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

黃狗豬頭肉為江蘇省宿遷市名吃,也稱為宿遷黃狗豬頭肉、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為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黃德所創。

黃狗豬頭肉與揚州扒燒整豬頭齊名,都是北方豬頭肉做法的代表。不同的是,揚州的豬頭是整形上桌的,而宿遷的豬頭肉是切成塊燒的,外形上與紅燒肉無異。

黃狗豬頭肉傳統手工技藝已入選宿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此菜被列入《江蘇名菜譜》。

菜品歷史


黃狗豬頭肉始創於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創始人黃德原籍安徽滁洲,時因水患逃難到宿遷,因擅烹飪,先在通岱街(今東大街)南首設攤,后又開了一個小酒館。黃德為人厚道,烹制的豬頭肉價廉味美,生意日漸興隆。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來到宿遷,他沒有驚動當地的官員,而只是和幾個貼身侍衛喬裝打扮到宿遷城裡明察暗訪。乾隆一行在城中遺蹓躂閑逛,不知不覺就到了晌午,皇上這時才感覺肚子有點餓了。這時,他們來到宿遷的東大街南首時,只覺得隨著輕風飄來一陣陣香味,甚是誘人,於是順著香味尋去,只見在不遠處有一家賣豬頭肉的小酒館。在宮裡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乾隆皇帝不相信豬頭肉會有這麼香,他將信將疑地要了一份豬頭肉,品嘗后連聲讚歎,“美哉!美哉!佳肴也!”隨之,乾隆吩咐侍衛叫來店家,問道“姓什名誰?”因黃德乳名“大狗”,鄉里食客都昵稱他“黃狗”,店家隨口答道:“客官,小人姓黃名三,人稱黃狗。”乾隆一聽大笑,深覺有趣,隨口吟詩一首:黃狗豬頭肉,酥鮮嫩爛香。宮中亦未有,海內應無雙。待皇帝走後,黃三才聽人說起剛才稱讚他豬頭肉好吃的客官乃當今聖上。於是,精明的黃三喜不自禁,忙把乾隆爺吃剩的那碗肉湯留了下來,次日兌進新制的豬頭肉鍋里一起烹制,並把酒館的招牌改成“黃狗豬頭肉館”。從此,用老湯兌新湯,日復一日,代復一代地傳下來,黃狗豬頭肉從此便名聲大振,生意興隆,世代相傳。
當年黃德為乾隆烹制的豬頭肉是滁州風味的,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宿遷豬頭肉早已本土化,但在這本土化中仍然能看出淮揚菜的影響。

製作方法


剔骨選肉,整治乾淨,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水。然後,放到一個直徑90多厘米、深1.2米的大鍋里凈鍋上火,先大火、后小火,熬制八個小時。然後,放入薑片、八角、桂皮、等各種調料,再熬制2個小時,就基本完成了。

菜品特色


肥肉香酥、精肉細嫩、色澤紅亮、肥而不膩。

歷史文化


“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創始人黃德,原籍安徽滁洲人,時因水患逃難到宿遷,因擅烹飪,先在通岱街(今東大街)南首設攤,后又開了一個小酒館。黃德為人厚道,烹制的豬頭肉價廉味美,生意日漸興隆。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秋,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途經宿遷。當乾隆一行來到城中東大街南首時,已是晌午,突然一陣香味飄來,甚是誘人。於是便順著香味一路尋去,發現一家賣豬頭肉的小酒館,品嘗后他連聲讚歎,隨後叫來店家問道:“姓甚名誰?”因店家黃德乳名“大狗”,鄉親們稱他為“黃狗”,乾隆皇帝聽后便隨口吟出:“黃狗豬頭肉,酥鮮嫩爛香,宮中亦未有,海內應無雙。”待乾隆走時,黃德方知這位食客乃當今聖上,忙把皇上吃過的那碗肉湯留了下來,次日兌進新制的豬頭肉鍋里一起烹制,黃狗豬頭肉也因此聲名大振,故有“乾隆老湯黃狗豬頭肉”美稱。
乾隆光臨小菜館品嘗黃家豬頭肉的事傳開后,人們紛紛都來品嘗。弄得這家店門都要擠破了。
後來,黃德把乾隆吃剩的豬頭肉湯倒回鍋里,說那鍋里有“乾隆老湯”,吃了主貴。黃家紅燒豬頭肉生意更興隆了。
其實黃家豬頭肉自有家傳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