣境內一座以農業灌溉為主、兼有城市防洪、發電及城鄉工業、生活供水、城市環保功能的水利工程。工程始建於清康熙元年(1662年),距今已延續使用350餘年。東風堰現為樂山市第二大水利工程,夾江縣骨幹水利工程。灌區由官方和民間共同管理,渠系配套完善,分佈合理,自流灌溉。東風堰現於青衣江夾江縣五里渡千佛岩水電站庫區無壩引水,引水流量50m3/s。灌區覆蓋夾江縣境漹城、黃土、甘霖和甘江4個鎮48個村,農業灌溉面積達7萬餘畝。
夾江中學正門外的東風堰
青衣江源於四川省寶興縣夾金山,全長289公里,流域面積12928平方公里,水量豐沛,夾江段多年平均流量為515m3/s,豐富而穩定的水量使兩岸成為灌溉農業發達區域,元、明時期逐步形成眾多小型渠堰如八小堰、市街堰。清康熙元年(1662)青衣江水資源短缺,時任夾江縣令王世魁於青衣江竹籠築壩、開渠,引水灌溉,並將下游的八小、市街等灌渠納入工程體系中。堰首引水口位於毘盧寺外,因寺得名毘盧堰。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更名為龍頭堰。1930年,渠首引水口因河道下切,引水困難。時任夾江縣長鬍疆容將取水口由龍腦沱改到上游迎江石骨坡。1967年更名為東風堰。1975年取水口由石骨坡再次上移到迎江群星村五里渡。東風堰延用至今,已有350餘年悠久歷史,成為青衣江流域傳統無壩引水灌溉工程的典範。
350餘年來,古堰渠首曾多次上移,以抵消青衣江河床不斷下切的影響,從而保持了灌區的可持續利用。今天的灌溉面積已由當初的467公頃發展到5113公頃,增加10餘倍,灌區農作物複種指數由原來的2.34提高到2.68,農作物種植面積由17.53萬畝增加到20.05萬畝,通過改造中低產田土,每年新增產值1587.68萬元,按綜合水利分攤係數進行效益分攤,每年新增產值444.55萬元。
東風堰流經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岩摩岩造像景區,與千佛岩風景區構成青衣江畔動靜相宜的歷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與石窟造像並存,傳播了灌溉文明,深化灌溉文化的內涵。此外,東風堰東、西乾渠穿夾江城而過,完善了城市供排水體系,美化了城市環境。
東風堰
幾百年來,東風堰為夾江縣農業發展、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縣城人居環境改善、旅遊景區美化做出了積極貢獻,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環境效益明顯。因其當時先進的工程技術和灌區管理成為西南地區沿江可持續性灌溉工程的卓越範例,通過傳統的無壩引水技術,實現自流灌溉,推動地方農業發展。地方政府專業指導與鄉村用水戶協會協同管理,保證了該項工程持續運用350餘年。同時,工程沿線遺留了
千佛岩等大量歷史文化景觀,見證了灌溉工程在區域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這一工程展現了傳統水利設施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水利與當地文化的結合,可以說是東亞地區瀕臨消失沿江灌溉農業的縮影。
申遺成功
2014年9月16日,樂山市水務局召開新聞通氣會,樂山夾江東風堰水利灌溉工程於16日在韓國光州舉行的第22屆國際灌溉排水大會暨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第65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自此,東風堰成為川內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據悉,此次評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全世界首次舉行。此次被列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共17處,其中,中國共4處,即樂山東風堰、浙江麗水通濟堰、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蘭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