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紫綬

金印紫綬

金印紫綬,漢語成語,拼音是jīn yìn zǐ shòu,意思是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出自《漢書》。

典源


《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742~
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
封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援乃擊牛釃酒,勞饗軍士。從容謂官屬曰:「吾從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為郡掾史,守墳墓,鄉里稱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餘,但自苦耳。』當吾在浪泊、西里閑,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跕墮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時語,何可得也!今賴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諸君紆佩金紫,且喜且慚。」吏士皆伏稱萬歲。

釋義


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亦為表示品級之服飾。魏晉以後,光祿大夫得假金章紫綬,因亦稱金紫光祿大夫。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
《後漢書·皇后紀論》:“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亦作“金章紫綬”。
《晉書·輿服志》:“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
後用以代指高官顯爵。亦省稱“金紫”。

運用示例


唐 李白 《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章紫綬來相趨。”
前蜀花蕊夫人宮詞》之一三二:“金章紫綬選高班,每每東頭近聖顏。”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惟願取黃卷青燈,及早換金章紫綬。”
蔡邕 《陳太丘碑文》:“何可入踐常伯,超補三事。紆佩金紫,光國垂勛。”
《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聖恩橫加,猥賜金紫。”
《南史·江淹傳》:“卿年三十五,已為中書侍郎,才學如此,何憂不至尚書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