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創建於1948年,由當時的曉東中學、遼北省立四平中學、四平女子中學、四平師範學校合併而成,坐落於中國吉林省四平市中央東路2216號,學校於1980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2003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2016年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試點學校,截至2018年,學校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教職工317名,教學班71個,在校學生近4000人。

歷史沿革


國民黨時期遼北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國民黨時期遼北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共產黨時期遼北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共產黨時期遼北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遼西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遼西省立四平中學校徽(趙生榮獻)
校徽(李亞東設計)
校徽(李亞東設計)
校歌(馮志國詞陳昭曲)
校歌(馮志國詞陳昭曲)
1948年3月,國共雙方戰役結束,共產黨接管四平,將四平中學、四平女子中學、四平曉東中學(台灣衛道中學的前身)和四平師範學校合併,校名定為遼北省立第十中學,校址定在四平中學原址。當時有初中10個班,高中 5個班,學生1100餘人,教職工36人,是遼北省規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學。
1949年3月,學校改稱遼北省立四平中學。
1949年9月,師範部遷出成立四平師範專科學校(吉林師範大學的前身)。同時,遼北省建制撤銷,四平隸屬遼西省,遼北省立四平中學更名為遼西省立四平中學。
1954年9月,四平市隸屬吉林省。遼西省立四平中學分為高級中學和初級中學兩校,歸四平市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初中部在原校址,校名為四平師範學校附屬學校;高中部15個班,遷入現校址,改名四平市高級中學校。
1963年4月,四平市高級中學校更名為四平市第一中學。
2003年8月,四平市第一中學更名為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學校曾於1980年被評為吉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2003年通過吉林省教育廳驗收,成為吉林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2016年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試點學校。
1960年代校門
1960年代校門
1980年代校門
1980年代校門
1990年代校門
1990年代校門
2000年代校門
2000年代校門
2010年代校門
2010年代校門

學校規模


學校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學校校園環境優雅,綠樹成蔭,白鴿群舞。思齊樓、毓德樓、致遠樓寬敞明亮,可容納75個教學班,4000多名學生同時上課,全部實現多媒體網路教學。設有4人標準間的學生宿舍樓整潔舒適,乾淨的學生食堂可容納1000多名學生同時就餐。教師辦公室現代溫馨,電腦及網路連接到每個辦公卡位。實驗樓設施先進,體育館氣勢恢弘,圖書館典雅別緻。田家炳科技藝術樓、多功能報告廳、國際標準田徑運動場、硅PU籃球場、天文台、校園氣象站等構成校園的獨特風景。
校園鳥瞰
校園鳥瞰
毓德樓
毓德樓
思齊樓
思齊樓
致遠樓
致遠樓
食堂
食堂
報告廳
報告廳
氣象站
氣象站
在工作思路上,四平一中注重把精品校園、法治校園、平安校園、文化校園、和諧校園建設統一起來;在實施布局上,把管理、教學、德育、後勤保障四個領域貫通起來,處處體現創建文明校園的規劃方向。
在制度管理上,四平一中率先實行“一評三考”的考核制度。遵行法制立校的原則,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在課堂教學上,全校一線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課堂教學不斷追求方法科學性、設計多元性、手段靈活性、情感豐富性,打造了絢麗多彩的高效課堂。
在德育工作上,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推行“雅行教育”,編寫了《四平一中學生行為手冊》,促使學生形成愛國愛家、尊敬師長、懂禮向善的優秀品質。
在校園文化上,鐫刻的辦學理念、懸掛的名人畫像、楊柳婆娑的小路、奼紫嫣紅的花壇、毓德樓、思齊樓、致遠樓,文化石屹立挺拔,和平鴿盤旋天際,樓內電子宣傳屏幕全天滾動播放各種溫馨提示。一幅幅美景,一處處佳跡,獨具匠心,寓意深遠。
在後勤管理上,學校的食堂、宿舍管理均為全國、全省的先進管理單位。省市領導對一中後勤管理工作給予充分了的肯定和高度的讚揚,令參觀學習的省內外的兄弟學校讚歎不己。
在公益活動上,學校通過 國家助學金、“勁牌慈善陽光班”“華生助獎學金”、學校出資或師生捐款資助貧困學子,做到了不讓任何一名學子因貧困而失學。

師資力量


學校大力開展名師培養戰略,湧現出一大批業務精良、愛崗敬業的國家、省、市級名師。截至2018年,有國務院津貼獲得者1人、全國模範教師3人、全國教育道德標兵1人、全國優秀班主任1人、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1人、正高級教師5人、特級教師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2人、省級骨幹教師29人、高級教師115人。
學校注重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業務水平的增強,在教學工作中,學校本著“打好基礎,落實知識,發展智力”的原則,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在過去進行的教師基本技能訓練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向常規要質量,向常規要效率,把教學工作中的備課、課堂教學、批改、輔導、教研活動、教學效果各個環節都納入了教師的業務考核方案中。
用人以才,度人以德是一中領導一貫的用人原則。四平一中始終把引進、培養高素質教師擺在最重要的日程之上,通過組織各種活動,提高廣大教師教學能力;先後開展各種主題宣傳活動和主題實踐活動,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實施“名師工程”,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學校的省級骨幹教師、省教學新秀層出不窮,在省市級各項比賽中獨佔鰲頭。還有200多人次參加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先後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多人榮獲國家級榮譽和省級榮譽。

