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競爭優勢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國家競爭優勢》是2007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邁克爾·波特。本書主要講述根據HO理論,多數國家必定會有相對優勢。

內容簡介


如果國家在某一產品上的相對優勢不是可持續的,那麼這一相對優勢就不是這個國家的競爭優勢。基於10個主要發達國家的研究,“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根據企業憑以競爭的生產率,第一次給出了理論解釋。諸如自然資源和勞動力之類的傳統比較優勢,波特解釋了它們作為財富的源泉是如何被替代的,以及對於競爭力泛泛的宏觀經濟解釋是不充分的。
國家競爭優勢論有四個點,組成一個四邊形,通常被稱為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理論”,具體如下:
A,要素條件:土地(包括自然資源),資本,勞力,勞力教育水平,國家基礎設施質量等。這些要素條件,有些是自然因素,另一些則是政府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B,需求條件:國內市場是否足夠大。多數公司首先的目標是著重於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如果國內市場很小,公司很難開發出新產品。
C,相關及支撐產業。波特聚類自然形成,產業和相關上游產業是否有國際競爭力。
D,公司戰略,結構及對抗表現:國內的競爭環境造就了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
國家競爭優勢
國家競爭優勢

編輯推薦


富有關於產業、地區和國家成敗的原因以及經驗教訓。——《商業周刊》
此書必將在學術、管理者的洞察力和公共政策方面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管理科學季刊》
《國家競爭優勢》註定成為該領域的經典之作。——《當代商業》
本書是最早研究二戰後早期國家經濟發展進程的著作,旨在創造一種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也是近年來最早思考發展政策的方法之一。——《經濟發展雜誌》
這一本意義深遠、卓越非凡之巨著的問世,使企業管理者、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普通讀者能夠各取所需。——《出版商周刊》

作者簡介


競爭戰略和國際競爭力領域的國際權威之一,哈佛商學院商業管理學院的C.Roland Christensen教授。1983年,他被任命為里根總統的產業競爭委員會委員,開始引發美國的競爭力討論。他曾為各州首腦、州長、市長和世界各國的CEO們作過諮詢,並曾獲得威爾斯經濟學獎、亞當·斯密獎、三項邁肯錫獎,以及斯德哥爾摩和其他6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業位。波特教授有14本著作,其中包括:《競爭戰略》、《競爭優勢》和《競爭戰略案例》,所有著作均由自由出版社出版。波特教授現住在麻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林。

作品目錄


再版介紹
自序
第一章 新典範時代
相矛盾的解釋觀點
先問正確的問題
傳統的產業成功理論
渴求一個新典範
為什麼他們能,我們不能
跨國探索競爭優勢
廣義的競爭優勢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二章 邁向優勢國家之路
從競爭戰略談起
全球競爭
國家環境推波助瀾
第三章 鑽石體系的四大要素
鑽石體系打造國家優勢
生產要素——互通有無的根本
細分資源類別
相關與支持性產業——體戚與共的優勢網路
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同業競爭——最後的三角習題
機會角色——可遇不可求
政府角色——干預與放任的平衡
解剖“關鍵要素”
第四章 競爭力的啟動
鑽石體系內的關係線
組成動態系統
產業的集群現象
因地緣而集中
競爭型產業的誕生與成長
縱觀“鑽石體系”
第二篇 產業篇
第五章 案全分析
案例一:德國印刷機
案例二:美國的醫療檢測儀器
案例三:義大利的瓷磚產業
案例四:日本的工業機器人
第六章 服務業的崛起
服務業抬頭
處處都是服務的好地方
服務與製造,唇齒相依
服務業大戰來勢洶洶
第三篇 國家篇
第七章 戰後的贏家
美國:戰後居主導地位
瑞士:穩如泰山的國家
瑞典:資源、機會與選擇
德國:百折不撓浴火重生
第八章 70至80年代的新興國家
日本的崛起
異軍突起的義大利
新興的韓國
第九章 衰落的大國
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
美國:亂流四起
第十章 經濟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四篇 應用篇
第十一章 企業戰略
第十二章 政府政策
第十三章 國家行動指南
結語——樂觀其成
附錄I——界定產業集群的方法
附錄II——各國貿易類型的補充數據