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順流逆流的結果 展開
- 2000年徐克執導電影
- 1985年徐小鳳演唱歌曲
- 蔡國權演唱歌曲
-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順流逆流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
《順流與逆流》,作者蘇濤,傅葆石,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20年4月出版。
徠本書嘗試在跨地區、跨學科的格局下,以新的觀念、史料和方法對香港電影史做出新的闡釋,通過深入挖掘文獻及影像資料,釐清史實,填補空白,並對20世紀30—70年代的香港電影史做出新的評價。
本書嘗試在跨地區、跨學科的格局下,以新的觀念、史料和方法對香港電影史做出新的闡釋,通過深入挖掘文獻及影像資料,釐清史實,填補空白,並對20世紀30—70年代的香港電影史做出新的評價。
第一部分“重訪早期滬港關聯”集中探討20世紀30年代的香港電影,著重分析當時中國內地的政治、文化對香港電影的深刻影響,以及兩地電影業之間的互動。第二部分“冷戰與香港電影的文化政治”聚焦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尤其是從冷戰的視角出發,通過對有代表性的製片機構、類型及電影現象的考察,分析戰後香港電影的複雜性,以及冷戰對華語電影的深刻影響。第三部分“類型、作者與文化想象”剖析香港電影史上重要且未獲得足夠重視的電影類型、作者及其他重要問題,力圖豐富我們對於香港電影史的認識。
前言
第一部分 重訪早期滬港關聯
關文清在滬影事考(1920—1923)
方言、聲音與政治:薛覺先與粵語電影《白金龍》
電影教育化改造的華南困境:論戰前香港的電影清潔運動(1935—1936)
初探戰前香港電影清潔運動的理論建設
第二部分 冷戰與香港電影的文化政治
香港國語電影的黃金時代:“電懋”“邵氏”與冷戰
在歷史的漩渦中前行:岳楓與戰後香港電影
戰後香港粵語片的左翼烏托邦:以“中聯”改編文學名著為例
商業與政治:冷戰時期香港左派對新中國戲曲電影海報的再創造
第三部分 類型、作者與文化想象
戰後上海和香港的黑色電影及與進步電影的相互關係
《茶花女》與香港文藝片的基調
原真性、傳承、自我實現:香港武俠電影中“訓練”的意義
“兒女情長”的新舊感覺:易文影片“趣味”考
主要參考文獻
撰稿人簡介
蘇徠濤,電影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華語電影歷史及批評,著有《浮城北望:重繪戰後香港電影》,譯有《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香港電影:額外的維度》《王家衛的電影世界》等。
傅葆石,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歷史、電影學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現代中國史、冷戰文化史等。主要中文著作包括《雙城故事: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灰色上海,1937—1945:中國文人的隱退、反抗與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