素質教育


四平一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開始了從傳統教育向現代化教育發展的歷史性轉變。高考升學率、綜合辦學力、社會影響力和學科競爭力大為增強,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辦學目標:“一個中心、四個著眼於”,即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中心,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於張揚學生的個性,著眼於塑造學生的人格,著眼於挖掘學生的潛能。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持續發展”,主要體現為“六觀”:
教育觀:全面發展、全員發展
質量觀:讓更多的孩子升入心中理想的大學
教師觀:實施者、研究者、指導者、引導者
學生觀:主體、主動、主流
人才觀:潛質充分發掘、身心健康發展
課程觀:經驗、經歷、體驗、創造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多樣化辦學

辦學成績


學校領導班子志存高遠、科學規劃,秉承厚重的文化底蘊、優秀的辦學傳統,以“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求真、求實、求新”的教風、“樂學、善學、苦學”的學風,堅持“五校並舉”方略,全力打造精品校園,學校煥發出勃勃生機。
四平一中秉承“讓更多的孩子考入心中理想大學”的辦學理念,堅持管理與質量同行,應試與素質並重的辦學原則,全體一中人勤勉敬業,乘風破浪,忘我工作,在內涵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2017年高考,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一中學子不負眾望,再創佳績。高考600分以上124人,以絕對優勢居四平地區之首,在全省名列前茅;重本進線480人,居四平地區之首;普本進線979人,居四平地區之首;
四平地區文科前5名我校佔3人,其中潘宇同學以652分獲得地區文科狀元;王英楠同學以629分名列地區文科第二名;高越同學以611分名列地區文科第四名。
四平地區理科前10名我校佔8人,其中王熙元、張致勛同學以684分並列四平市區狀元、地區第2名;曹洋銘同學以679分名列地區第4名;趙婉彤、郭厚健同學以675分並列地區第5名;艾珅同學以674分名列地區第8名;王歌、田健男同學以668分並列地區第10名。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2張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校園鳥瞰
教學管理
在工作思路上,四平一中注重把精品校園、法治校園、平安校園、文化校園、和諧校園建設統一起來。
在實施布局上,把管理、教學、德育、後勤保障四個領域貫通起來,處處體現創建文明校園的規劃方向。
在制度管理上,四平一中率先實行“一評三考”的考核制度,遵行法制立校的原則,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在課堂教學上,全校一線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改革。
在德育工作上,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推行“雅行教育”,編寫了《四平一中學生行為手冊》,促使學生形成愛國愛家、尊敬師長、懂禮向善的優秀品質。
在校園文化上,鐫刻的辦學理念、懸掛的名人畫像、楊柳婆娑的小路、奼紫嫣紅的花壇、毓德樓、思齊樓、致遠樓,文化石屹立挺拔,和平鴿盤旋天際。
在後勤管理上,學校的食堂、宿舍管理均為全國、全省的先進管理單位。
在公益活動上,學校通過國家助學金、“勁牌慈善陽光班”“華生助獎學金”、學校出資或師生捐款資助貧困學子,做到了不讓任何一名學子因貧困而失學。 
教育理念
在全面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基礎上,學校制定了“十二五發展規劃”。在發展思路上,向“三結合”和“三為主”方向轉變,即堅持內涵發展和外延發展相結合,以內涵發展為主;堅持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相結合,以軟體建設為主;堅持開發自身資源與開發社會資源相結合,以開發自身資源為主。在發展方略上,堅持“一核五舉”,即以“質量為核心”,把精品校園、法治校園、平安校園、文化校園、和諧校園建設統一起來。在實施布局上堅持“四路並進”,即把管理、教學、德育、後勤保障四個領域貫通起來,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辦學目標:“一個中心、四個著眼於”,即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中心,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於張揚學生的個性,著眼於塑造學生的人格,著眼於挖掘學生的潛能。
多樣化辦學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四平市第一高級中學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持續發展”,主要體現為“六觀”:
教育觀:全面發展、全員發展
質量觀:讓更多的孩子升入心中理想的大學
教師觀:實施者、研究者、指導者、引導者
學生觀:主體、主動、主流
人才觀:潛質充分發掘、身心健康發展
課程觀:經驗、經歷、體驗、創造

合作交流


國際交流

1997年,四平市與美國威斯康辛州沃索市結成友好城市,四平一中與沃索西高中(wausau west high school)結成友好學校。
1997年時任校長邢國棟與沃索市南希女士簽訂友好往來交流協議書
1997年時任校長邢國棟與沃索市南希女士簽訂友好往來交流協議書
友好校協議書中文
友好校協議書中文
友好校協議書英文
友好校協議書英文

國內協作

與全國近300所重點中學建立了校際間聯誼關係。
白山二中(B)、長春二實驗中學(E)、四平一中(S)和通化一中(T)組成“BEST”合作體進行教學方面的交流,並組織期末聯考。

歷屆英才


成功的教育,收穫必是教育的成功。學校以口碑、質量、特色吸引著優秀生源,並將他們培養得更加優秀。從國家領導人周鐵農,到將軍張海天,從中科院院士巴德年,到企業家崔岩、王蘇,四平一中的畢業生在祖國的各個領域綻放著光彩。他們是國家的棟樑,更是家鄉的驕傲。四平一中的畢業生以他們優秀的表現贏得了各大高校的高度認可。

所獲榮譽


四平一中相繼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體育衛生先進單位、全國青年文明號、國家籃球後備人才培訓基地、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德育科研工作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國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先進單位等國家級表彰11項,省級表彰30餘項,市級表彰130餘項,一中人豪情滿懷,拼搏在新時代的大潮中,不斷進取,奮力再創輝煌。

公交線路


19路 英城商場——華信游泳館
56路 四平一中——四平一中
118路 婦嬰醫院——四平一中
101路 四平站——四平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